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萬歷十五年》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萬歷十五年》是一部值得我們深入閱讀和思考的歷史著作。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歷史,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為我們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啟示。
《萬歷十五年》是明朝歷史學家黃仁宇的一部著作,通過對萬歷十五年(1587年)這一年的歷史事件進行深入剖析,揭示了明朝晚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問題。那時年僅9歲的朱翊鈞坐上了龍椅,次年改年號為“萬歷”。萬歷皇帝年紀雖小,卻懷有遠大的治國抱負,渴望有朝一日在朝堂上大展拳腳。為此,他勤奮學習、克己復禮,凡事都聽從首輔張居正的教導。而張居正死后,他逐漸一改往日作風甚至到后來萬歷十五年起,他近30年不上早朝,也不見群臣,終日在紫禁城郁郁寡歡,明朝也就此由盛轉衰。消極抵抗的萬歷皇帝給后人留下了千瘡百孔的江山和搖搖欲墜的朝廷,也難怪作者黃仁宇會說,從此刻起,大明帝國走向滅亡。讀完這本書,仿佛看到了一場極致絢麗的煙花在中途戛然而止。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看到萬歷十五年的歷史,我也反思到自己的工作上。國家是個大集體,而高鐵團隊同樣是個小集體,管理朝政會遇到種種困難,而遇到困難時如果像萬歷皇帝一樣有始無終,遇到困難便消極怠工,是必然不能將本職工作做好的。在高鐵工作中也同樣會時常發生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件,如乘客投訴、安全事故,但面對這些不如人意,我們要做的是詳查原因,總結經驗,進而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提高我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不是觸之即退,止步不前,敢于面對是我們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作為一名列車長,我在剛剛任職時就常被提醒--婆婆嘴,火箭腿。在日常工作中,列車和班組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作為列車長要能處理好這些事情,對旅客、對職工都要能不厭其煩地解疑釋惑,團結好所有力量,拉近班組與旅客的距離,完成好每一次運輸任務。生活中注意關心愛護職工,適時了解他們的困難和心理狀況,及時進行調節,還要從思想上調動團隊工作的積極性,面對處于后進期的班組,可以團建拉近距離,嚴管提高能力。
中國鐵路穩定快速地發展是我們每個鐵路人的職責,面對自己的職責,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望而興嘆,作為高鐵的一線人員,直接接觸旅客的一線工作者,我們更要抓好基礎,盡自己最大努力給旅客帶來最好的出行體驗,維護好高鐵形象,為高鐵發展出一份力!
【讀《萬歷十五年》有感】相關文章:
讀《萬歷十五年》有感02-16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2-29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2-30
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02-16
《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02-28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02-13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9-01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2-27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