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長征讀后感
長征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6-18 12:53:23
  • 相關推薦
長征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征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征讀后感1

  今晚,我再次懷著激動的心情朗讀《長征》這首感人肺腑的詩,又一次被他們那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所折服。

  本詩記敘了紅軍長征的過程,選取了五個主要地方來描寫:越五嶺,烏蒙山,金山江,大渡橋,過岷山。熱情歌頌了紅軍不怕艱難困苦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閉上雙眼想一想,紅軍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不怕任何困難,而且時時刻刻都面臨著死亡的厄運。但是他們退縮了嗎?作為一代人,我們與紅軍相比就如沙粒般渺小。

  當我讀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一句時,感到十分氣憤,金沙江本來就形式險要,再加上敵人密集如雨的子彈,會給我們的紅軍帶來多么大的損失啊!瀘定橋高懸在大渡河上,當時橋上的木板已被敵人抽掉,可紅軍們手扶鐵索,冒著敵人的子彈,不惜流血犧牲,終于奪下了瀘定橋。

  過岷山的時候,紅軍犧牲了幾萬人,后面還有敵人的尾追,條件異常艱苦,大雪封山,沒有決心,信心,是不可能活著走出來的,而我們的紅軍卻憑著堅強的毅力翻過了岷山,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讀《長征》,追昔撫今,我心潮澎湃。我們要樹雄心,立壯志;記住昨天,把握今天,建設好祖國的明天!

長征讀后感2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為《二萬五千里長征》,這本書主要講發生在長征中的事。

  從書中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為了保存力量,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戰略大轉移。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紅軍斬關奪隘,履險排難,創造了傳奇般的英雄業績。一路上,他們紅軍突破烏江天險、智取遵義、占領婁山關、搶渡金沙江等,他們與敵人作戰,與惡劣的天氣作戰,與饑餓寒冷作戰,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來到了陜北根據地,來到了抗日前線。

  看完這本書以后,我非常感動,想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途中吃了很多苦,長征的勝利是許多戰士的生命換來的。他們這種互幫互助、不怕困難和艱險的精神,我們應該發揚光大。

長征讀后感3

  如果你沒有堅強的意志,請讀一讀《長征的故事》;如果你沒有勇敢的力量,請讀一讀《長征的故事》;如果你缺乏意志力,請讀一讀《長征的`故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圍剿”失敗,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1936年10月,紅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勝利的結束。

  在長征期間,有無數感人的事跡。比如毛澤東把自己的干糧和毛衣送給了苗族老媽媽和她年幼的孫子。彭德懷忍痛殺死自己的黑騾子,分給戰士們吃。還有周恩來將自己的青稞面分給大家吃。除了這些領袖人物的感人事跡,還有紅軍將士和紅小鬼的感人事跡,比如張思德、陳樹湘、賀大彬等英雄們。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應當正確認識歷史,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在遭受敵人圍追堵截、雪山和草地等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紅軍將士們沒有絲毫的退縮。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這些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

長征讀后感4

  在讀完《長征》這本書后,我的心情是那么激動,我感受到紅軍的生活是那么的艱苦,如果沒有紅軍戰士的浴血奮戰,我們就不會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從1934年開始,紅軍戰士們邁開了長征的步伐,他們爬過了18條山脈,度過了24天河流,經過12個省份,占領了62座城市。一直到1936年,通過他們不懈的努力,終于達到根據地甘肅會寧勝利會師。長征行程一共有兩萬五千里的路途,在紅軍長征路上,有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消逝,又有多少紅軍戰士能夠堅持到底呢?我不禁自問,我們的學習不也需要這種長征精神么?學習之路漫漫而長遠,長征路上的'“大雪山”就好像我們在學習中遇到自己難以解答的問題,也要積極地去面對,去挑戰,要不然就不能翻越那一座座“大雪山”;學習中全面的復習就像長征中的“大草地”,需要我們仔細閱讀每一道題目,稍有疏漏就會陷入“深深的沼澤地”里,不能自拔。

  所以,在學習中我們要拿出紅軍長征的精神,再難走的“路”也要走,再難爬的“雪山”也要爬,只有勇敢地面對一切,才能得到最后的勝利。就要期中考試了,我們要向紅軍戰士一樣堅持不懈,勇于戰勝自己,不半途而廢,不懼怕考試,希望在“長征精神”的鼓舞下,我能夠取得令自己滿意的好成績!

長征讀后感5

  讀毛澤東《七律.長征》詩有感

  平泉縣城西小學六年二班大潘

  今天,學習了毛澤東《七律.長征》這首詩,我感觸頗深。

  長征,這震驚中外舉世皆無的兩萬五千里的軍事長征,是中國紅軍的戰略大轉移。中國工農紅軍長驅二萬五千余里,縱橫十一省。長征途中,天上有敵人飛機轟炸,地下有敵人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還有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五嶺、烏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險的阻隔,紅軍要戰勝克服這些艱難險阻,不僅身體要遭受超出人類種種極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還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長征本身是一曲悲壯的交響樂,一首悲壯的詩,一幅悲壯的畫。

  但是毛澤東寫的長征的詩詞,卻沒有刻意描寫長征經歷的苦難和犧牲,而是洋溢著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種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連那從浩浩太古以來就獨立存在的岷山千里雪,也雪霽日出,陽光映著白雪、紅旗,為紅軍的勝利而笑逐顏開了。這是何等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啊!

  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憑借革命樂觀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相結合的長征精神,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開始了揚眉吐氣的日子。在長征詩中,我領略了中國共產黨人豪情萬丈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感受到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和艱辛曲折,體會到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長征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去征服學習、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讀書,決不能浪費光陰,虛度年華。迎來自己人生的“盡開顏”。

長征讀后感6

  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長征是家喻戶曉的。

  從1934年開始,紅軍戰士們邁開了長征的步伐。他們爬過了18條山脈,渡過了24條河流,經過了12個省份,占領了80座城市。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是無人不曉。一直到1936年,他們才到達根據地,行程有兩萬五千里!

  長征路上,有多少個生命消失了?又有多少個人堅持到最后呢?

  長征是人類的壯舉,是光輝的史詩!

  細細想想,我們的學習生活不也是一種長征嗎?當然,這比長征的時間要長得多。學習就象爬雪山,你再不喜歡的事也要做,要不然,你就翻不過這座“大雪山”!學習也象過草地,要仔細地看前面的路,不然就會陷入“沼澤”,

  永遠也爬不起來。

  但我們要學習紅軍,再難走的'路也得走,再難爬的

  山也要爬!只有勇敢地面對一切,就能挺過去!

  這就是我眼中的長征精神。

長征讀后感7

  當我拿到《長征》這本書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翻開來閱讀,因為我對它充滿了好奇,

  讀長征有感。后來,通過學習《長征》我感受很深,長征是多么簡單的兩個字,但是它卻是一段驚心動魄的艱難歷程。

  在長征這段紀實文字中,我深深被紅軍們不怕犧牲、不怕困苦、不畏艱難、勇于奮進,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祖國的愛國精神深深感動著。與那個年代相比,別提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多幸福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卻不懂得珍惜。在家里,我們是爸爸媽媽的小公主,爸爸媽媽這樣疼愛我們,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讓我們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在社會上,我們擁有自己喜歡的工作。與當年和我們同齡的小紅軍比起來,我們簡直太幸福了。然而,就是這種安逸的生活,讓我們把革命先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璀璨的物質文化精神給拋之腦后。

  長征途中,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這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我記得《長征》中寫到,在12月份的一個下午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為了擺脫敵人的追擊,羅榮桓帶領自己的一部分官兵勇渡湘江,江水冰冷刺骨,但我們的.紅軍戰士們沒有退縮,也從未想過放棄。再想想我們,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一遇到問題就怨天尤人,想要放棄,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紅軍戰士這種精神,作為領導就應該帶頭去做,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就像我們企業文化中的四大精神一樣,以身作則、帶頭實干;認準目標、永不言棄。

  還有就是在飛奪瀘定橋當中,當時軍委要求四團在第二天必須奪取瀘定橋,也就是意味著他們要在一天之內走完一百二十公里路程達到瀘定橋,并且奪下瀘定橋。但是,當他們接到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說不行,也沒有任何人退縮,而是抓緊時間立即出發了。并且在整個急行軍過程中,沒有人有任何怨言,并且在急行軍過程中,政治處的同志還說"我們在跑,敵人也在跑,如果讓敵人跑到前面去了,我們整個紅軍就危險了,我們一定要跑贏".紅軍在跑的過程中,不但要跑贏敵人,還要面對川軍的阻攔,但是紅軍戰士沒有氣餒,而是勇往直前。前進道路上,不僅有暴風驟雨,并且夜晚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就這樣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跑著,戰士們一天都沒有吃東西了,依然堅持的跑著。當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后,領導又馬上下達了過橋任務,就在這種情況下,紅軍戰士不但沒有退縮,還爭先恐后的搶著做最危險的工作。在飛奪瀘定橋的過程中,我們很多年輕的士兵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卻創造了奇跡,讓人們把飛奪瀘定橋載入了史冊。這使我深深感受到,在你走向成功的路上,難免布滿荊棘,但是我們必須擁有一顆堅定勇往直前的心,最后才能享受勝利帶給我們的喜悅!

  還有在過草地的時候,人跡罕至的草地漫無邊際,到處泥濘不堪,只要一不小心就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使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個紅軍小戰士跟隨部隊一起前進,在照顧傷員的時候,一不小心把自己唯一的一小塊干糧掉進了草地里,為了免得別人擔心,他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裝作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可是不久他就身體虛弱,走不動了,當大家得知真相后,紛紛把自己的干糧分給他,讓他感受到了紅軍大家庭給他帶來的溫暖,這就是一種無私大愛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一個團隊在一起,每個人都不能自私自利,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應該擁有一顆博大的心去包容別人,去真心幫助自己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團隊充滿向心力和正能量的時候,這個團隊肯定是無往不勝的!作為一個團隊長,我們也應該讓自己的團隊團緊緊結在一起,榮辱與共!

  紅軍長征走過了兩萬五千里,這兩萬五千里對于現在的人來說可能都是無法想象的,況且紅軍戰士不是單純的走過兩萬五千里路,而是在這兩萬五千里路中要過雪山、走草地、躲避圍追堵截,整個過程充滿了艱辛、困難和挑戰,

   長征的勝利是革命戰士用他們年輕的生命和獻血鋪出來的,所以我們目前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雖然紅軍長征已經離我們遠去,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應該把這種長征精神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工作中。它讓我們懂得了,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我們也要發揚長征精神。現實中,沒有一份工作是簡單的、容易的、不辛苦的,沒有哪一份工作是沒有一點艱難困苦的,都是需要堅持的。有的人,一輩子一事無成就是輸在了一個堅持上面,就像長征一樣,堅持下來的都成了英雄。

  結合我們當下的工作來說,作為一名團隊長,首先我們應該團結好自己的團隊,擰成一股繩,在這之前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作為團隊長我們首先就要以身作則、帶頭賣貨,給員工樹立榜樣,遇到困難,給予鼓勵,給予支持,發現錯誤認真改正,遇到難題及時解決,大家互幫互助。同時,我覺得最重要的事就是堅持,今天堅持別人所不能堅持的,做別人不能做的,明天就能享受別人所不能享受的。現階段我們多數人都還沒有走完屬于我們自己的長征,我們還處于這個過程中,因此現在的辛苦生活都是在為以后能過更好的日子在打基礎。我相信,我能堅持走完自己的長征,也能把它走的絢麗多彩。

  長征多么簡單的兩個字,又是多么讓人心生敬畏的兩個字,它不僅僅是一段歷史,更是我們走向成功道路上的指明燈,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很好的運用長征精神來武裝自己,直至成功!

長征讀后感8

  花了幾天的時間讀完了著名作家王樹增歷時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長征》。要說長征,我們昨天可剛體驗過一把,雖然與紅軍相差的甚遠,但也算是小小體驗了一把。

  在書中,作者弘揚了長征體現出來的國家統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最重要的是,長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脈,渡過了30多條河流,在饑餓、寒冷、傷病和死亡的威脅下,走完了遠遠超過兩萬五千里的路程,而且還遭遇敵人的追擊和堵截不少于400次。

  紅軍的腳印永遠的留在了這25000里的道路上。四渡赤水,橫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淌過水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突破無數道軍事封鎖線。這是條充滿了艱難險阻的道路。飛奪瀘定橋,敵軍早早地拆卸了橋上的`木板,紅軍面對的只有幾道空蕩蕩的鐵索,而盡管如此紅軍卻用一往無前的勇氣威懾住了敵軍,安全的通過了瀘定橋。紅軍在沒有物質支持,沒有厚棉衣,沒有任何可以御寒的衣物,只有幾雙草鞋,幾件襯衫,紅軍就靠著這些僅有的物資翻越了高寒的大雪山。這又是怎樣的意志力支撐他們活下來的。水草地更是危機重重,沒有食物,水無法飲用,而且一不小心就會踩進草地底下蟄伏的沼澤,他們用非凡的忍耐力忍受住了5天啃草根的日子。但紅軍們就這么用腳走了下去,沒有猶豫,遲疑,只為了心中的那份執著與信仰。

  也許現在太平了,不會再有像長征般浩大的軍事舉動了,但長征的事例以及其精神當永遠存于心間。它激勵著我們,鼓舞著我們,讓我們以一種昂揚的姿態去面對未來。

長征讀后感9

  表達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種:一首歌、一首詩、一幅畫、一句話……數不勝數。今天,我讀了毛澤東在紅軍長征時寫的詩《七法長征》。

  當我剛讀到第一句話“紅軍不畏遠征之難,萬水千山只待閑”時,我就感到紅軍是如此的強大,萬水千山都被視為被他們視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瑣事。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連一座小山都沒有翻過。,我哭得很傷心,很累,不想離開。當然,既然這首詩是寫長征的,我就得弄清楚長征是什么。我上網查了一下,長征,中央紅軍從南向北的一次戰略轉移,行程長達25000里!看到這里,我更加佩服紅軍了。我繼續讀下去。然而接下來的幾句話讓我震驚了。 “五脊蜿蜒,細浪升騰”這句話讓我感受到紅軍真是強大。武陵山脈如此起伏連綿,但在紅軍眼里,卻只是小小的波浪?這太不可思議了,這就是連續五靈。更不可思議的是接下來的幾句話。 “烏蒙雄偉走泥灣”這句話,讓我對紅軍產生了敬意。烏蒙山高大雄偉,雄偉壯觀,但紅軍只把它當成一個泥球。金沙江波濤洶涌,如沸水,拍打著高聳的`懸崖如云;大渡河上,瀘定橋上只剩下十幾根鐵索,讓人感到寒冷;在岷山,紅軍終于露出了笑容。與紅軍相比,與他們所受的磨難相比,我實在是太嬌弱了。紅軍穿著破草鞋,吃著干糧,走了25000里。而且我穿著運動鞋,走了一兩百米的山路,也累了。我怎樣才能為祖國做出這樣的貢獻呢?

  我決定了,我要向紅軍學習,不怕苦,不怕累,繼續走下去!

長征讀后感10

  星期五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名字就“紅書讀后感”,為了作業,我到書店買了一本紅色經典系列的書《長征》。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毛澤東帶領紅軍在長征途中對戰大自然和對抗白狗子(國民黨反動派)的生動事跡。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中最艱苦的歲月——爬雪山、過草地了。在爬雪山時,那山上到處都是冰塊,滑得要死,簡直是寸步難行,加上雪山上空氣稀薄,戰士們又沒有口糧,因此幾百個年輕的戰士在這里結束了他們火熱的一生。用周恩來同志的話來說,這兒根本就是一座紅軍墳山。過草地也十分困難,草地里到處都是泥潭,一不留神就會踩下去,氣候還多變,早上還可以,晴空萬里,到了中午就烈日當空,下午還冰雹飛揚,直到后來,后面的大部隊都不需要問路了,直接沿著死體走就可以了。但是紅軍戰士堅持住了,硬是用一個星期的時間過了這片死亡草地。

  比起他們,我們真是太幸福了。紅軍長征時,每個人幾乎苗條的都可以當減肥茶的代言人了,關鍵時他們還喝過人尿,吃過草根呢,更吃驚的是居然有一個小姑娘也參加的紅軍長征,長征結束時她還不到12歲呢!再看看我們,豐衣足食,動不動就是吃什么牛排呀,肯德基呀,德克斯呀,等等.......吃了我現在越來越胖,體重快要超過我哥了,連我媽都背得起呢。紅軍長征的.時候哪有這些東西吃呀!因糧食缺少,有多少年輕的戰士就這樣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遺憾的句號。但是紅軍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斗爭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想想現在的我,媽媽讓我做一點小事我都會不高興半天,做什么事還特別沒有耐心,比起紅軍,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長征讀后感11

  一看到《七律﹒長征》這首詩就讓我感受到這首詩有多么的氣勢磅礴;一聯想到紅軍在長征路上冷死、餓死的情景就不禁讓我深深體會到他們為了人民得到解放,不再受帝國主義壓迫,而犧牲了自己。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從中央根據地出發,其間經過11個省: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肅、陜西,翻越了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草地上,一位老班長為了自己的隊員能生存下去走出草地,他自己不吃,都留給隊員吃。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長征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

  在長征途中紅軍們吃樹皮吃草根,他們翻山越嶺一邊忍著飽餓行軍,一邊還要跟敵人們做斗爭。那苦日子什么時候才能熬到頭啊!腦子里聯想到這一幕眼淚不禁滾落了下來。紅軍們不被任何困難嚇倒,他們藐視困難。紅軍們攀上高大磅礴的烏蒙山,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腳下滾過的泥丸。過鐵索橋時,沒有一個人膽怯,都昂首挺胸,奮力往前進發。

  毛主席帶著紅軍們經歷了多少千辛萬苦,這首詩就是在長征艱難的路途中寫下來的。毛主席不僅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名才華橫溢的'詩人啊!

  紅軍們為了人民的能過上好日子,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啊!他們在戰場上和敵人們拼搏,是他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就應該珍惜現在,努力學習,以后為人民,為祖國做出一番事業。

長征讀后感12

  今天我讀了《長征精神代代傳》這本書,紅軍戰士的英勇頑強給了我深刻印象。他們的武器只有普通的步槍,甚至是大刀,而敵人卻擁有飛機、大炮……但他們卻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紅軍們雖然武器裝備簡陋,但卻懂得智取。在占領遵義城的過程中,他們喬裝成敗退的敵軍,巧妙地喊開遵義城門,解放了遵義城。

  在長征中,紅軍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人民群眾的財產秋毫無犯,和人民群眾建立了血肉相連的深厚的感情。紅軍真心誠意為群眾辦事,幫助窮苦人民翻身解放。群眾把紅軍視為自己的子弟兵,幫助紅軍戰士解決了許多困難。強渡大渡河時,船工們冒著槍林彈雨,一槳連一槳地拼命劃著,把紅軍勇士們送到對岸。每到一個地方,紅軍戰士們就受到人民群眾夾道歡送,紅軍衣著薄弱,群眾紛紛把好房子騰給紅軍,把厚實的被子讓給紅軍,并主動為紅軍做飯、燒水。我們的紅軍戰士也爭著為群眾做事,真是軍民一家人啊!

  最使我驚奇的是,在紅軍隊伍里活潑著一批十多歲的少年,他們的年齡比我們大不了多少,但他們卻胸懷遠大的革命理想,投身于劇烈的戰爭,每樣事情都參加,他們總是愉快而樂觀,耐心、勤勞、聰明、努力學習。想一想他們,我們的學習條件該是多么好啊!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這些英勇的革命前輩,為了中華民族的危亡,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永遠值得我們敬仰,我們永遠思念他們。

  今天,我們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讀書,生活得非常幸福,這幸福是千千萬萬英勇的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平時在生活上對我們非常關心,許多事情都不需要我們親自動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以至于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例如挑吃穿啦,亂花錢啦,父母不容許我們的.要求就亂發脾氣啦,讀了英雄們的故事,我覺得真不應該。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從小立志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立者和接班人。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學習上,生活上,要發揚紅軍戰士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學習,張大報效祖國。

長征讀后感13

  暑假,我讀了毛主席的詩詞《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我細讀了幾遍,但還是不太明白詩詞的涵義,便讓爸爸給我解釋一下。爸爸想了一下說:“既要讀萬卷書,更要行千里路。書不但要在紙上讀,還要到實地去讀,實地去看,實地去聽,實地去感受,才會有更深的體會。”

  于是,我們父女倆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于20xx年7月15日,踏上了重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的征程。我們從紅都瑞金出發,經過江西、湖南、貴州、重慶、四川、甘肅、陜西六省一市。途中,我們攀登蜀山秦嶺,穿越海螺燕子,“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上冰川,下峽谷,終于在20xx年7月28日勝利到達革命圣地延安。

  一路上,我們有烈日下的暴曬,有大雨里的行進,有寒風中的攀爬。一路上,我們吃過難以下咽的行軍簡餐,忍受了三日沒法洗澡的無奈,挨過了二十多個小時的.通宵火車。一路上,我們出入過有野獸出沒的危險路段,行走過滑坡塌方的泥濘山路,登攀過令人仰止的高山。一路上,我們有饑寒交迫的囧途時刻,有喘不過氣來的高原反應,有發燒拉稀的身體不適,有延安保育院的熱淚盈眶……

  但這一切,所有的一切,和當年紅軍在萬里長征中所遇到的艱難險阻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我和爸爸站在高山之巔,望著已變成青山綠水的黃土高坡,一起大聲朗誦著毛主席的這首《長征》。這不禁讓人頓感意氣風發,心曠神怡。

  爸爸略顯激動,滿懷豪情地對我說:“長征,長征。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一次自我的長征。不管未來的道路有多么的曲折坎坷,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我們就能勝利完成自己人生的長征。”

  “是的,爸爸。”我在心里默默地說:“你常對我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也記得你跟我說過的許多先前被人極為不看好,但最終卻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人生故事。現在,就是現在,讓我們為各自的理想,一起長征吧!”

長征讀后感14

  今天翻開語文書,又看見了,《長征》這篇課文.我又認真的看了一遍.情不自禁的感到紅軍的偉大.

  長征,這震驚中外舉世皆無的兩萬五千里的軍事長征,是中國紅軍的戰略大轉移。中國工農紅軍長驅二萬五千余里,縱橫十一省。長征途中,天上有敵人飛機轟炸,地下有敵人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

  還有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五嶺、烏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險的阻隔,這些艱難困苦是常人不可攻破的.而紅軍卻不以為然.只當高低起伏,連綿不斷的五嶺山脈是翻騰著細小的波浪,把高大雄偉,氣勢磅礴的烏蒙山是腳下滾動的小泥丸.這是何等的樂觀主義者精神呀!

  長征中沒有食物,紅軍們只能吃樹皮,草,野菜,皮帶,多么艱苦呀!更慘的是,在爬雪山時,有些戰士還穿著單衣,狂風怒吼著,雪花飛舞著.不少戰士默默的倒下了.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好,這樣還得行軍打仗,多辛苦呀!就這樣,他們也不怕,勇敢的戰斗著.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強渡大渡河……哪個戰戰役不是紅軍用鮮血和生命奪來的.他們的鮮血灑在了祖國江山下.他們圖的`是什么?全都為了我們,為了他們的子孫后代.我們今天為什么能坐在這么光明的教室里,過著這么美好的日子?是那英勇的軍人.是那死去的紅軍們用鮮血和性命換來的.

  而我們卻一點也不珍惜,天天得過且過.每天腦子就是怎樣能玩上電腦.玩什么.一點也不想想如何學習.這樣對得起誰呀!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學習,來報答他們.

長征讀后感15

  長征途中有不少驚心動魄的戰役,過大渡河便是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今天我讀到的《長征的故事》,其中就有關于紅軍強渡大渡河的篇章。

  大渡河,自古以來水勢兇猛、天險據守,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都望而生畏,太平天國石達開更是在此處全軍覆沒,兇險可見。1935年5月23日,紅一團接到強渡大渡河的命令。作為唯一的渡河點,安順場只有一條船,有兩個連的敵人把守,對岸還有一個團的敵人兵力和機槍大炮。面對強敵和天險,加上渡船稀缺,渡河的難度可想而知了。要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不僅要不畏艱險、機智勇敢,更要依靠堅定的決心和意志,一往無前。

  一天晚上,戰士們悄悄來到安順場,利用夜色掩護,迅速控制了哨崗。駐扎敵人聞風喪膽、慌忙逃竄,天還未亮,戰士們便拿下了安順場,成功奪取了那條唯一的渡船。隨后,17名戰士組成突擊隊,分兩批強攻渡河。冒著槍林彈雨,迎著驚濤駭浪,他們飛一般地沖向對岸。沒有上山的路,就拽著樹枝藤蔓,徒手攀爬,迂回登岸,成功占領了渡口,為紅軍打開了北上的通道。

  陡峭的山崖、湍急的水流,重兵把守、重炮封鎖,沒有擋住紅軍前進的步伐。他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這不正是長征精神的生動展現嗎!奇兵突襲、尖兵突擊,臨陣應變、決策果斷,打得敵人倉皇逃竄,不正是長征勝利的堅強保證嗎!

  大渡河之戰是偉大的一戰、成功的一戰。紅軍戰士用頑強不屈的行動、不畏犧牲的精神,完成了“開辟長征生命線”的光榮使命,實在讓人敬佩。

  細細回味大渡河戰役中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想想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遇到一點挫折就開始畏縮后退的`軟弱表現,心中十分愧疚。記得有一次數學考試我考了89分,面對成績退步,我居然放聲大哭。讀了長征的故事,對照戰士們勇敢的表現,可真慚愧呀!

  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我們雖然不再需要面對戰爭的考驗,也無法親身經歷萬里長征的艱辛,但這不代表我們不需要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和平年代,我們一樣要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勇敢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如果連輸掉一場比賽,一次考試沒考好都不能接受,又怎能面對未來工作中更大的困難和挫折呢?!

  長征精神需要不斷發揚光大,需要新時代賦予其新的生命和內涵。閱讀長征故事,傳承長征精神,發揚優良傳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長征讀后感】相關文章:

長征的作文03-11

長征的詩詞01-20

長征詩詞05-16

憶長征作文01-14

我的長征作文01-05

長征的路作文01-06

長征魂作文01-27

[集合]長征的詩詞01-20

長征教學反思07-06

[優選]長征詩詞05-1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 亚洲乱码AⅤ日本电影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