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書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蟲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昆蟲記讀后感1
《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他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他出生于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一戶農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十分著迷,后來他用了大半生的時間編寫一部世人皆知的巨作——《昆蟲記》。
《昆蟲記》主要寫了法布爾對一百多種昆蟲的`觀察日記!独ハx記》分為二十五章,每一章都有十到十五卷,每一卷都講述了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
有許多昆蟲的本能特性讓人們獲得了許多啟發。人類根據蜻蜓和鳥類能飛行的特點,制造出了飛機,根據蝙蝠能夠黑暗中不迷路的本能,從而研發出了雷達。
昆蟲也有許多美好的寓意。蟬只飲用露水和樹汁,加上其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著圣潔、純真、清高。蜜蜂日夜不息地采著花粉、花蜜,象征著勤勞肯干。
我讀了這本書,可以看出法布爾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對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他把一個個微小,微妙的昆蟲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了《昆蟲記》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真實、細微、詳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和特征。它是一部永垂不朽的傳世佳作,是法布爾用他畢生的精力換來的,我們也要像他一樣,細致的觀察身邊的事物和探索奇妙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讀后感2
小朋友你知道嗎?在奇妙的大自然里會歌唱的昆蟲有很多,比如蜜蜂、蟋蟀、蟈蟈和蒼蠅,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法布爾《昆蟲記》里的用生命歌唱的蟬。
七月中旬,太陽毒辣的炙烤著大地,纏蟬無休止地發出,“知了知了”的歌唱聲。兩個星期后,辛苦的雌蟬就要當媽媽了,它一次可以產卵300到400枚,你是不是羨慕蟬寶寶們有那么多兄弟姐妹?我告訴你,這些卵到最后能存活下來的是非常少的,它們要經歷大自然層層考驗,還要躲避天敵的殘害。秋天它們就變成了麥子般的金黃色。這些小家伙等到了冬天,找一塊松軟的土地藏身其中,再經過四個春秋的漫長的等待,最后鉆出地面,迎接在陽光下的那一個多月的歡唱,這就是蟬的生命。
蟬的一生雖然短暫,卻感人又勵志,簡直就是用生命在歌唱啊!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聽老師說舊社會的`中國就像是在地底下漫長等待的蟬,那時候的中國人民弱小無助,經常被外國人欺壓,但是中國人民不放棄,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終于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迎來了自由的。生活。
我以前總覺得夏天的蟬很吵,當我看完這本書后,我非常佩服蟬,我明白了,我們必須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的活出自己最精彩的樣子。
昆蟲記讀后感3
讀完《昆蟲記》已是傍晚,合上書,心情無比激動。閉上眼睛,腦海里便會不由自主的浮現出各種昆蟲的畫面。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記錄了作者畢生的研究成果,還融合了作者自身對人生的感悟。整本書的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用人性的眼光觀察昆蟲的習性,把昆蟲的世界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人類們的面前。
其中描寫螳螂的情節最為最精彩。“但那個可憐的`蝗蟲移動到螳螂剛好可以碰到它的時候,螳螂就毫不客氣,一點兒也不留情地立刻動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擊打那個可憐蟲,再用那兩條鋸子用力的把它壓緊。于是,那個小俘虜無論怎樣頑強抵抗,也無濟于事了。接下來,這個殘暴的惡魔鬼勝利者便開始咀嚼它的戰利品了!
這個片段是對螳螂的動作描寫,生動形象的為讀者展現了微小的昆蟲世界中的一幕,螳螂的英勇兇猛淋淋盡致的表現在我們面前。
讀了這本書,我體會到了法布爾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對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的人。通過詳細的觀察與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昆蟲的世界。生活中,我們也要像法布爾一樣,做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
昆蟲記讀后感4
今年暑假,我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這本書中所介紹的昆蟲大多數都是我們所熟悉的,有織網的天才蜘蛛,大自然的歌唱家蟋蟀,自食其力的蟬,熱愛集體的松毛蟲,而它們無一例外都是法布爾的“朋友”。
在這本書中,每個動物都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松毛蟲。松毛蟲是集體生活,松毛蟲長期在松樹上盤踞,一起修筑“帳篷”,一起排隊去吃松針,以至于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規則,他們團結友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毛,來為孩子做外套,擁有“蟲蟲為我,我為蟲蟲”的生活信條。就像歌德所說的:“單槍匹馬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但是松毛蟲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行為死板,即使它們身處困境,忍饑挨餓,它們仍然墨守成規、日復一日地沿著固有線路,它們不害怕冒風險,也不畏懼路途艱難,卻始終沒有開拓創新的意識和勇于嘗試的想法。
為了了解昆蟲們的.真實生活,法布爾用盡各種辦法去接近它們,去觀察記錄它們的巢穴、捕食、休息等活動規律,詳細地記錄觀察到的每一個細節,給我們展示了充滿童趣的昆蟲世界,這種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是我們學習中必須所具備的。
昆蟲記讀后感5
以前覺著蟲子毛絨絨的,非常的可怕,而且時不時的在你面前飛來飛去,真的很煩。但是,現在看了《昆蟲記》以后呀,我覺得蟲子非?蓯,但也有些蟲子,還讓我憤憤不平。
大家都聽說過螞蟻和蟬的寓言吧!里面講述了蟬在春夏秋都在歌唱,沒有去采摘食物,到冬天,就去搶螞蟻的食物。然而,經過法布爾的觀察,證明了事情并不是這樣的,真正的事實應該是螞蟻去搶蟬自己找到的甜汁。蟬會大方地抬起腳,讓它們進去吸甜汁,可它們得寸進尺,它們堵在井口旁,有的`死咬著蟬的腳不放;有的抓著蟬翼,趁勢爬上蟬背,抓撓著蟬的觸角;還有的咬著蟬的細嘴,拼命往外拽。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螞蟻的丑惡,這使我現在看到螞蟻,就想踩死他們。
而這種內心非常丑惡的昆蟲還不止螞蟻,還有雙翅目昆蟲。雙翅目會把自己的孩子產在隧蜂媽媽的孩子旁邊,而雙翅目的孩子會把隧蜂的孩子吃掉,天吶,真是一個丑八怪。書上寫的都想讓我去把雙翅目幼蟲給一巴掌拍死。
這位法國作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讓我贊嘆不已,里面的故事更是讓我大吃一驚,平時我們看著和善的螞蟻、螢火蟲都是殘忍的搶奪者和食肉者。讀完這本書,我們喜歡上神秘的大自然,也了解了更多的昆蟲知識!
昆蟲記讀后感6
讀完《昆蟲記》,我的心情特別興奮,腦海中總是會浮現著很多昆蟲的畫面,就想放電影一樣。
因為三年級下冊的課本里面就有一篇作者法布爾的課文《蜜蜂》,我特別喜歡,所以就讓媽媽查閱了一些關于作者法布爾的信息。我了解到,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科普作家,為了探究昆蟲的生活,他投入了一生的精力去研究,在自然環境中不斷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和生活習性,并寫了這部《昆蟲記》。
如果說思維是地上最美麗的花朵,那探索精神就是其中最燦爛的,我們都要學習法布爾這種不斷探索求新的勇氣和毅力。
在這本《昆蟲記》里,有一種昆蟲讓我記憶特別深刻,那就是螳螂。螳螂的外表看上去十分美麗,身材纖細,體態優雅,身穿淡綠色的'外衣,托著輕薄如紗的雙翼,它的頸部是輕柔的,頭可以朝任意方向自由轉動,它甚至還有一個精致的面孔。但是不要被它的外表所欺騙,在螳螂優雅的身體上,卻生長著一對極具殺傷力和進攻性的武器,螳螂的小腿上也有兩排鋸齒,這種鋸齒可以輕易的重傷對手,達到捕獵的效果。
通過閱讀《昆蟲記》我才發現,世界還有那么多神秘而且我不知道的昆蟲,所以我要好好讀書,多積累知識,因為世界太大了。
昆蟲記讀后感7
這幾天我迷上了一本書——《昆蟲記》。這里面有許多關于昆蟲的知識。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有蝗蟲。一般人都會認為蝗蟲是害蟲。但是在《昆蟲記》里,作者卻說說蝗蟲不但不是害蟲,還是富有犧牲精神的益蟲。我覺得挺奇怪的。原來蝗蟲還是火雞的食物。而且蝗蟲還富有營養,是人類餐桌上的美味。
讀了蝗蟲,我知道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要客觀公正的看待問題。
我還了解了關于狼蛛的知識。狼蛛屬于蜘蛛的'一種,但它是有劇毒的。不過狼豬雖然有劇毒,但卻是非常稱職的母親。狼蛛一次性可以產下200多只小狼蛛卵。這些小狼263蛛孵化出來會在媽媽的背上待五六個月才能獨自生活。真想不到這么兇惡的家伙竟然是一位溫柔慈愛的母親,她對待孩子十分的細心,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
在《昆蟲記》這本書里,我還知道了原來那么美麗的蝴蝶壽命卻很短暫。大孔雀蝶是歐洲最大的蝴蝶。他們的一生非常短暫。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尋找配偶。雄大孔雀蝶,為了尋找美麗的雌大孔雀蝶,不辭勞苦,竟能從千米之外飛來。他們這種不屈不撓的毅力,真是讓人敬佩。
這本書字里行間都充滿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也讓我了解到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
【昆蟲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昆蟲記讀后感07-13
昆蟲記經典讀后感12-24
《昆蟲記》讀后感12-19
昆蟲記的讀后感07-02
《昆蟲記》讀后感06-02
讀后感昆蟲記01-23
《昆蟲記》經典讀后感01-16
《昆蟲記》讀后感11-25
《昆蟲記》的讀后感02-04
【經典】《昆蟲記》讀后感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