-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讀后感1
這幾天,我看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里故事非常感人,篇篇催人淚下。最讓我感動是《辭別》。這是作者在小學升級后和同學、老師辭別時憂傷感受。作者在校園里有過挫折,有過歡樂,也有過苦惱;作者回想起和同學老師相處一年,非常傷感;他真誠地祝福她同學和老師。
還有《雪球事件》和《訪問傷員》,我也非常喜歡。說是作者朋友卡羅菲和別人打雪仗時,一個雪球砸傷了一位老人眼睛,老人趴在地上非常痛苦地呻吟、叫喊?_菲有害怕,不敢成認。但最后在卡隆勸說下,卡羅菲還是撲到老人懷里,用斷斷續續話語給老人賠禮抱歉,還把最珍貴郵冊送給了老人。讀了這兩篇文章后,我已經喜歡上卡羅菲那老實勇敢、心地善良、大方好性格。我更欣賞卡隆不僅自己光明磊落,而且幫助同學勇敢成認錯誤,做同學堅強后盾。還有這位受傷老人,雖然自己眼睛受到傷害,但在卡羅菲成認了錯誤后,非但沒有責備他,而且還撫慰他。
讀完了這本《愛的教育》,我深受感動,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人間真正愛和人間真正友情、真情。
教育讀后感2
愛是什么?在這個紛紜的世界,愛究竟是什么?《愛的教育》給了我們答案。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在家庭,學校,社會的見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
愛是這本書的主旨,愛如空氣,將我們包圍,正因為它無影無形而總被我們忽略。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學的愛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書中父母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老師無私偉大的教誨,生病時,同學們的關心陪伴……讓我們感動不已。
書中的一個個小小的故事,不僅使書中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外國讀者被其中所體現的強烈感情而震撼。
在現代教育中,就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愛的教育”都應該是其核心。是其基礎。有了“愛的教育”,我們才會用一種純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社會,才會以感恩的'心態面對這個復雜社會中的一切。受過“”愛的教育”的人,才是健康的,完整的,合格的人。由這樣的人組成的社會才是和諧的社會。
相信讀過《愛的教育》的人都會被書中所描繪的社會所吸引,我想,這應該是“”愛的教育”的魅力所在吧。
教育讀后感3
著名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孫蒲遠老師寫的《美麗的教育》一書,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師生現實生活。比如孫老師發現學校給三好學生頒獎狀時,校長雙手把獎狀遞給學生,可有的學生卻用一只手把獎狀隨意抽過去,晃晃悠悠地下了領獎臺。孫老師感到難受,她認為,這不是孩子的錯,是班主任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從此,她開始培養學生尊重別人雙手接物的行為習慣,并且每天訓練。每天發作業本時,孫老師總是雙手遞給學生,如果學生忘了,單手來接,她不會遞出去,直到學生伸出雙手。久而久之,她的學生們形成了習慣,遞給來勢的哪怕是一快小小的橡皮,也一定用雙手來遞。孫老師相信,這種良好的習慣會使孩子很有教養的對待長輩。
孫老師在講到有關批評學生的話題時說:“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不批評嗎?不是!沒有批評就等于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批評的時候,一定要講清其要害,是在告訴孩子這樣做為什么不可以,這樣做對別人、對自己、對集體有什么不好。”孩子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但這并不等于錯誤無所謂。能否認清是非對錯,是能否成長進步的關鍵。
老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老師也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為美麗的教育。
教育讀后感4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笔前,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后,對它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愛的教育》全書100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讓我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女同學們幫助一個因在掃煙筒時丟了三十個銅板的小少年,并且還瞞著校長——做了一群“無名英雄”。英國哲學家洛克說得好:“我始終認為人們的行動是他們的思想的最好證明!边@個故事中閃耀著的'崇高的品質和道德的光輝,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
而如今的社會上,有些人則非常勢利,他(她)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義面前也不放棄討價還價。這種人是非常渺小的,他們的處事哲學必然會遭到人們的鄙棄。因為虛偽換不來真情,冷酷換不來熱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義,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錯誤,往往在于“自私自利”四個字,私利不去,公道則亡。
教育讀后感5
今天,我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那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情,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心戀……
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蘊含散發出的那種濃厚,郁悶的`情感力量真偉大!稅鄣慕逃分性V說人性之愛是一種真實的教育,而教育是愛在升華。
全文以一名小學生的日記形式出版,介紹發生在他周圍的一系列感人故事。這是亞米契斯的著作。文中愛的形式提及到十分多,同學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的愛,甚至萍水相逢的微笑……作者緊扣孩子的心理,用生動的觸,更多的強調體貼,博愛與責任心,深深的打動了世界上無數青少年的心。
讀完這本《愛的教育》后,閉目沉思。耳目一新,此時我的心靈得到陶治,啟迪我的智慧,增長了知識,擴張了視野,它已成為我人生色彩中最美麗的一頁。我們祖國將會更加輝煌,因為有了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主人。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為無影無形常常被我們忽視?墒俏覀兊纳畈荒苋鄙賽郏鋵崘鄣囊饬x已經融入生命:如父母的愛……
教育讀后感6
我是一口氣把它讀完的。我走進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學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學習的,是怎樣去愛的,我發覺愛中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
小說記述了仆人公恩里科在三年級整整一學年中所經受、觀看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間穿插了他的父母、姐姐寫給他的話及老師給同學抄寫的每月故事,通過他們來頌揚愛的美德、和高尚的心靈,教導青少年愛祖國,愛人民,愛大自然,愛學習,愛勞動,孝敬父母,敬重師長,團結友愛,相互關心,愛護弱者,憐憫不幸的人。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布滿活力,樂觀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絢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讓我同樣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劇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當是教育力氣的源泉,是教育勝利的基礎。
愛不加虛偽,不加冷藏,其實,假如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嘗我們四周的一切,肯定會發覺,在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關心我、我多幸福呀!
教育讀后感7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么是“愛”,愛可以是簡單的,也可以是油膩的愛。但是油膩的愛不能太過。這本書主要講述意大利孩子阿里科的生活和學習。
打動我的是“愛國”。這篇文章講述了安利科對祖國的愛和關心。因為他因為各種原因喜歡他的祖國他的父母在意大利,他在意大利有很多朋友,他在流意大利人的血,他周圍的美好環境和一切都屬于意大利,這些都是安利可愛國的原因。愛國不一定要犧牲。我們有愛國之心,能為祖國自食其力的事也是愛國,保護不好的環境也是愛國。環境綠化和我們周圍的小花、草、大樹也是愛國的。每當我們做好事的時候,就是愛國。小事一樁,再一樁,去敵人也將是一件大事。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為祖國制作的頁面也越來越大。但是,要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就要有知識,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我們周圍應該有很多這樣的故事例如,我們院子里有幾棵小樹,但小樹很久沒澆水了,幾乎要干了。我和我們院子里的'幾個好朋友拿著一桶水往小樹里倒水,幾天后小樹活了下來。如果別的國家侮辱我們的國家,我必須生火。
這本書都是愛情這本書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平凡的日常生活,但其中充滿了對國家、社會和民族的愛,充滿了對父母、教師和朋友的愛。
教育讀后感8
該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老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1999年,本書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大獎、冰心圖書大獎、中國教育學會“東方杯”科研成果一等獎,全國各大媒體紛紛拒道傳播,時至今日,因為廣大教師的追捧,《愛心與教育》已成為教育新經典。
李鎮西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愛的回報,讓成千上萬的讀者一教授、學者、學生及其家長感動流淚。李老師所到之處,總有很多風塵仆仆朝圣般趕來聽他講座的教師和學生。很多教師讀了本書后,深為震撼和自省,從此改變了態度,因而改變了人生。
學生汪斌的父親執意留下一筐雞蛋感謝李老師對兒子的關愛,李老師每天用小煤油爐煮上一個雞蛋給汪斌送去。家境困難而品學兼優的寧瑋善良節儉,李老師送錢給她補充營養。在高考以幾分之差落榜后,寧瑋情緒波動很大,李老師一直鼓勵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電話聯絡,成為寧瑋成功人生的最大動力。父親病逝,家庭欠債的伍建有了輟學的念頭,李老師支持同學們給他捐款捐物。假期,李老師帶著學生步行三十多里山路,來到伍建勞作的田頭。齊聲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淚水長流。李老師教育“后進生”萬同轉化的過程,更像一個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
教育讀后感9
在《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作很多東西。事實并非如此。我認為什么是愛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學生之間的友好對話,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的細致照顧,甚至偶然相遇的人的微笑……
通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知道什么樣的老師最能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作親戚的老師!安利柯的老師說:除了你,我世界上沒有其他家庭成員。除了你,我沒有可愛的人!你是我的兒子和女兒;我愛你,請喜歡我!你們中,我一個都不愿意懲罰,請把你們的心給我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給我安慰,給我榮耀!先生的話說服了所有的學生,老師的誠實深深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老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有多重要!
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犯一些錯誤,但作為一個孩子,我們經常受到嚴厲的`批評;我們的進步經常被忽視!每個人都不想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壞孩子,也不想成為父母不喜歡的壞孩子。只要你有勇氣承認你的錯誤,我就永遠不會責怪你。這是安利柯老師給我們的安慰,也是最深的愛。
這本書教會我們真正把愛獻給有需要的人,從小事開始,從同理心開始,學會理解、理解和寬容。這不僅是成年人的事,我們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也需要理解努力教我們的老師,撫養我們的父母。
教育讀后感10
讀完了這本《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發現這里包含了父母的愛、姐妹的愛、同學的愛、師生的愛、對祖國的愛??我還非常喜歡里面的一篇每月故事:6000里尋母一一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每月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馬爾科的男孩對自己母親的愛。
一開始說他的母親到外地打工,一年后寄信說生了病。后來就斷了聯系,小兒子馬爾科就決定尋母。由于母親與雇主搬家多次,所以馬爾科的路便更加遙遠了。立盡千心萬苦衣衫襤褸、體弱多病的馬爾科最后還找到了自己的`母親,幫助她治好了病。每當我讀到:他的體力下降,腳磨出鮮血。
這句話時就會悲傷的流淚。我為什么喜歡這篇故事呢?因為它給我上了一堂課,讓我珍惜母愛。有些人當我們到國外去讀書時,你就會戀戀不舍的離開她。在國外時你常常會想起媽媽讓你迫不及侍想要嘗嘗的大包子。每當睡覺時又想起媽媽每一次睡覺吻我的那一刻。
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能讓人幸福的,讓我們一起珍惜這份偉大的母愛吧!
教育讀后感11
今天,在網上無意中看到《有效教師》一書,便抽時間大略讀了起來。在讀的過程中,既獲得了知識,又有所感悟。時也使自己的心靈得到了凈化,人格得到了完善。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心
名家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笔堑,對于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熱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她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出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們也應該向他們一樣把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學生,獻給我們所從事的教育工作。
二、樂學善學的智者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以后,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地斷地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萬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
三、永不未泯的童心
書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具有一顆未泯的童心。怎會不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會不親其師而信其道呢?中只有讓童心生根發芽,才能做一名“有效教師”,才能實施有效的教學,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從業追求。
教育讀后感12
《愛的教育》是一位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所寫的。它用日記體形式講述了發生在四年級學生與教師、家長之間所發生的一百多個感人故事。他(她)們都擁有高尚的品質,他們熱愛祖國,尊老愛幼樂于助人。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位積極向上,善于幫忙別人,富有同情心的好孩子。雖然里面的每篇故事不長,但都包含著一個意義深刻的道理,讓我們仿佛都融入到里面了似的。
讀了這本名著后,我感受到最深刻的就是“愛”。原先,愛還分許多種,有對偉大祖國的熱愛、朋友之間的友愛、同學之間的關愛、親切而善良的母愛、寬宏很多的父愛、對病者、弱者的憐愛……
所以,我們都要以他們為榜樣,去報效祖國。報效祖國就要先從感恩我們身邊的人開始,感恩賦予我們豐富知識的師長,感恩將我們養大成人的'父母,感恩以往幫忙過我們的同學,將來也像他們一樣為社會、為祖國添磚加瓦,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讀了《愛的教育》后,它仿佛讓我品嘗了一桌豐盛美味的“精神大餐”,相信只要我們每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完美!
教育讀后感13
我想為師者首先要記著羅曼·羅蘭“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边@一句話,只有教育者本著一顆健康正直包容的心才能擁有散播愛的能力。記得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誠然,正因為心懷關愛,先生才會嚴正辦事,決意查出真相;正是因為心懷關愛,先生才會嚴責丑惡,張揚善良與正義。他讓孩子們懂得了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對待這兩者又應持什么態度。
此外,我還覺得為師還需要諳熟教育愛的藝術,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愛心,更重要的是愛的合理方式。教育愛沒有邏輯的條塊,不能像硬件那樣起運、加工、生產、教育愛適宜的方式是浸潤,潛移默化。因此,教育愛需要身體力行、春風化雨。正如某位名人所說的那樣: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從別的歲月里飄進我生命中的云朵,不在落下雨滴,也不再刮起風雪,只把那融入大自然的愛的色彩,揮灑于我蔚藍的天空。四季的風吹動著歲月的風鈴,奏響迷人的戀曲,如流星般劃過天際,仿佛一首純真的抒情詩、一支幽婉的小夜曲,蕩漾在我心頭。我感激上帝,謝謝他將我變成人類,這樣我才有機會,體驗愛的`生活。朋友們、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于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教育讀后感14
放寒假了,在辦公室里整理書籍的時候,發現放在書櫥里的幾本書籍還是在開學初到幼兒園圖書室借閱,本想利用中午不回家的時間在幼兒園看的,結果一個學期下來,都沒有好好地或完整地看完幾本。于是,把幾本教育書籍帶回了家,每天利用閑暇的時間靜靜地看書,覺得心情特別寧靜和舒暢。
這幾天,走近了竇桂梅的《玫瑰與教育》,感受著竇桂梅老師對教育、生活的熱愛與執著追求,被竇桂梅老師的勤奮與才情所感動,被竇桂梅老師堅持真教育的信念所折服。如她在書中說到:“面對學生,我是全心投入,激情滿懷,毫不保留地釋放自己,彼時的我不是演他人的戲,而是演自己的心”。這是她對教育事業的追求,這樣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也是真正的教育。里面一個個很普通很生活化的小故事,卻是很真實的'思考,如讀著《小紅花的背后》讓我記住了:尊重學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第一原則;讀著《做一個有專業尊嚴的教師》讓我知道了做一個有專業尊嚴的教師首先要有專業“自信”,還要有專業“自能”,最重要的是要有專業“自我”……當然,竇桂梅老師在這本書中提及最多的詞語就是“讀書”二字,讓我體會到了讀書的重要,作為教師要培養讀書的好習慣!白x書—思考—實踐”是這個時代的老師應當靜下心來要做的一件事,這也是要成為一個有專業尊重的教師的必由之路,作為學生要讀書,作為教師更要讀書。
一個人能夠潛心讀書,的確是一件很幸福、很享受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享受讀書的快樂吧!
教育讀后感15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兒童文學家亞米契斯寫的。它是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每個人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
書中有一篇日記,講的是二年級學生洛貝諦勇敢地救護差一點被馬車撞到的小學生,而他自己卻受了傷。每個人都稱贊他是個勇敢,了不起的孩子。
看完這篇日記,我被感動了。洛貝諦是個多么有愛心的孩子!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孔子曰:仁者愛人。愛是全人類共同的情感。讓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愛心,奉獻一片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回想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不敢進教室,有的被父母拖進去又逃出來,有的看見父母離開就哭起來,大人跟老師都無可奈何,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漸漸長大,老師愛護學生,我們喜歡學校。在上課的時候卡隆是最認真的,別的同學把墨水扔到老師身上,他為了不讓他的同學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他說是他干的';有同學在打雪仗的時候把雪球扔到別人的眼鏡上,給人家造成傷害,卡隆及時給失手的同學鼓勵,叫他勇敢地站出來承認錯誤,通過這些事同學們都很喜歡卡隆。全書作者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一篇篇感人的美文,使我們懂得從小要關心弱小,要相互幫助,要有高尚的心靈。同時也使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友誼比什么都重要。
【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育讀后感06-11
教育讀后感04-30
生命教育讀后感10-29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11-08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08-03
(經典)愛的教育讀后感02-16
愛的教育的讀后感03-09
《守望教育》讀后感04-21
(精選)愛的教育讀后感08-11
(經典)愛的教育讀后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