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掩耳盜鈴讀后感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掩耳盜鈴讀后感優秀1
古時候,有個人看見別人家門外有一口大鐘,想出了壞主意:把鐘偷回家。他開始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一個好主意:把自己的耳朵堵上不就聽不見了嗎?他用一塊布遮住耳朵,還用手緊緊的捂住,他一砸鐘,鐘聲招來了許多人,當場就把他抓住了。
在生活中也有一些掩耳盜鈴的'事比如:我們在上課時有些同學想說話就用書遮住臉和同桌說話以為老師看不見他在說話;還有就是大家在捉迷藏時自己躲在草叢里,樹枝在不停地搖動別人已經看見你了,但自己還不知道。
我讀完這個成語得出一個道理自己看不見別人,不代表別人看不見你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掩耳盜鈴讀后感優秀2
今天我讀了一篇寓言名叫《掩耳盜鈴》,講的是有一個人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鈴鐺的故事。我覺得這個人十分愚蠢,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自己聽不見,可是別人卻聽得見,他這種做法其實是自欺欺人的.行為。
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經過再三考慮之后再做,不然倒霉的是自己。不要自做聰明,想欺騙別人,實際上是欺騙自己。以后我們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像這個小偷一樣,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也不能占為己有。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引以為戒。
掩耳盜鈴讀后感優秀3
今天,我閱讀了一篇成語故事《掩耳盜鈴》。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看見人家大門上掛著一個好看的鈴鐺,想把它偷走。
可是他知道那個鈴鐺只要用手一碰就會響,會被人發現。他想:只要把耳朵掩起來,不就聽不見了嗎?
于是,他就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個鈴鐺。結果手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發現了。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自作聰明,不要自以為是。想欺騙別人,實際上是自己欺騙自己;另外不是自己的東西,決對不能占為己有。我們可不能做一個自欺欺人的人哦!
掩耳盜鈴讀后感優秀4
今天我看了一本成語書,其中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名叫掩耳盜鈴。
故事中講一個人在黑夜里看見了一個很漂亮的鈴鐺,它非常想要,于是就順起了賊心。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他以為這樣別人就聽不到鈴鐺的聲音了。于是他就去偷鈴鐺,鈴鐺嘣的一聲響了,他沒聽見。這時有人來了,抓住了這個小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認真動腦筋想一想,不要像這個人一樣。
掩耳盜鈴讀后感優秀5
今天,我讀了《掩耳盜鈴》的寓言故事。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有個小偷鉆進了別人家的院子里。他發現有一口金鐘,小偷想把金鐘拿回家。可是,怕發出聲音,這個”聰明“的小偷想了一個好辦法:不就是因為有耳朵嗎?把耳朵堵住,鐘聲就聽不見了。這個聰明的小偷找了兩個棉花團,把自己的耳朵堵得死死的。于是,他就放心大膽地去偷金鐘。沒砸幾下,小偷就被抓住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鐘聲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你賭住耳朵就會消失。生活中我們也必須明白,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采取閉目塞聽的態度,這是自欺欺人,終究會自食苦果的。
【掩耳盜鈴讀后感優秀】相關文章:
掩耳盜鈴作文05-08
掩耳盜鈴讀后感04-10
《掩耳盜鈴》讀后感04-30
《掩耳盜鈴》讀書筆記11-04
掩耳盜鈴讀書筆記07-21
《掩耳盜鈴》讀后感15篇03-02
掩耳盜鈴讀后感15篇04-14
掩耳盜鈴讀后感(15篇)04-14
《掩耳盜鈴》讀后感(15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