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奇跡》讀后感
《奇跡》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4-09 11:10:06
  • 相關推薦
《奇跡》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奇跡》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奇跡》讀后感1

  我第一次聽這本書是高高老師的直播間,但是自己真的堅持了很久的早起,尤其是有了大寶之后我開始朗讀國學經典,老師講到一定要早起,對身體有諸多好處,早睡早起身體好是有科學道理。

  我現在早上起來都是非常忙碌的,朗讀英語,運動,閱讀書籍等等。

  我看到這本書的作者經歷了車禍,經歷了工作失敗,負債累累,對他自己打擊很大,可是后來他開始改變,決定6點起床,做了很多動作,比如冥想、自我激勵、寫日記、閱讀和晨練!列出清單,第二天就開始行動,每個動作控制在5—10分鐘!這樣就多出一個小時。不僅壓力變小了,精力充沛、頭腦清醒、專注度也大大提高了!更能輕松的設置目標、制定策略和執行計劃!在執行“神奇的.早起”計劃兩個月的時間,作者的收入遠超以前。

  我們需要改變思維:過去不等于未來。你要進行自我激勵,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你有能力實現自己的愿望。

《奇跡》讀后感2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奇跡》。

  這本書主要寫了:邁克得了重病,要動手術,他姐姐聽媽媽和爸爸討論用奇跡來救邁克的病。然后,朱莉亞姐姐拿著僅有的1元錢去買奇跡。她跑到超市,一位穿著很體面的人給了朱莉亞姐姐這個奇跡,把邁克的病治好了。

  朱莉亞姐姐為了救弟弟花了僅有的`一元錢去買奇跡,她真的買到了一個奇跡,醫生僅收一元治好了邁克,難道這不是愛的力量嗎?

  社會上,也有一些很有愛心的人。比如,譚千秋在地震中,他發現有幾個孩子躲在講桌下,然后,老師張開雙臂把身子撲在講桌上面,那一塊塊重重的石頭壓在老師的身上。戰士們和同學們一起把譚千秋老師救出來的時候,他已經死了。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怕犧牲,讓別人獲得快樂。

  愛是那么的偉大啊!它像還那么深,像山那么高。讓我們向那些充滿愛的人學習那無私奉獻的精神!

《奇跡》讀后感3

  《奇跡》這篇文章很讓我感動。這篇文章寫的是,一位叫朱麗莉亞的小女孩為了救重病的弟弟,花了一塊錢買回了“奇跡”,果然,得了重病的弟弟好了起。

  這篇文章寫到了,她牽起了弟弟的小手,他滿是汗水的手指求救般地抓住了她的一根手指頭,朱莉亞安慰了一下弟弟。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了弟弟被病痛的折磨非常痛苦,這是弟弟在向姐姐“求救”。我對這句話的'體會是弟弟得了一種重病,姐姐去安慰她。姐姐去錢罐里拿了一塊錢去一家超市買一個奇跡。我們都知道愛是無私的,我們都知道有好幾起事故,都是可以充滿愛,比如:一個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車,誰會經這位老奶奶讓一個座位呢:現在這個世上,許多人的愛都從自己的心中消失了。比如:一個老人被一輛車給撞了,許多人都裝作沒有發生什么事情,快速地就走了過去。沒有人去把這位老人給扶了起來。

  我們要做好事,多做好事。

《奇跡》讀后感4

  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她的小弟弟病的'非常厲害可是父母沒錢給弟弟治病,父母說只能等待奇跡于是她便拿出自己積攢的一枚五十美分的硬幣去了藥店去為他的小弟弟買奇跡。小女孩兒的信念,打動一位衣著考究的紳士,這位紳士就是著名的精神外科醫生卡爾頓-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被小女孩兒的精神感動了,免費為小女孩兒的弟弟,菲利斯做了手術。弟弟得救了。事后媽媽問小女孩兒,你買的奇跡多少錢?小女孩兒笑了,她說:50美分加上一個小女孩兒的堅定的信念。讀完后,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管什么難題堅定的信念,一定能通過難關,不要放棄,因為辦法總比問題多。

《奇跡》讀后感5

  一個暑假,我一口氣讀完了《奇跡男孩》這本書,這本書是著迷作家帕拉西奧寫的,是由雷淑容翻譯的。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天生面部畸形的孩子叫吉奧和他的朋友們發生的故事,因為吉奧臉上有缺陷,從小動了27次手術,讓他沒有上小學,臉上也留下了很多疤痕,中學期間,很多同學很害怕他,不想和他交朋友,讓吉奧很自卑。但是吉奧用自己優異的成績,堅強的毅力,文明的'素養以及善良,守信改變了別人對他的看法,朋友也越來越多,從而讓他更有自信,當然這其中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看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你要讓別人認可你,成為你的朋友,不是因為你的長相,而是在于你的內心必須足夠的樂觀,堅強,樂于助人,文明守信。

  整本書我里最喜歡奧吉說的:“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應該獲得一起全場起來,鼓掌的機會,因為我們都勝過了這個世界”這句話告訴我,不管什么人,必須通過足夠的努力去獲得一次大家的認可,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自信去獲得更大的勝利。

《奇跡》讀后感6

  讀了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魯濱孫漂流記》,我感受到了魯濱孫頑強生存與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周易》里講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魯濱孫就是這樣的人,他整整在海島上待了28年!不是28天。在這么多年中,他竟在海島上搭起了房子,種稻谷做面包,救并教化了一個野人。若是換了另外的`人,肯定會感到無助、可怕,甚至可能因為不知道怎么找食物而餓死,而不是像魯濱孫那樣,有規劃的圈養羊群……

  魯濱孫不僅堅強,還十分的達觀。在苦悶的海島生活中,他還會飼養鸚鵡、貓、狗等動物來解悶,為保證自己不會忘記日期,他將日期刻在柱子上,還將自己在海島的好與壞列下來加以比較……這無一不說明了他的理智是多么強大。

  勇于行動,勇于追求,不畏艱險,這就是魯濱孫,他是一個生命的奇跡!

《奇跡》讀后感7

  《奇跡的名字叫父親》是我在主題叢書上最喜歡的一篇文章。

  它講了1948年,在一艘橫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小女兒,去和美國的妻子會合。海上風平浪靜。一天早上,父親正在艙里用刀削蘋果,忽然,船劇烈搖晃起來。父親摔倒了,那把刀無比精確地洞穿了他的心臟,可他每天都和往常一樣為女兒唱搖籃曲,清晨替她系好美麗的蝴蝶結,帶她去看大海的蔚藍,就這樣持續了三天,孩子安全到達目的地,父親去世了。支撐他活下來的.信念就是——他是一個父親!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感慨萬千。這讓我想起了對父親的贊歌“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撫摸你的雙手,我摸到了艱辛。” 有人說“父愛如山”,那份粗中有細的厚愛重得足以讓我們震撼;也有人說“父愛如茶” ,細細品嘗方知苦澀中透著甘甜。”

《奇跡》讀后感8

  摘抄:這時,霍去病晃著銅錢,一把撒向空中,12枚銅錢嘩嘩地落在地上。士兵們紛紛看去,12枚銅錢都是正面的。大家睜大了眼睛仔細看,真的都是正面。★(寫出了士兵們不相信12枚銅錢都是正面,表示震驚)士兵們跳了起來,歡呼著:“我們一定會贏,老天保佑我們了!”

  霍去病拾起銅錢笑著說:“好,天意不可違,那還等什么,拿出我們的全力,我們一定會沖出去的。各位,鼓起勇氣,我們沖啊!”★(寫出了軍隊經過這件事,有了信心和勇氣)就這樣,霍去病率軍以少勝多,奇跡般戰勝了強大的.敵人。

  感悟:拋起的12枚銅錢都是正面的,表面上看去,是上天的安排。這次戰斗的大獲全勝,讓所有的士兵都認為是上天的安排和保佑。實際上,上天助自助者,只有自己有信心戰勝困難,才能創造奇跡。

《奇跡》讀后感9

  故事中的裴心瑜從北方到深圳的表姐家過寒假。她很愛較爭,很愛生氣。自從對面窗戶的男孩周一扔了一包涼果 到她家以后就一直跟他較爭。“為什么沒有橘汁,為什么便利店叫士多,為什么,為什么……”到了后來,她車費不夠,早餐沒了,都是周一幫的忙。她漸漸覺得周一還是一個不錯的人,覺得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然后慢慢的`改掉自己的壞脾氣,懊惱吞進肚子,微笑掛在嘴邊。因為周一的包容和耐心,改變了 裴心瑜的心態和性格。

  裴心瑜說的話讓我記憶深刻:“為什么不記得?我還記得你們家的涼果店,還記得你幫我付過車費,還記得我們因為龍眼和桂圓發生過爭執,我聽不懂廣東話,也不知道士多就是便利店……”

  朋友之間要互相寬容,互相安慰,互相幫助,耐心的傾聽,認真的回答,熱心的幫助,用心的了解。

《奇跡》讀后感10

  《奇跡的價格》是寫一個叫苔絲的小女孩,8歲就很懂事了。有一天聽到爸爸媽媽說弟弟病的很重,家里很窮,沒有錢,只有做手術,才能保住弟弟的性命,但是手術的費用非常的貴,傷心的母親只能盼著奇跡的出現。懂事的苔絲把自己積攢的錢都拿了出來,還很仔仔細細的.數了三遍,就向藥店走去。在藥店里苔絲把弟弟的事情說給藥劑師聽,最后苔絲給藥劑師說要買奇跡?藥劑師的弟弟,是位著名的醫生,他幫助了苔絲一家人,免費為苔絲的弟弟做了手術,弟弟的病好了。

  苔絲很勇敢,也有執著的信心,表現出了對弟弟的關愛。還有醫生幫助和無私的愛心,一起創造出了奇跡。

《奇跡》讀后感11

  我讀了一篇文章,叫《生命奇跡》,它我明白了,母愛是最深的、最廣闊的、最無價的。

  這篇文章介紹了母親絕癥,不孩子參加高考,母親隱瞞了她的病情。但兒子高考了,母親教育兒子,重新復讀了一年。當兒子的通知書送來時,她喜極而泣,但她再站。醫生說,她能兩年,生命的奇跡。

  文中的母親是的,的頑強,的無私啊!她兒子能安心參加高考,沒把病情人,包括的.兒子;攢錢供兒子讀書,她拒絕醫生化療的建議,每天辛苦工作。這難道個而頑強的母親嗎?

  在生活中也有母愛的感人事件。母親在地震來臨時,她用的身軀,擋住了掉的磚瓦,卻保護了她的孩子。她在死,還強忍著疼痛,在手機里留了短信,孩子的懷里。當孩子救時,那母親死了,而那條短信感動了在場人,感動了讀者,也感動了我。

  母親的,她們對是的無私,她們的事跡感人。母親是天最的,是永恒的贊歌!

  母親為我做了多,以后,我要好好對待母親,孝敬母親!

《奇跡》讀后感12

  今天,我讀了一篇《每一個母親都能創造奇跡》的文章,深受感動。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位高一米六,重80公斤的婦女,在她55歲那年,她的`兒子得了肝病需要及時換肝。母親為了把肝換給兒子天天跑步。可當她去換肝時兒子已經去世了。后來在一次長跑比賽中得了冠軍。

  當我讀到母親天天晚睡早起跑10公里時,深深地感受到母親那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讓我贊嘆不已。我想:啊!母親真愛自己的兒子呀!為了兒子不惜一切代價,堅持著。可我呢?好多事情都不能堅持,比如說體育課上吧,還沒跑到一圈就已經躺在了跑道上;數學課上一道難題難住了我,我就不動筆也不動腦趴在桌子上等待答案公布……嘿!我真該向這位母親學習,以后不管遇到怎么艱難的事我都要堅持堅持再堅持,等到完成了為止。

  啊!母愛的力量可真大呀!

《奇跡》讀后感13

  本書作者運用其對東方哲學和宗教的深厚背景,告訴讀者創造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新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必須要探索自己的`內心,相信自己的直覺,如此便可獲得人生以及生命的真諦,我們的生活會因此修行而發生巨大和意想不到的變化,我們的內心會被平靜、喜悅、豐富所充滿。

  除了理論分析外,本書每章結尾還有冥想的練習,通過這些練習,我們可以逐漸找回自我,讓自己生活在光亮中。

  嚴格說來,這本書比《秘密》、《力量》更具有操作性,書里有提到練習,理論+實際

《奇跡》讀后感14

  內容:

  五歲的弟弟生病了,必須開刀,可是由于家境貧困,所以不能讓弟弟受正規的治療。一天,哥哥從媽媽的禱告中得知只有“奇跡”才能治療弟弟。因此哥哥帶了他所有的`財產六百元跑到十里外的藥店去買“奇跡”,可是老板告訴它沒有賣“奇跡”這種東西,后來,一位外科醫生被哥哥給感動了,于是他親自開刀,治好了弟弟。

  心得:

  “手足情深”這句成語,和這篇故事的內容十分貼切,由于哥哥希望治好弟弟的愛心感動了醫生,所以弟弟才能奇跡的獲救。從本篇故事中,我學習到了兄弟姐妹間應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家庭的氣氛才會和諧、融洽。

《奇跡》讀后感15

  上學期展出讀書筆記,可以挑選一本書。在眾多可供選擇的書籍中,確定選一本與教育有關的,經再三斟酌,最終選擇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

  原因在于:首先自己也帶了班級。其次,翻看目錄,感覺是一位老師的.經驗介紹,有助于我們解決在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翻看此書,幾頁下來,就感覺很對胃口。雷夫是以長者的身份帶領著孩子走向人生的正途。像尋找第六階段: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想取悅某人,我要遵守規則,我能體貼別人,一直到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

  當一個人能達到第六階段時,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從雷夫的敘述中可以看出他就是這樣的人:會學習、善思考,不人云亦云,又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失誤。而“培養終身閱讀的孩子”“世界真美好”“火箭人”“藝術愛好者”“電影英雄”“行萬里路”等一個個故事或一種種具體做法的介紹,又讓我們感覺:作為雷夫的學生那是多么幸運。

【《奇跡》讀后感】相關文章:

奇跡優秀作文03-07

蝸牛的奇跡作文03-20

生命的奇跡作文03-02

生命的奇跡作文06-11

上帝的奇跡作文12-21

關于奇跡作文04-23

相信奇跡作文11-16

關于奇跡作文【經典】02-04

關于奇跡的作文02-04

愛的奇跡作文03-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一在线 | 亚洲国产二区综合 |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 乱子伦国产对白在线播放 | 色色激情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