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鹿原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直想看《白鹿原》,結果拿到手上其實并沒有一口氣看完,中間斷斷續續不過是翻幾頁,然后放到一邊,就這樣漫不經心的,竟然也看了有三分之一。
當我看到看到田小娥死的時候,后面已經沒有想看下去的欲望了。之后便是匆匆的一眼一頁,囫圇吞棗翻
完了整部書。其實之前在翻評論的時候,忘記是劇評還是書評了,有人說:長工還是干不過老板的兒子。深以為然。但整部劇中,我印象最深的只有兩個人:田小娥和冷秋月。
田小娥不必多說,很多讀者都把自己的感動和淚水奉獻給了她。一個生活在封建時代的小腳女人,身邊的人從來都沒有把她當人看過,縱然有反抗的意識和欲望,但是卻對抗不過命運。我看到有人講,從她大膽引誘黑娃偷情的那一刻,她的身上就被悲劇色彩籠罩了。但我認為,她最大的錯,是不該出生在那個年代。不知道從哪個朝代開始,對女性束縛的冰冷枷鎖越來越沉重,如果說裹腳是對女性生理上的殘害,那三綱五常、女德等就是心理上的迫害。田小娥在文章中是一個容器,一個丫鬟,一個時代犧牲品。
接著是冷秋月。在看到劇版的時候,我就對她感到深深的悲哀(書中一筆帶過,著重筆墨在她被性欲支配隨后瘋了)。她是從傳統思想中走出來的封建女性,和鹿兆鵬先進思想并不相容,又是父母訂的娃娃親,本質上就站在了鹿兆鵬的對面。她和田小娥其實是兩個極端,小鵝是放縱,她是壓抑。在那個時代,冷秋月無疑是最佳的結婚人選,她只想守著自己的丈夫生個大胖小子,然后給老人養老送終。如果鹿兆鵬沒有收到新學的影響,也許他們會成為幸福的一對,冷秋月如愿做一位賢妻良母。劇中新婚之夜兩人雞同鴨講,甚至鹿兆鵬回村里當校長的時候也有和她談談的希冀,但仍然得不到回響。在書中,她是被冷先生下了藥的,至此走上人生的盡頭。一朵花,還沒綻放,就被掐死在了襁褓中。
就是這樣兩個可以稱得上是相對立的女人卻不約而同的走上絕路,淪為了時代的犧牲品。在現當代作家中,成為犧牲品的悲劇女性形象不在少數,例如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張愛玲筆下的曹七巧……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深思女性悲劇命運的導火索究竟是什么呢?
【白鹿原讀后感】相關文章:
薦白鹿原書03-14
《白鹿原》讀后感11-13
白鹿原的讀后感12-30
白鹿原讀后感09-22
《白鹿原》讀后感06-20
[優]《白鹿原》讀后感01-15
白鹿原讀后感15篇04-04
白鹿原讀后感(13篇)03-06
白鹿原讀后感(15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