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伊索寓言》,應該不陌生,小學課本里的《烏鴉喝水》、《農夫與蛇》等淺顯的寓言故事都來自于《伊》。它從來就不曾在我的書單上出現過,《一千零一夜》梁道長介紹它真是出乎我意料,一本兒童讀物而已,可以跟世界經典名著媲美?道長說:“我們時常記得中學、大學的老師,卻不會記得幼兒園的老師,他們的影響是意識最初最底層而深遠的!薄兑痢纷鳛閮和浀洌瑢Τ赡耆艘灿性⒁夂蜌。于是我買了,看完了所有充滿稚趣和智慧的小故事。
伊索這個人究竟存不存在呢?不重要,重點在于他對希臘人、西方世界的意義。伊索自身的故事是一個奴隸憑著智慧,一步一步往上爬最后終于翻身的故事。不僅在平民百姓中受歡迎,上層知識分子、權勢富豪也都喜歡,因為在階級分明的社會里,貴族之上還有貴族,官員之上還有高官,每個人都是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于是就都能認同底層之最伊索的故事。
同樣的文本,在不同時代和背景讀者的眼中,會有不同的解讀!兑痢防锟此朴性S多鼓吹奴隸道德的篇章,里面的動物順從暴力、強權與專制,但實際上當時希臘人的想法是將人與動物區分開的!叭耸抢硇缘膭游铩保茖У健叭耸钦蔚膭游铩,如果區分人與動物的是政治,那么這政治恰恰不是動物遵循的強權和暴力,而是公正的社會,人們追求的是以理服人。人在讀寓言里順從的、依仗暴力的動物時,會提醒自己,人和動物是不一樣的,是講理性的,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
也許公元前六世紀的希臘人過于理想和單純,因為現實中,人很不爭氣地配不上這個稱呼,還不如動物,虎毒還不食兒。號稱比過去幾十萬年都要文明的今天,身邊斷子絕孫的事卻不絕于耳,也許真的是“人之所以為人”。
【《伊索寓言》讀后感】相關文章:
伊索寓言好詞好句11-06
伊索寓言的教學反思04-22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06-12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01-03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01-11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02-04
伊索寓言是讀書筆記11-08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12-13
《伊索寓言》的教學計劃02-01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