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擺渡人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擺渡人讀后感1
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擺渡人?
這是寫在封面上的一句話,人生而孤獨,那么擺渡人,真的能夠渡化誰嗎?
15歲的迪倫,是跟隨媽媽一起生活的單親女孩,像所有人都曾經歷過的青春期一樣,壓抑、痛苦、無奈、迷茫,“突然間一個可怕的念頭讓她在傾盆大雨中停下了腳步”,而這個“可怕的念頭”其實只不過是一件深藍色的內衣,她預知了自己會被老師強行要求脫下外套,縱然羞愧、不甘,卻又無能為力,而被大雨淋透了的自己,身上的`那件白襯衣變得透明無比,內衣被大家一覽無余,而她終于成為了大家的笑柄。
迪倫難以忍受,于是決定逃課去坐火車,到他父親身邊,而這件事是他們已經約好的。然而,就在火車穿過隧道時,燈光熄滅了,聲音炸裂了,世界終結了。從一片死寂中走出來的迪倫,在一個山坡上,看到了他,崔斯坦。兩人開始了一段探索之旅,而慢慢地迪倫發現了不對勁,終于,崔斯坦說出了真相,“迪倫,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
崔斯坦,則是擺渡人,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毒手。他說,“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后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
他們兩個在這段旅途中,相知、相許、相愛,然而,命運從最開始就決定了他們兩個的道路是不同的。迪倫走入了新的世界,而崔斯坦需要接受任務,去引導下一個靈魂。他們縱然深深地愛著對方,卻無法相守,不甘放棄的迪倫重新走入荒原,尋找崔斯坦,然后一起回到她當初出事的那段隧道里。最終,迪倫找回了自己的生命,并成功帶回了崔斯坦。
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愛情故事,我不否認這里的勇氣和真誠,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不敢相信是不是還有這么不顧一切的愛情,甚至這份強大的愛情里面,還有他人的被迫犧牲。就在迪倫重新回到荒原去找崔斯坦時,她看到了崔斯坦為了躲避惡魔牽著一個女人向前跑,而兩只緊緊牽著的手,刺痛了她的眼睛,讓她醋意大發,于是,迪倫一遍遍大聲呼喊崔斯坦的名字,而驚異的崔斯坦一下子松開了那個靈魂的手,導致她喪生在惡魔手里。這種帶著負重的愛情,不知是否會永遠成為他們心頭的一道疤。
我很佩服迪倫的勇氣,如果向前走,不能和心愛的人一起,那么就向后走,走那條雖然沒有人走過,但可能是唯一希望的路。我自問,如果是我,敢不敢,這樣孤注一擲,特別是,在這條路上,迪倫自己可能無恙,更冒險的是,押注了崔斯坦的性命。而且,失敗的話,她也就放棄了與父母團聚的機會,這股勇氣和堅持,我想,真的很強大。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不是迪倫和崔斯坦的愛情和勇氣,而是讓我思考,如果我在這一刻死去,那么我最遺憾的事情是什么?
活了28年,我不遺憾我沒有談過戀愛,也不遺憾計劃的四月份港澳行未來得及完成,不遺憾小時候的自己沒有現在對生命更清醒的認識,我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跟父母好好道別,說一聲,我很好,很幸福,也很幸運。
擺渡人讀后感2
看之前有想到過這可能會是在發生車禍的情況下經歷了一次靈魂的洗禮,有可能會因為這次洗禮主人公本身會發生本質的變化。事實上也確實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本來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本來應該是正常的完成一次屬于他的使命,不曾想卻因為這次的一個靈魂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相愛了,他們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迪倫不再是那個沒有主見的人,她經歷過了荒原上的種種,她變得勇于挑戰,亦或是因為愛情,有了動力,她才有了改變的勇氣。穿越荒原之后的.生活是穩定的,至少是安全的,不會再有惡魔來襲擊,也不會有各種惡劣環境來影響。但迪倫卻選擇不這樣過,即使所有人都選擇了前者,但迪倫還是勇敢地向命運發起了挑戰,為了那一絲希望,她置生命于不顧,她的勇氣可嘉,她最終也成功了。相信經過這一次擺渡,她在未來的路上會越走越勇敢的,這也是對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一個反映。有穩定不變的不喜歡的工作,大多數為了穩定不敢尋求改變,也有自己規劃的人放棄這些穩定的去創業成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能堅定的不顧一切的走下去。
擺渡人讀后感3
《擺渡人》中,15歲的迪倫是一位普通的單親女孩。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使她成為了唯一的遇難者。現在,她的靈魂必須穿越一片荒涼的原野,避開惡魔的威脅,才能到達安寧的歸宿。而崔斯坦則是她的靈魂導引者,也是數不盡的靈魂中最普通的一個。請你修改這段內容,我會
迪倫是一個原本柔弱的小女孩,她生活在一個需要得到保護的世界中。她必須與惡魔斗爭,穿過荒涼的荒原,最終找到她靈魂棲息的地方。起初,她對命運的不公和未來的恐懼感到不滿,并抱怨自己的處境。然而,當她與崔斯坦相遇并發生了一段真摯的愛情后,她對他的命運開始深感關切,超出了對自己的個人關注。
崔斯坦是一位寓居在荒原中的導引者,他的使命是保護和引領無數靈魂穿越艱險的荒原,抵達屬于它們的安息之地。然而,崔斯坦對自己的終點一無所知,他不明白為何自己被賦予了如此重要的.使命,也不了解如何改變當前的命運。他渴望找到答案,擺脫宿命的束縛,但卻茫然無措。
從年齡與經歷來說,他是一個飽經滄桑、經歷豐富的人,見過了無數的靈魂引領,經歷了無數次的惡魔攻擊;內心早已波瀾不驚、心如止水;只是機械地、重復地穿過荒原。與其說他是一名擺渡人,不如說他是一個無可去處的孤獨靈魂。他已經完全習慣了宿命的安排。
直到,他遇上了迪倫。
迪倫是一個純潔的女孩兒,以至于說到自己仍是"處女"時,羞得面紅耳赤。但是,恰恰她的純潔與淡定,給崔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迪倫并沒有因為知道自己是火車上唯一死去的人時,悲傷煩悶,反而很平淡地接受了這一事實。但是,她卻對崔斯坦以前的擺渡生涯中的其他靈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從崔斯坦的故事里了解了他,并且感受到了他的力量和正義;在受到崔斯坦保護的過程中,漸漸地對他產生了依賴,以至于愛戀。所以,盡管她安全到達了靈魂的棲息地之后,卻因為沒有了崔斯坦的陪伴,她痛恨這樣的結局,她寧愿永遠在荒原中與他一起漂蕩,甚至不惜死在惡魔的手中。
她只知道:我要走回去,我要陪伴他,我要拯救他——擺脫他的宿命!
愛,使她充滿了力量。前途即將如何?不知道;能否找到他?不知道;如何面對惡魔的吞噬?不知道!
有了勇氣,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給命運就可以了。
于是,她以前所未有的勇氣,以獨自面對恐懼的決心,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尋找崔斯坦的冒險之旅。
沒有了崔斯坦,迪倫的世界變得單調乏味,他不斷重復著毫無意義的生活。或許是長時間的束縛,當他再次遇到迪倫時,除了驚喜,更多的感覺是未來充滿了不安和恐懼;他不敢嘗試新事物,甚至不敢想象自己還能有什么前途。
此時,他才是荒原上需要"擺渡"的靈魂;迪倫才是崔斯坦的靈魂擺渡人。
迪倫的愛牽引著他們,回到原點,回到事故的起點,穿越回時間的剎那,奇跡必然誕生。
迪倫瞬間回到了事故的現場,并且從事故中蘇醒了過來;而崔斯坦,卻在不遠的地方,微笑地看著她:
她說:"原來你在這兒。"
他說:"我在這里"。
擺渡人讀后感4
我的存在是因為有你,愛讓我勇敢,讓我不再膽怯——題記
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以前是,以后也是。但是,如何去愛?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讀完《擺渡人》這本書,我頗有一絲感觸。
一個單親女孩,迪倫,在去看望自己多年不見的父親時,卻不幸在事故中失去生命,遇見了自己的擺渡人——崔斯坦,命運,從此,發生了不可預知的改變。崔斯坦一路保護著迪倫,帶她走向所謂的歸宿,他早已冰封沉寂的心,被這個單純的女孩融化了。但是,他不能陪她到最后,他騙了她,他看著她痛苦,他再一次封閉自己的內心——因為,他知道他和她不可能。她不信,她從所謂的歸宿中逃出來,獨自跋涉穿梭過危機重重的荒野,只為了在千萬相同的光球中,找到那個他,再和他回到那個世界。這一次,他比她更害怕,因為他不屬于那個世界,但是,為了她,他逼自己堅強,讓自己相信那虛無縹緲的希望。幸運的是,他們成功了。
一本書,想要讓人產生感觸,便需要愛,《擺渡人》是一個教人如何去愛的故事——他,關心她;她,同情他;他,小心翼翼地告訴她死亡的真相;她,地理解他過去的經歷;他,讓她勇敢;她,讓他溫暖。這,一切都是愛,也都是因為愛。一個是,不經人事的15歲女孩,一個是,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活了無數年,卻,只為了那個所謂的使命的擺渡人。兩個人本就像相交的.直線,只有一個交點,但是,迪倫,因為愛崔斯坦,也相信崔斯坦愛她,勇敢的重回荒野,讓兩條直線從此重合。這一切,都是因為愛。
或許,現在說這個話題,有點早,但是意義深刻。常說,愛,使人勇敢,但我說,唯有勇敢,才能愛。迪倫愛崔斯坦,但是,如果,她膽怯了,在那個所謂的歸宿,默默等待她的親人,兩人將從此再無機會見面。崔斯坦愛迪倫,但是如果在最后,他沒有鼓起勇氣,堅持和迪倫走下去,他將一直輪回在擺渡他人的使命中,從此再無機會見面。
所以,勇敢是愛一個人的方式,也是愛一個人的基礎,如果你連愛的勇氣都沒有,只能說你不愛,或者,你不配愛。崔斯坦和迪倫,是很好的榜樣,盡管他們直接是男女之愛,但,殊出同歸,愛家人,愛朋友,愛社會,都是需要勇氣的。鼓起勇氣,大膽去愛,你會發現,世界變得不一樣。
擺渡人讀后感5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文中一開場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令人不開心的學校,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以前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后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
她成長于一個單親家庭中,母親瓊常常忙碌又嘮叨,沒有給予她足夠的關愛。因此,她變得非常內向、自卑、膽怯,缺乏自信。同學們也經常嘲笑她,這使得她更加感到孤獨和無助。唯一可以傾訴的朋友凱蒂不久前也搬家了。
她決定去探望許久未見的父親,但在路上卻遭遇了一場突發事故。當她艱難地從火車殘骸中爬出來時,驚恐地發現自己似乎是唯一的幸存者,四周只有荒涼的原野。就在這時,她看到了一個男孩站在不遠處的山坡上。男孩名叫凱文,他是一位“心靈引導師”,專門負責幫助人們穿越荒原,免遭惡魔的困擾,到達他們心中的彼岸——那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這片荒原其實是人心靈深處的映像,天氣的好壞也取決于靈魂的狀態。
在荒原中,黑夜和魔鬼都是致命的危險。唯有安全屋,才是旅途中休息的`驛站。迪倫在一次事故后,遇到了崔斯坦。起初,她以為他只是路過的路人,但很快她發現,崔斯坦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兩人每天不停地趕路,尋找下一個安全屋,努力躲過兇神惡煞的惡魔。荒原對她來說,仿佛是個巨大的謎團,她必須正視接踵而來的問題。慢慢地,迪倫意識到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幸存者,而是唯一的受害者。她的心情也影響著天氣的陰晴,身邊還發生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在與崔斯坦的相處中,迪倫逐漸明白了真相。
兩人在不知不覺中墜入愛河,迪倫、崔斯坦一起穿越每一座山,一起被惡魔追殺,一起到達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倫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誠,快到達邊界時,決定在一起,卻因現實而不得分開,本以為故事在這里就遺憾的戛然而止了,卻不曾想到勇敢的迪倫因為愛,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尋找崔斯坦。每當迪倫到達一個小屋,我心里都默默的勸阻迪倫就在這個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險了,崔斯坦肯定會過來的,可是迪倫每次都無畏的往下一個安全屋趕,迪倫和崔斯坦終于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礙,返回人間,在一起。當看到最后,“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時的那種感動與幸福,那種好像經歷了所有的幸與不幸,我們依然雙手緊握,不曾松開,還好,你一直都在我目所能及之處,這已足夠。
最后故事的結局很完美,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
擺渡人讀后感6
最近看了這本擺渡人,此書的故事內容特別豐富,是一本治愈靈魂的小說,本書克萊兒麥克福爾。故事是一名女孩她就是這本書的女主迪倫,她有一個母親但是與她完全不和,在學校也常常受同學們欺侮,就連唯一的好伴侶也轉校了,生活令她特別無望,此時她想起她還有一個未曾謀面的父親,但事情沒有那么好,在路上就發生了交通事故,車上的全部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一生,仆人公迪倫也不例外,聽說人死后會去某個世界,在這本書的故事里死去的人會在屬于自己的荒原,靈魂將會被擺渡人帶著通過荒原,但通往荒原的路上特別困難,有令人聞風喪膽的惡鬼,它們在荒原里是特別危急的存在,要想避開惡鬼只能躲進平安屋,荒原的路上有很多平安屋,必需要在晚上之前趕到平安屋,惡鬼只能在晚上行動,走到荒原的終點就是靈魂該去的地方。迪倫死后遇到了他的擺渡人崔斯坦,在荒原的路上到處存在可怕的.危機,然而讓崔斯坦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女孩特別頑強即使在得知自己已經死了也沒有哭更沒有埋怨,這與他始終以來擺渡過的靈魂不一樣,在迪倫得知崔斯坦的經受后而憐憫他,一個人永久做著同樣的事永不停止,這莫非不是一件特別苦痛的事嗎?,崔斯坦竟然被自己所帶的靈魂憐憫了這讓他對這個女孩特別感愛好,永久是一個人的崔斯坦竟然有能理解他的人是多么令人渴望。迪倫從未經受過愛情和情親面對這個對她如此溫順的人迪倫也很渴望這樣的人。經受了種種危急的倆人產生莫名的情感,就這樣一位擺渡人與一個女孩倆人跨越一切也要在一起的故事張開了。
真是有生之年能看到這本書,一本震撼心靈的神作,讓我在感到生命珍貴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愛的珍貴,假如命運是條孤獨的河流,那誰會是你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7
初看到這本書還是從同學手上看到的,尤其是那封面深深吸引了我:陽光透過厚厚的烏云照在偌大的河面上,河面上只有一條小船,小船上是一位漁翁。
《擺渡人》這本書寫得是一位名叫迪倫的單親女孩在探望久未謀面的父親時遇到了車禍,死了。一位名叫崔斯坦的`擺渡人擺渡了她,但在擺渡時對迪倫隱瞞了一個重要的真相——她自己已經死了。當迪倫已經安全穿過原野來到“天堂”,她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但崔斯坦早已離開了,迪倫決定自己穿過原野再活一次。
這篇小說令我印象最深的情節就是迪倫不甘心自己就這樣死了,決定再活一次,喬布斯勸說她放棄時,她在心中提醒自己的那八個字:決心已下,義無反顧。這八個字不僅僅是迪倫對自己的提醒,也是我對自己的提醒,面對困難挫折時,當下了決心就不能退縮,身后就是萬丈深淵,只能勇敢地向前闖。是啊,當我們想退縮時就想想這八個字。記得那一次我和同學一起比賽二人三足,當我看到對方已經領先我們一大截時,心中不禁想起了放棄的念頭,但轉頭看向搭檔時發現她還在努力著追趕著距離,被打動了,想起了:決心已下,義無反顧這八個字,既然在比賽前就下定決心奪得第一為什么還要想放棄呢?想到這我又鼓起了信心與搭檔一起努力追趕距離。比賽結果我們雖然輸了,但我為了奪第一的決心努力了,心中不禁不覺得那么低落了。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倘若你不信命,還存有一份頑強,你不會消失在命運的深河里。
擺渡人讀后感8
作者《擺渡人》是一本很不錯的書,看完后,你會思考很多,反省自己,這是我為各位看官整理的《擺渡人1》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文中一開場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令人不開心的學校,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以前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后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
她成長于一個單親家庭中,母親瓊常常忙碌又嘮叨,沒有給予她足夠的關愛。因此,她變得非常內向、自卑、膽怯,缺乏自信。同學們也經常嘲笑她,這使得她更加感到孤獨和無助。唯一可以傾訴的朋友凱蒂不久前也搬家了。
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說,他叫崔斯坦(靈魂擺渡人:他們的職責跟使命是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讓他們到達彼岸。彼岸便是心中的家。荒原是靈魂心里的映射,天氣的好壞取決于靈魂的心情。荒原中魔鬼跟黑夜都是致命的危險,而安全屋卻像是休息的驛站)。崔斯坦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這個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他們每天都在馬不停蹄的趕路,到達一個又一個的安全屋,在黑夜降臨之際盡可能的躲過兇神惡煞的`惡魔。
荒原在她面前似乎是一個巨大的問號,而她也必須正視那些接踵而來的問題。在與崔斯坦的相處過程中,她漸漸明白了自己不是唯一的幸存者,天氣的陰晴取決于她的心情好壞;
兩人在不知不覺中墜入愛河,迪倫、崔斯坦一起穿越每一座山,一起被惡魔追殺,一起到達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倫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誠,快到達邊界時,決定在一起,卻因現實而不得分開,本以為故事在這里就遺憾的戛然而止了,卻不曾想到勇敢的迪倫因為愛,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尋找崔斯坦。每當迪倫到達一個小屋,我心里都默默的勸阻迪倫就在這個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險了,崔斯坦肯定會過來的,可是迪倫每次都無畏的往下一個安全屋趕,迪倫和崔斯坦終于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礙,返回人間,在一起。(補充一下前面忘記說了擺渡人會根據每一個不同的人變成她信任的樣子,每個人都不同,因為愛,崔斯坦的模樣沒有改變)當看到最后,“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時的那種感動與幸福,那種好像經歷了所有的幸與不幸,我們依然雙手緊握,不曾松開,還好,你一直都在我目所能及之處,這已足夠。
擺渡人讀后感9
自從讀了《擺渡人》這本書之后,我便開始后悔了,后悔自己為什么不早點讀這本書。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麥克爾最具代表性的一本書,曾被翻譯成不同文字在世界上33個國家出版。英國報刊曾這樣評價這本書:這是一本心靈治愈系小說,也是人性救贖之作。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在中學里被同學們嘲笑的女孩——迪倫。她的母親是一所醫院的醫生——瓊。瓊與丈夫在迪倫五歲時離了婚,所以迪倫已經有十年時間沒有見過她的`父親了。終于有一天,迪倫從母親那兒找來了父親的電話,答應父親星期六去他那兒呆上一個星期,去陪陪他。就在去往父親那里的途中,迪倫不幸遇到了兩列火車之間的車禍——兩輛火車相撞了。而不幸的迪倫因為被一個胖女人壓著身體,所以成了這列火車上唯一一個沒有逃生出去的人。
迪倫的靈魂離開了身體。當她終于走出火車車廂時,遇到了一個看起來只有十六歲大小的男孩子。男孩說,他是她靈魂的擺渡人。于是,在抵達安全屋的一次次困難經歷(也就是多次遇到魔鬼)中,迪倫與男孩兩人慢慢產生了感情。可是,擺渡人的任務完成了,要趕著去接下一單了,所以,在消失之前,他給了她一個吻。迪倫十分傷心。就在這時候,一個人出來了,把迪倫帶到了一個類似圖書館的地方,這里保存有所有靈魂及他(她)的擺渡人的記錄。最后,迪倫去了一個德國士兵那兒,從他那里知道了靈魂回歸尸體的方法。可是,迪倫并沒有那么做。于是,那個擺渡人又回來了,勸她回去。而這本書的故事到此也結束了。
讀完了這本書后,我感慨萬千,也深深體會到了不少人生哲理。是的,這是一本治愈心靈創傷的書!
擺渡人讀后感10
看完書的結尾之后,我竟然有點激動的想哭了。
生命中,你最愛的人,就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不僅僅是迪倫的擺渡人,他是迪倫心中最美好的期待。
當迪倫死后,她靈魂里的渴望,塑造了崔斯坦英俊帥氣的樣貌和溫柔體貼的特性。而迪倫純潔無暇的靈魂,使引導過無數靈魂而早已麻木的崔斯坦感覺到了新奇別樣的感受。兩人在迪倫心中的荒原幻象中冒險前行,險些命喪惡魔的吞噬,但崔斯坦冒死守護,每次都會抵達安全小屋。一路上惡魔和黑暗隨時隨地將撕碎一個鮮活的靈魂。
事實上,這些惡魔的力量都來自于自我靈魂深處。當恐懼和消沉籠罩一個靈魂時,內心的陽光就被拋的無影無蹤。擺渡人的.光亮照著前方的路,使靈魂不會迷失和幻滅。最終此次旅程還是要靠靈魂自己的努力,才能沖破層層危難和恐懼,才能經歷煉獄般的痛苦折磨,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宿。純潔的愛力量是強大的,它可以讓你勇敢無畏,可以帶給你希望,可以引領你來到一個新的世界。任何世界的界限都是靈魂創造的,而沖破這個界限,也許只有靠真愛了。迪倫對崔斯坦的愛,真實細膩羞澀,但也打開了她的腦洞,打破了規則,創造了奇跡。崔斯坦對于迪倫的愛,勇敢堅定義氣,讓他即使面臨毀滅也在所不惜。兩個人終于重返人間。即使再次面臨凡間的苦難,迪倫的世界已經不再灰暗,因為她有了崔斯坦。她美好的愿望最終得以實現。
擺渡人讀后感11
最近看了這本擺渡人,此書的故事內容非常豐富,是一本治愈靈魂的小說,本書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
故事是一名女孩她就是這本書的女主迪倫,她有一個母親但是與她完全不和,在學校也經常受同學們欺負,就連唯一的好朋友也轉校了,生活令她非常絕望,此時她想起她還有一個未曾謀面的父親,但事情沒有那么好,在路上就發生了交通事故,車上的所有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一生,主人公迪倫也不例外,聽說人死后會去某個世界,在這本書的故事里死去的人會在屬于自己的荒原,靈魂將會被擺渡人帶著通過荒原,但通往荒原的路上非常艱難,有令人聞風喪膽的惡鬼,它們在荒原里是非常危險的存在,要想避開惡鬼只能躲進安全屋,荒原的路上有許多安全屋,必須要在晚上之前趕到安全屋,惡鬼只能在晚上行動,走到荒原的盡頭就是靈魂該去的地方。
迪倫死后遇到了他的擺渡人崔斯坦,在荒原的路上處處存在可怕的危機,然而讓崔斯坦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女孩非常堅強即使在得知自己已經死了也沒有哭更沒有抱怨,這與他一直以來擺渡過的靈魂不一樣,在迪倫得知崔斯坦的經歷后而同情他,一個人永遠做著同樣的事永不停止,這難道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嗎?,崔斯坦居然被自己所帶的靈魂同情了這讓他對這個女孩非常感興趣,永遠是一個人的崔斯坦居然有能理解他的人是多么令人渴望。迪倫從未經歷過愛情和情親面對這個對她如此溫柔的人迪倫也很渴望這樣的人。經歷了種種危險的'倆人產生莫名的情感,就這樣一位擺渡人與一個女孩倆人跨越一切也要在一起的故事張開了。
真是有生之年能看到這本書,一本震撼心靈的神作,讓我在感到生命可貴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愛的可貴,如果命運是條孤獨的河流,那誰會是你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12
故事主線明確,想象力很豐富,仿佛讓我相信靈魂真實存在。擺渡人和靈魂之間的感情故事,結局圓滿,有些不可思議——
對從荒原到另一個世界的路上的惡魔的可怕描述,更是突出了迪倫選擇回到荒原需要莫大的勇氣,在安逸的現實和未知的恐懼面前,她也猶豫過害怕過,但她明白自我想要什么,并且克服一切內心的恐懼去追尋。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對于擺渡人,他說他的'存在是因為她需要他,是的,只要她需要他,他就會在。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那么如果你需要,你的擺渡人也會出此刻你的身邊,他們可能不像崔斯坦那樣成為迪倫最重要的人,但也許他們用自我的語言或者行動影響著你,在你遇到困難或者絕望的時候,引導你跨過障礙。
看到他們一路攜手回到現實世界,其實我內心一向是悲觀的,我覺得他們不可能成功,就像崔斯坦想的,這是違逆命運是不可能的。在迪倫放手的那一瞬間,我覺得他們注定陰陽永隔。可是結局真是讓人松了口氣,他們真的做到了。也許應對未知,恐慌再所難免,可是依然要像迪倫那樣一向樂觀一向充滿期望,沒有嘗試過你怎樣明白不可能成功呢——Justdoit.
擺渡人讀后感13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我靈魂的擺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我需要你,你在哪里?
好久沒有看過小說了,一直都不愛看小說,錯綜復雜,環環相扣的情節雖然很吸引人,但是太費腦子了。
最近這段時間覺得自己需要充電,需要學習,需要看書,破天荒地買了4本書,以往總是覺得借來的書才會好好看,或許現在借書難,或許自己想看的跟別人不一樣,于是抱著投資學習的姿態,買了這幾本書。考慮著看書要全面,不要只看自己喜歡的,常看的書,于是就買了這本心靈治愈小說。
昨天開始看這本書,就一發不可收拾,竟一口氣看到凌晨將近兩點,把這本書認認真真看完了。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是感觸太深?還是領悟太多?
我想我需要靜靜地思考我的人生,我的生活。
我一如既往地渴望著有那么一個人,能夠在工作上給予我指點,在生活中給予我寄托,我多么希望在我遇到困難時,在我感到失望無助時,有那么一個人能夠一直陪伴在我身邊,這個人不一定是我的上司,不一定是我的伴侶,不一定是我親人,這不就是我一直渴望有個屬于我的擺渡人嗎?
很多時候很像女主角,對現實世界里的一切都感到不滿意,感到厭煩,也想坐上列車,去往未知的地方,見未知的人。
我也這么獨立,這么傲嬌,即便沒有高貴的氣質,沒有華麗的衣服,仍然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仍然覺得自己更加高格。
對待這個世界,我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期待。盡快女主角經歷的太過兇險,太過讓人恐慌,但只要心中有陽光,有希望,一切的惡魔可以傷害我們,但是不能將我們毀滅。
在命運的孤獨河流中,我們可能遠離親朋好友獨自走好長好長的路,我們會遇到各種讓我們欣喜的事情,也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落魄的時候,所以的人和事都是惡魔,都圍繞著我們,攻擊著我們,無情地嘲笑我們的無能為力,挑釁著我們脆弱的決心。或許有那么一刻鐘,我們被這個世界嚇呆了,我們停下來想要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就在這個時候,無情的惡魔會肆無忌憚地加大攻擊力度,如果我們沒有了信念,沒有了決心,或許我們會就此被惡魔吞噬,成為他們的其中一員。
放棄總是比較容易的,而堅持是件很難的事情。無數次,在困難面前,在無助面前,我都曾想過要放棄,放棄又怎樣?生命還在,生活仍繼續,而且不用那么累,那么傷,那么痛。為什么不可以放棄,即便變成了惡魔又如何,那不過是另外一種狀態,惡魔自有惡魔的生存方式,何必那么杞人憂天?是啊,為什么還要堅持?有時候自己也想不明白。或許還有不甘心,或許還有期待,還有希望,所以即便被惡魔圍攻,也奮力沖出重圍,為的是能夠重見天日,能夠和著溫柔的春風,走在漫山遍野的鮮花叢中,欣賞這人間美景,這也是件多么愜意,多么令人向往的景象啊!
既然活著,就不能白白地活著。人生下來,并非為了享福的。我們應該讓自己過得精彩,讓自己過得充實。如果二十多歲的年紀過著六十多歲過的生活,有什么意義呢?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我們竟如井底之蛙般蜷縮在安全屋里,只要不離開,就不會受傷害,可是我們都不甘心一輩子躲在安全屋里不出來,即便外面布滿了惡魔,我們仍然嘗試著探出頭去看看這個未知的世界以及未知的驚險。始終不甘心一直躲著,這不是女主角的做法,也不是我的做法,不是大多數人的做法。
在去往未知的世界,帶著好奇,帶著活下去,走出去的決心,歷經艱險,沖出重圍,即便被惡魔圍攻,即便遍體鱗傷,只因不甘心留在這個混沌黑暗的世界,哪怕雙腳無力,哪怕垂死掙扎,只要還有一口氣,只要還能夠挪動,就不會停止。當每次到達安全屋,是那么的欣喜,那么的感恩。當每次都能夠逃脫惡魔的圍攻,當每次都能夠克服身與心的極限,去換得安全,就會更加充滿力量,更加堅定。
到達了那未知的世界,那一直向往的世界,卻發現這個世界不是自己真心向往的,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許這是一種失敗,可是如果你沒有到達,你就永遠意識不到你想要什么。糾結、彷徨,到底該何去何從。對于女主角,或許還有擔憂,但是卻從未動搖,因為她知道她想要什么,即便要重新面對惡魔,即便心中充滿恐懼,但是身與心卻充滿了力量,相信自己,只要有決心,只要有毅力,就一定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見到自己想見的人,哪怕違背了所謂的常理,哪怕所有人都告訴你那是辦不到的事情,但是欲望支撐著你去挑戰這些“權威”,不可能只是因為你們沒有去試,即便真得不可能,只要試過,便無怨無悔,也比呆在這個安全的世界里過著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要好。
當女主角逼迫自己回到那個滿是惡魔圍繞的黑暗社會,是信念,支撐著她一步一步往回走,是信念,給了她超乎想象的力量去打敗惡魔。當她見到了她想見到的人,她就對自己更加充滿信心,只要有決心,只要去嘗試,一切皆有可能。
心愛的擺渡人,一個陷入無限輪回,陪伴了無數人,卻最終只有自己獨身一人的擺渡人。曾經他不知道存在的意義,曾經他麻木地接受了這樣的命運安排,從未想過要去擺脫。直到遇見她!一個蕓蕓眾生中,第一眼并未覺得她有別于他人的她。在她的眼里,比起父母,比起朋友,他更加的安全可靠,無比的信任讓這兩個人的心越靠越近。是啊!如果有那么一個人,無論快樂或者憂傷,無論順境或者逆境,都一如既往地陪在你的身邊,即便沒有說太多的甜言蜜語,即便還是冷冷的態度,但是陪伴就是最長情的告白。何況他可以不顧一切地犧牲自己去保護你,即便這是他的使命,但是如何讓自己不感動?
他是她的擺渡人,但是在往回走的路途中,她何嘗不是他的擺渡人了。當所扮演的角色變換了,人生就會充滿了驚喜。從未想過的事情,從未做過的事情,一旦想了,一旦做了,那會是怎樣?盡管路途中充滿了不安和不確定,但是有了她的陪伴,便無所畏懼了。
我們總是以為這樣不行不通,這樣不可以,確實,因為違背了常理,因為做了大多數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吃盡了苦頭,或許會被被人無情地取笑,或許也在暗想自己這是自討苦吃,活該。也開始害怕,開始不安,這樣的選擇到底對不對?因為自己的選擇,讓自己吃了那么多的苦,也讓心愛的人吃了那么多苦,能換來個美好的未來嗎?完全沒有自信的資本,卻無所畏懼地相信著自己的決定。
或許是因為沒有退路了,所以只能繼續前進,越靠近那個決定成與敗的臨界點,越是不安,因為檢驗對錯的時候就要到了,一旦對了,則換來了兩個人美好的未來,可一旦錯了,兩個人將萬劫不復,灰飛煙滅,再也不能相見相守。
故事的情節讓人無比緊張,多么希望這是個喜劇而不是悲劇,多么希望男女主角是選對了,最終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將是多么的勵志!
結果未令我們失望。是的!這是本心靈治愈小說,經歷了那么多苦難,自然要換來一個美好的結局。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亦如此,我們也會進入到白天陽光燦爛,黑夜惡魔圍繞的階段,我們是怎么處理的呢?
一直以來,我都很堅強很獨立地處理著,堅持著。
我多么渴望也有一個擺渡人,像陪伴女主角一樣地陪伴著我。
擺渡人讀后感14
《擺渡人》這本書斷斷續續看了一個多月,除了工作忙之外,整個人靜不下心來看書是最主要的原因。20__年,新的開始,希望這種惰性盡可能少的發作。
相較于《擺渡人1》,這本續集或者說“童話故事完美結局”后的真實生活展現的更為貼切,個人認為寫的不如第一部讓人舍不得放手,對比于第一部跌宕起伏、劇情環環相扣的緊張,這一部更為生活化和敘事化。書的最后十幾章,才仿佛找到了第一部的那種存在和力量感。
崔斯坦和迪倫重獲生命,開始新的人生旅程,生活對迪倫而言變得開始有些不同,枯燥、冰冷的世界,因為崔斯坦的出現,被開打了一絲裂縫,溫暖入駐。這一部新增加了三個人物:蘇珊娜、杰克和迪倫的父親(第一部只是片面文字性的存在),在整本書的描述中,采用了一種類似舞臺劇的展現手法,一章描寫崔斯坦,一章描寫蘇珊娜,如何為了穿越荒原到人間而與杰克周旋,輪回閃現的`描寫,使得閱讀的連貫性和愉悅性弱了些,盡管每個章節都不是很長。
兩對人,前后相繼打破常規,從一個世界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切以為相安無事,直到迪倫火車事故的隧道發生了離奇命案,我才知道,無論在哪里,能量守恒是不會被打破的,因為它總會用另一種形象,以另一種姿態呈現出來。打破所謂“常規”,你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文章末尾,讀后感。兩對年輕人終于將安全漏洞堵上,也清掃除了惡魔,可結局卻完全是不同的。因為蘇珊娜與杰克之間的紐帶是邪惡的,源自貪婪;而崔斯坦與迪倫之間的紐帶是明亮、凈朗、閃著光芒,以至于來自荒原的冷面審判官也不忍將這光熄滅。
發自內心的愛,自帶力量,這力量足讓一切為你讓行。這充滿無私、向上、無害的愛,就像一盞暗夜明燈,給人溫暖與希望。
從利己出發,帶有不良動機目的接近“友好”,終將抵不過時間的考驗,當你面對生存、死忙時,你終將會被拋棄,終將仍是孤獨一人。
希望自己對愛的渴望一如現在,永不失真,永不失望,永不失信,耐心的等待,命運這條孤獨的路途中,終能遇到我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15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這是《擺渡人》封面上的一句話。這本書講了15歲單親女孩迪倫在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途中突遇交通事故失去生命后,遇到男孩崔斯坦,二人相伴踏上了一段充滿艱難險阻但又溫暖、感人的重生之路的故事。
女孩迪倫的生活很糟糕。在迪倫五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和母親就分開了,從那以后她再也沒有見過她的父親。她的母親瓊在醫院上班,雖然書中沒有具體描述,但可以想象,一個單親媽媽撫養孩子必然有許多艱辛。瓊也許忙于生計而忽略了對迪倫的照顧,所以導致這對母女看起來不像其他正常母女那般親密,而這些是當時的迪倫無法理解的。尤其在她唯一的好朋友凱蒂轉學離開后,飽受同學捉弄又感受不到母親關愛的迪倫,毅然決定去尋找久未謀面的父親,即使她從未去過父親所在的城市。
就這樣,15歲的迪倫,不甘于自己冰冷、乏味的生活,勇敢的踏上了尋求新的溫暖和希望的未知之路。這是迪倫自我成長邁出的第一步,也為后來迪倫重回人間做了鋪墊。設想一下,如果迪倫是一個逆來順受、甘于命運擺布的女孩,那么她只會重復她原來糟糕的生活,不會去尋找她的父親,也就不會有之后的一系列際遇。所以,當她在崔斯坦的護送下,安全到達目的地——一個對靈魂來說安全、舒適、像天堂一樣的地方,但是對迪倫來說那里沒有給她生活帶來溫暖的崔斯坦、只是單調、空白的重復,她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勇敢的踏上了重回荒原、尋找崔斯坦的征途。如果說在此之前,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那么當迪倫推開重回荒原之門那一刻起,迪倫已經是自己的擺渡人。當她歷盡艱辛和崔斯坦重逢、并鼓勵崔斯坦和她一起踏上重生之路,她已經成為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崔斯坦帶給了迪倫溫暖、勇氣和愛,幫助迪倫獲得重生,也使他自己獲得新生。
崔斯坦和迪倫的關系多么像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啊!子女降生到父母身邊那一刻,就像迪倫初遇崔斯坦,不懂得在荒原如何生存,對未來一無所知。生活中的疾病和災難,就像荒原夜晚的惡魔,不可避免,但在父母的精心照料和正確引導下,孩子們都會平安長大。父母養育了子女,這個過程也豐富、完善了父母的生活,就像崔斯坦最終在迪倫的鼓勵下擺脫了枯燥、無止境的輪回、獲得新生。這一切都源于愛的偉大力量。而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更是有無窮的力量,幫助彼此走過生命中一個又一個“荒原”,達到新的人生高度。
除了迪倫,崔斯坦還引導了成千上萬、無數的靈魂,如十八歲的德國二戰士兵喬納斯、引導的第一個靈魂格雷戈爾等。對于靈魂來說,崔斯坦就像天使,護送靈魂躲過惡魔的吞噬、走過荒原、到達安全之地。雖然他為自己的命運黯然神傷,覺得自己的生活就像一座監獄,永無止境的輪回,但是當新的任務到達時,他又會肩負起他的職責,竭盡全力護送靈魂到達安全之地。崔斯坦甚至沒有屬于自己的名字和面貌,每次都是幻化成對靈魂們有吸引力的相貌,以得到靈魂們的信任。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曾經的老師、朋友,甚至給過我們點滴幫助的路人,在我們遇到挫折、痛苦、迷茫、無所適從時,是他們的幫助和陪伴帶我們越過一個個小“荒原”,重新鼓起勇氣面對生活。
最后,借用簡介中的一句話作為總結吧: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回歸人性,引人深思。
【擺渡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擺渡人作文03-05
《擺渡人》經典讀后感04-07
擺渡人讀后感07-23
《擺渡人》讀后感07-15
擺渡人讀后感08-21
《擺渡人》讀后感【精選】08-25
《擺渡人》讀后感(精選)09-14
我的青春擺渡人02-17
關于擺渡人的句子03-10
擺渡人讀后感【熱】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