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秦始皇傳》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寒假里,我閱讀了張分田編著的《秦始皇傳》,本書詳細的記述了秦王朝的歷史文化傳統,特別是秦始皇在位期間一系具有深遠意義的政治經濟,法律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工程軍事方面的成就,客觀的評價了這位千古一帝的功勛與不足,肯定了他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卓越地位。
在幾次閱讀后,我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出發,深刻的思考了秦始皇為何能在短短的實際執政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里建造了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完成華夏大一統。
秦始皇是我最景仰的古代人物,我認為它是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英雄。中國歷史悠久綿長,皇帝也多如牛毛,但是出類拔萃的只有可憐的幾位,多數屬于庸碌之輩,而我以為,除了秦始皇其余那些所謂明君圣主,沒有一個勝過他的,都是在他建立的政治基礎上做少許的修整,后輩的那些皇帝幾乎是完全的繼承了他的衣缽,可以說盡管大秦帝國存在的時間甚短,但也可以說一直存在下去了,只是朝號更換,本質上沒有變動,從這個意義上來來說,他不愧是始皇帝。
所謂“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秦始皇對中國進行了一定的改造,對中國人進行了改造。他領導的秦國正是一個厲行嚴刑峻法,限制官吏特權,實行一統的國家。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又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由于工程大多浩大,耗費人力物力巨大,所以得罪了六國舊貴族和百姓,自然留下了千古暴君的罵名,但實際上,秦始皇留下的卻是一個保護了中國農耕民族的軍事工程和一個近乎完美的政治體系。
秦始皇不是太殘暴而失天下,而還是因為太仁慈和信任這個官僚階層而失天下。他未能在統一之后及時的將李斯革除,從而釀成死后其叛變倒戈,未能扶立扶蘇,致使二世為趙高所用。而其因看中趙高的法律才識委以信任也是后患。所有的這些,都斷送了“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的夢,斷送了大秦帝國的前程。
作為一個普通人,對秦始皇的了解除了《秦始皇傳》,最早的印象是來源于初中的歷史課本,他是一位暴君的地位在我的心中曾不可動搖過,但在深入了解后,才發現他是一個剛毅堅韌,君臨天下的英雄,一個無人能及的英雄。
【讀《秦始皇傳》有感】相關文章:
讀《名人傳·貝多芬傳》有感01-28
讀《名人傳:貝多芬傳》有感12-19
讀《名人傳:貝多芬傳》有感(優秀)02-20
讀《名人傳·貝多芬傳》有感15篇[通用]09-19
讀貝多芬傳有感04-19
讀《貝多芬傳》有感04-29
讀《拿破侖傳》有感07-28
讀《岳飛傳》有感06-02
讀《悟空傳》有感10-02
讀《林肯傳》有感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