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裝在套子里的人》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裝在套子里的人》俄國作家契科夫著作,塑造出一個特點奇怪、性格孤僻的人物——別里科夫。
別里科夫之所以奇怪是他性格做事的與眾不同,他總是會給自己制造出相應的套子,哪怕是艷陽天出門他也總是穿著套鞋,帶著雨傘,他的雨傘、他的懷表等等一切一切都能裝在盒子中,坐馬車時要把車篷支起來,甚至睡覺時都要把自己蒙起來,他的物品在套子里,他的生活裝在套子里,他的人亦裝在套子,正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漣漪。”他在套子里無限的死循環中直到最終走向墳墓——一個永遠的套子。
他生活的真是“別致”,“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來,”他自己為自己設計套子真是安全的地方,仿佛是與世隔絕了,他樂意,他愿意給自己加上實在而虛偽的外殼,他處處小心,小心以至于喘不過氣來,給人心靈、思想極為沉重的打擊,只是因為他在轄制著大家,這樣一系列打擊下,他懼怕一切,在沙皇專制社會背景下,他更是一名受害者,在走向末日的道路上愈行愈遠。
文章的重心在于別里科夫那被禁錮的思想:墨守成規、循規蹈矩。在他看來,沒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套子,似個無底的深淵,吞噬萬物,包括人的思想和靈魂,束縛住后一定無法掙脫,“守舊”思想的頑固與執著,這里已不單單是別里科夫,思想似乎長了腿,相互之間會傳染,小城人們被控制了漫長的15年,小城人們的思想被禁錮了漫長的15年,成了習慣,便很難再去改變,社會病胎里的產兒,茍且偷生蜷縮在某個不起眼的小角落,他們都封閉自己,戰戰兢兢面對一切,有的人,形體活著,思想沒有了自由,那么無異于行尸走肉了。
不曾知曉生活中有過多少“別里科夫”,至少在那時的俄國,黑暗污濁政治空氣,有多少人靈魂麻木,將自己送入了死亡的套子,有進無出,這樣的人我想應當是大有人在。
第一縷開放的陽光,穿透了烏云的密布,射在了俄國的一片凈土之上,那所謂的套子,黑暗中束縛的魔爪,已被驅散匿跡了,陽光真燦爛,照耀下大地的人真美麗。
【《裝在套子里的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裝在套子里的人說課稿02-15
裝在套子里的人教學反思04-20
《裝在套子里的人》讀書筆記08-11
《裝在套子里的人》讀后感12-20
裝在套子里的人讀后感12-13
《裝在套子里的人》讀后感01-25
《裝在套子里的人》讀后感8篇03-07
裝在套子里的人讀后感(精選19篇)04-13
(推薦)《裝在套子里的人》讀后感4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