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寬容》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寬容》讀后感1
讀了<<寬容>>這本書,使我不得不驚嘆于房龍超人的見解,他的思想真是人類史上一朵偉大的奇葩,讓我對真理有了真正的了解。它是一本關于時代進步及思想斗爭的一本書,我只能夠這樣描述,因為題目所謂的寬容,并不是我們生活中普遍認為的寬容,可以這樣說,我們生活中的寬容只能當作一個微觀定義,而房龍所謂的寬容,而是跨時代的,是普通人無法想到的。
一個時代,必定有這個時代人們的思想,這種思想也許在作者那個時代有著強大的根基,但是卻未必能博得廣大人民的贊同,守舊就是當時的一個思想,現在看來是多么腐敗的一個思想,但在當時的封建時代確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正統思想。再比如說,神是封建時代的領袖,人們極其信奉神,但是它其實不存在,只不過是歷來的信仰罷了,如同蘇格拉底的時代,百姓非常信奉天神。而他否定神,對傳統習俗嗤之以鼻,他相信人的命運是崇高的,并且掌握在自己手里。這當然引起統治者的不滿,當法庭審判的時候,他們要求蘇格拉底停止他的“愚昧”言論。他堅決拒絕,于是他被判死刑,永別了世界。
但是房龍覺得他的.犧牲是值得的,我亦如此認為,他為真理獻身,真理是永存的,他的做法令真理向人類走近了一步,人類思想也因他而改變,雖然不是很快,但像他這種崇尚真理的人一定會像他一樣,讓真理現身。相反,如果沒有這種人,那么情況又會如何?也許我們今天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時代,這不是夸張,只是假設,來論證寬容的重要性罷了。
作者期待寬容,他期待時代能寬容所有的真理乃至更廣義的思想,這樣時代才能進步。而一味地遵循前人的規則,我們必然沒有出路。所以一個進步的時代,肯定有寬容的存在。相反,一個永遠守舊的時代,寬容即便是有,也是轉瞬即逝的。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是在不斷進步的,那么讓這個美好的時代更美好,豈不是得多點寬容?
《寬容》讀后感2
《寬容》是荷裔美國作家房龍的一部名著。他堅信“寬容一統天下的日子定會到來,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進步”。思想的束縛、種族的歧視等等,都在呼喚寬容,我們渴望那和平安詳的日子,但我們同樣要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負責,必要的時候決不能“寬容”地得過且過,將寬容發展成為漠不關心,那恐怕才是最大的災難!用客觀的態度去看待人生,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寬容會讓你平和安詳,而發展中的不寬容會促進社會的進步,無論過去、現在、將來,二者都需要存在。作者用極其輕巧的文字撰寫通俗歷史著作,細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倡言思想的自由,主張對異見的寬容。故去的歷史人物變得鮮活,帶領我們神游歷史,探尋人類精神不寬容的根源。在崇尚知識和理性的時代,人類更要學習寬容。
房龍在書中要說的道理很簡單,可以引用他自己的一段話來說明:“大凡為寬容而戰的人,不論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點是一致的:他們的信仰總是伴隨著懷疑;他們可以誠實地相信自己正確,卻又從不能使自己的懷疑轉化為堅固絕對的信念。”房龍最反對的是世俗全力和精神信仰結合后施加給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體上的暴政。
今天看來,“寬容”這個話題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宗教本身,而成為人類精神層面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現象,諸如出于懶惰的不寬容,出于無知的不寬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寬容等等。
房龍先生堅信“寬容一統天下的日子定會到來,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進步”。思想的束縛、戰爭的暴虐、種族的歧視等等,都在呼喚寬容,我們渴望那和平安詳的日子,但我們同樣要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負責,必要的時候決不能“寬容”地得過且過,將寬容發展成為漠不關心,那恐怕才是最大的災難!用客觀的態度去看待人生,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寬容會讓你平和安詳,而發展中的不寬容會促進社會的進步,無論過去、現在、將來,二者都需要存在。
【《寬容》讀后感】相關文章:
寬容02-17
寬容的論據06-06
寬容作文02-18
寬容的句子02-11
學會寬容02-17
寬容的作文12-29
寬容的作文12-11
寬容的說說01-07
寬容讀后感01-29
《寬容》讀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