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范文1
這個寒假里,我讀了著名的“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
小說中講了叔叔于勒的故事,一封來自美洲的書信,徹底改變了菲利浦一家對于勒的看法。當他揮霍掉自己甚至大部分菲利浦的財產時,他是“敗家子”、“無賴”、“混帳東西”,是“毫無用處的廢物”。而當于勒在信中說自己賺了錢希望日后彌補菲利浦的損失后,近搖身一變成了他們口中的“正派的人”、“有良心,誠實可信的人”。“等我們的好于勒回來,家里情況就會大大改觀。這一家子,總算出息了一個人!”母親這樣講。父親看到從遠處歸來的輪船時,總是滿懷希望地說:“嘿!如果于勒在船上,那多叫人驚喜啊!但是后來他們在輪船上發現,衣衫襤褸、又老又臟的老水手是于勒,翹首盼他歸來的心情一掃而空,罵他是“騙子”、“無賴”。連“我”因為他是親叔叔的親戚關系給他十蘇小費也受到責罵。最后,他們因為怕受到連累而匆匆離去。
讀完全文,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截然不同的態度。導致態度變化如此之大的“神奇”的東西是什么呢?金錢!他們用金錢和利益權衡了于勒和他們之間的親情和他的.品質。“禍星”“騙子”到“正直的人”“誠實的人”和后來又改為“無賴”的稱呼的巨大落差,能看出他們的膚淺和庸俗,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隨著于勒的財富而不斷的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他們自私貪婪的本性,文中還說“那個年輕人最終決定向二姐求婚,也是因為有一天晚上,我們給他看了于勒叔叔的那封信。”這也揭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金錢勢力統治下小資產階級的自私、虛偽,用金錢衡量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風氣。
文中的“我”給了窮老頭一百蘇銀幣和給于勒叔叔十蘇小費,說明“我”是很有同情心的,這也是在菲利普一家中唯一的一個正面人物。人間有很多東西都是金錢無法取代的:友情、親情、愛情、快樂……我們應該像文中的主人公“我”一樣擁有同情心和愛心,并且淡化金錢,不要被金錢所迷惑,用真誠的心感受人間美好的情感。
我不禁再次翻開書,翻到寫著“我的叔叔于勒”的標題那一頁。這篇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不良風氣和對小人物的無奈、同情的短篇小說讓我受益匪淺,我們應該珍惜親情、淡泊名利,對弱者擁有同情心,不被金錢和權利迷惑,腳踏實地地努力!
別人改變看法。沒有什么東西,是比良心更重要的。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范文2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國的“短篇小說之父”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講述的是一個炎涼世態下資本主義小市民家中發生的曲折故事。在這個拮據的家中有膽小懦弱的父親——菲利普;潑辣蠻橫的母親——克拉麗斯;兩個到了年齡卻遲遲未嫁的姐姐;及未時世事的“我”。但盡管如此,每逢周日,全家都要穿戴整齊去迎接家中曾經的敗家子,被送到美洲后偶然發財,寫信來說要補償父母當年損失的叔叔——于勒。于勒的信好比福音書,在看了這封信后,終于有人上門提親二姐,家人就匆匆把二姐嫁了出去。父母親高興的不得了,組織全家到澤西島旅行。途中父親看到有人優雅的吃著牡蠣,虛榮頓起,也故作大方請客吃牡蠣。走近一看,卻發現賣牡蠣的.潦倒船員像極了于勒!在小心翼翼的向船長打聽后證實了這個消息,父親嚇呆了,母親怒火沖天的步步指示:讓“我”把姐姐們帶回來,把牡蠣錢付清,她和父親躲到對面船頭去。我十分同情于勒叔叔給了他半法郎消費,并對父母不認親人的行為困惑不解……
金錢和地位對于大人真的如此重要,勝過血濃于水的親情?讀到這兒,心都不由寒了!不禁意間又聯想到另一個故事——
有個餓了好幾天的小乞丐在風雨中乞討,遇上了好心的多爾先生給了他一美元。他連聲謝過多爾先生后,轉身又消失在風雨中。過了一會兒后,多爾先生又在一家花店中遇上了那個小乞丐:他正掏出磨得亮晶晶的硬幣,買下一束菊花,并要求店員寫上“祝媽媽生日快樂”。多爾先生笑笑,沒有多想。在他回火車的路上,第三次遇上了那個小乞丐:在風雨中,他捧著那束菊花,莊嚴而莊重的向不遠前的那片墓地走去……多爾先生的視線模糊了……
我的視線也模糊了。兩個對比如此強烈,震動著我的靈魂。少年心才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最純粹的東西?長大后真情難道就要被抹滅?
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其實原本的'題目是“情僅存于”,但來回想想,實在不喜歡“僅”這個字,因為我希望情是共存的,存在于每個人心里……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范文3
又是一個美好的下午。
陽光慵懶地灑向大地,隱約有著一種迷人的美麗。在這樣的環境下看書,似乎十分愜意。我一個人靜靜坐在窗前翻閱著書本,驀地,一篇文章映入了我的眼簾。
是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
這是一部短篇小說,主要描寫了菲利普夫婦看了信后與見到他們的親兄弟于勒后的態度的變化,尖銳地指出了金錢能左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使是自己的親人也不例外。作者莫泊桑用了幾個司空見慣的人物、情節,來表現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主題,但卻表達得深刻而又形象,值得我們思考。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深切地體會到,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近年來,社會在飛速發展,由于環境的影響,大多數人的金錢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許多人在價值目標上出現了追求金錢的傾向。他們重實惠、實用而淡化理想追求,重物質價值而輕精神價值。要知道,金錢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價值觀、金錢觀卻是我們生活的導航。我們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如果每個人都把金錢放在第一位,后果將不堪設想。文中“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據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里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15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我們還應該明確一個觀點:金錢不是萬能的。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紙筆,但買不到文思;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錢可以買到獻媚,但買不到尊敬;錢可以買到伙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錢可以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實學;錢可以買到武器,但買不到和平;錢可以買到小人的心,但買不到君子的志氣。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正確地認識到“親情”。
人們常說,血濃于水,但在菲利普夫婦眼中,親情似乎是可以用金錢買來的。當于勒寫信告訴他們,自己已經很“有錢”時,他們便眾星捧月般地將他捧上天;而當他們親眼看見于勒現在困苦的遭遇時,菲利普夫婦就對他置之不理,甚至要躲開他。親情應該是無私的,應該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奉獻,感情是金錢換不來的啊!但到了菲利普夫婦眼中,親情究竟成了什么?
我合上書本,一個人靜靜思索著。或許,許多人都會在金錢和親情之間迷茫,但換做你,你會如何抉擇?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作文06-11
我的叔叔于勒作文(精選)01-09
《我的叔叔于勒》說課稿02-20
改寫《我的叔叔于勒》作文03-05
《我的叔叔于勒》讀書筆記12-12
《我的叔叔于勒》讀書筆記12-20
我的叔叔于勒讀書筆記03-10
我的叔叔于勒續寫作文02-28
《我的叔叔于勒》續寫作文03-02
我的叔叔于勒讀書筆記14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