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文脈》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初對余秋雨老師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視歌手大賽上,當時很多聽不太懂,只是覺得他出口成章,各種文學典故信手拈來,讓很多人崇拜至極。
后來,讀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讀懂了幾分他的苦心,他對于中華文化是如此的熱愛如此的維護,一心想推廣開來,可是在當今這個人心浮躁一心向錢的社會,他所做的就像是對著大海吶喊一樣,聲音被隱沒在海浪里了。但是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為民族文化吶喊,一起為保留我們燦爛的精華而吶喊,可能這些聲音就能匯聚成強有力的音符,能穿透海浪傳播到四面八方。
這
從《詩經》的吟唱開始,中國文化開始上路,歷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偉大的詩人和瑰麗的文學作品。首先,在先秦諸子中,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莊子、孟子;第二等級:老子、孔子;第三等級:韓非子、墨子。而余老師認為屈原是整個先秦時期的文學冠軍。漢賦的成就相對最弱,幸好還有占據歷史性學至高地位的司馬遷和《史記》。
魏晉文脈,分為三段,第一個在戰火硝煙中接續文脈的,是曹操。有很多成為熟語的詩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他用干凈樸素凝煉的筆墨,以開闊的氣勢來寫宇宙人生。第二段,是阮籍,嵇康兩人,真正稱得上魏晉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淵明,他以自己的詩句展示了最鮮明的文學主張,戒色彩,戒繁復,戒深奧,戒典故,并創造了一種以田園為標識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種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淵明為中國文脈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氣,潔凈之氣,淡遠之氣。本人也是最喜歡他身上這種悠然淡定的超然氣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榮,留下最壯麗的一篇。余老師心中唐代詩人的前四名,當屬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寫的好的當屬韓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脈的首席,讓給了蘇東坡,他是一個全才,詩、詞、文、書法、音樂、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詞作、散文、書法三項,皆可傲視千年。排在他后面是是辛棄疾、陸游和李清照。
及至元代,詩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戲劇的出現,彌補了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一個重大缺漏。關漢卿、王實甫的出現,讓中國可以立即在戲劇上與其他文明并肩而毫無愧色。明清兩代五百多年,中國文脈嚴重衰弱,還好有一部《紅樓夢》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著,慰撫了五百年的荒涼。
中國近、現代文學,成就較低。現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脈的也就是魯迅。
現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進中國文脈?余老師說,首先領略兩種偉大古代的偉大和國際的偉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創造未來。每個試圖把中國文脈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輕人,首先要從當代文化圈里逃出,濾凈心胸,騰空而起,靜靜地遨游于從神話到《詩經》、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學星座的蒼穹之中。
然后就有可能成為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和期盼者。
【《中國文脈》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文脈讀后感04-18
《中國文脈》讀后感03-22
偉大的中國精神——讀《中國精神》有感02-28
讀《走向世界的中國》有感:飛躍的中國06-09
鄉土中國讀后感06-10
《鄉土中國》讀后感08-18
中國智慧讀后感04-29
《感動中國》讀后感04-23
鄉土中國的讀后感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