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1
讀過一些中國現當代詩人的詩,一直沒有很深刻的感受,沒有真正體會到真情實感。可是,現當代文學賞析課上謝老師又帶領我們感受了一次《大堰河我的保姆》,讓我感觸頗深,讓我有了和高中學這篇課文時截然不同的感受。
艾青出生時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貧苦農民家里撫養。他的養母就是大堰河。艾青5歲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到冷落,不準稱自己父親母親為爸爸、媽媽,相比之下,他的養母大堰河卻給了他溫暖的母愛,得到了幸福的家的感覺。
記得高中老師說過:這首詩歌頌了貧農婦女大堰河勤勞,善良的美好品質,描寫了她的悲慘命運,并詛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劇命運的黑暗社會,從而激起人們對舊社會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說實話,我對這些并不感興趣,這首詩之所以能打動我,是因為它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明白了什么是母愛和親情。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地主兒子對自己保姆的回憶與思念,特別是思念充斥詩中的每個角落。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長大了的,你的兒子,我敬你,愛你!更是直接寫出了一兒子對他母親的熱愛與思念。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的母親和她對我的愛。母愛在任何時候都是相同的',平凡而偉大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吃母親的乳汁長大的,對母親有一種更深的感情。可讀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感到很愧疚。上了大學,離家遠了,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可自己有時電話都忘了打,他們打過來時有時還嫌他們啰嗦,還經常和他們頂嘴。其實我知道媽媽對我的愛,也知道我是愛媽媽的。可就是不知道怎么說出口或表達出來。讓他們為我擔心。
艾青的詩,讓我更加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更加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或許我不能象艾青給自己的母親寫一首贊美詩,但我們在外的學子,應該多抽點時間,多打打電話,多陪母親聊聊。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父母擔心,以實際行動來感恩父母。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2
大堰河一個卑微的人,她以自己的乳汁與汗水謀生。她位微,但她擁有一份無私的愛,她的愛沒有因血緣而中斷,反而對沒有血緣關系的乳兒一樣愛的深厚。也正是這最樸實的愛,讓她與她的乳兒建立了一份特殊的親情,使這兩個人互相想念著對方。大堰河的命運平凡中充滿了苦難,她是底層勞動人民的象征。她的艱辛,體現社會的黑暗。在黑暗中她依然懷著一顆充滿愛的心,直面生活,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
而我們,這些依靠著黃河哺育的人們,這些依靠著黃河生存的人,不也是黃河的乳兒嗎?我們也應有份深沉的愛,它是給父母的,是給親人,它也給黃河的.,民族的,國家的。她們與他們共同養育了我們,將一顆熾熱的心撲在了我們身上,而我們那熾熱的心也與之一起跳動,互相呼應著,互相感召著。愛是一道光,河的愛照亮了文明,民族的愛喚醒了靈魂,而國的愛書寫了輝煌。
我們也有愛,盡管微小,但不微弱,它也是一道光,可以照亮自己,可以照亮家庭,可以照亮生命。我們要放出愛的光芒讓它照亮一切可照亮的地方,這樣才會減少一隅黑暗角落。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3
閱讀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歌,我受到了很多感動,心中也激起了很多不同滋味。
《大堰河我的保姆》這篇詩歌主要寫了一些動人的句子,其中所傳達的情感是比較復雜深層的。通過課文解析,我了解到了大堰河,也是“大葉荷”,是艾青家鄉諧音也可以這樣讀,其實是從小撫養艾青長大的保姆。
大家要讀懂這篇詩歌,就要從了解艾青身世開始了。艾青出生時候是難產的,當時的人很迷信就聽信算命先生的話說這是“克父母的命”,于是就送給了一個保姆撫養。而艾青從小不管親身父母為爸媽,只管親身父母為叔叔嬸嬸,而只能管保姆“大葉荷”是自己的母親。
了解了這些事情以后,我們讀者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大堰河我的保姆》這篇詩歌的`內涵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恰恰是一篇女兒寫給母親的詩歌,抒發了這個女兒對照顧他成長母親的深深情感。閱讀了這篇詩歌以后,我也有種對舊社會的憎惡,當時的人們怎么可以這樣無情無知呢,就聽信一個算命先生的話,讓親身父母與親身骨肉活活分離。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4
前幾天賀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讓我們摘抄著名詩人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我剛看到這首詩的時候,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它很長。我用三天的時間抄完了這首詩,在手機上聽了兩遍朗誦,自己又讀了三遍。漸漸地發現,我喜歡上了這首詩,我還特意在網上查了關于作者艾青的資料。
我知道了艾青原名蔣正涵,現代文學家,詩人,畫家。他出生在一個封建家庭,是一個地主的兒子(詩中曾兩次寫道“我是地主的兒子”)。艾青出生時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說他的命克父母。因此被送到一位貧苦農婦家撫養,五歲才被接回家中去讀書。所以他和他的親生父母顯得很生分。他的親生父母給了他一個不快樂的童年,是地主的兒子卻沒有過上地主般的生活。
這首詩是他在監獄里寫給他的養母——大堰河的贊誦詩。艾青雖然不是他養母的親兒子,但養母把他當做親兒子一樣對待。他非常愛他的養母。而他的養母死的那一天,他卻不在她的身旁,對此很悲傷。詩中也曾兩次寫到“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感情真摯,“我是在寫給給予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語。”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和追求。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5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帶有自傳性質的抒情詩,也是詩人呈現自己保姆的一首頌歌,所寫的都是詩人的真實經歷和真切感受。這首抒情詩,以深沉,真摯的感情,歌頌了貧農婦女大堰河勤勞,善良的美好品質,描寫了她的悲慘命運,并詛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劇命運的黑暗社會,從而激起人們對舊社會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也表達了詩人對大堰河的.深摯的感激和愛戴之情。
讀過這首詩,我不禁想起媽媽對我的愛,當我生病時是媽媽在照顧我,關心我,可媽媽生病時呢,我還是像往常一樣,甚至有時候還會責怪媽媽。其實我知道媽媽對我的愛,也知道我是愛媽媽的。可是就是不知道為什么媽媽做得事不對我的心意的話,就是想和媽媽頂嘴,我也看過許多部關于母愛的電影。當時很感動想對媽媽說一聲感謝的話,可是到家后就不知怎樣對媽媽說,于是就把這些話藏在心里,讓它們在我心里成為一個無人知道的秘密。每當我和媽媽頂嘴時,媽媽的心里都在流淚,只不過媽媽的淚水沒透過眼睛流出來而已。我知道媽媽肯定受了好多好多的委屈。可是這些委屈都只是一個在默默地往自己心里咽。
其實在我心底里我還愛媽媽的。我對媽媽的愛藏在心里,藏的深深的,只有我一個人知道,它在我心里成了一個秘密。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6
本周,在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品讀了“農民的后裔”——艾青的代表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看詩名,不禁心生疑惑,怎么會有人歌頌保姆呢?“大堰河”難道是人名?通過預習了解到從小被賣到蔣村當童養媳的大堰河是艾青的奶奶,無名無姓的`婦女,名稱只因與村莊名諧音,簡直卑微到塵埃里去!
出生于地主家庭的艾青,因愚昧無知的父母聽信的迷言,從出生就從未感受過親生父母的溫暖懷抱,從未體驗過親父母的關懷與愛。帶著全家的歧視和怨恨,帶著舊社會的愚昧無知,他早早地寄人籬下,送出家門。他還只是個孩子啊!
幸好,世界再怎樣冷酷無情,善良的心靈總會支起一抹暖人的光,在一方小角落,照亮一個孩子的心。大堰河,你就是這樣美好的存在!你的乳兒能在你這找到慰藉,在你乳兒心中,是無可替代的存在。以至于他在獄中仍滿懷溫情地歌頌你的柔情,勤勞和堅強,他敬你,愛你,贊美你紫色含笑的靈魂!
感受到“農民的兒子”對大堰河之深情,我不禁為自己一開始膚淺的疑惑而汗顏。原來,你是這樣一位情深誼厚的詩人;原來,你不僅對土地愛得深沉;原來,你潑墨留白,書寫下的都是人民的悲哀和你誠摯的愛。
我被深深感動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可以脫離血緣的聯系的,甚至,是可以超過血緣的,這樣的情感,是付出,是給予,是最彌足珍貴,充滿分量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7
這個星期,我讀了《艾青詩選》這本書,其中,我很喜歡《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艾青是中國現代的大詩人,1933年他在獄中寫下了著名詩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是地主家的兒子,他出生時,父親聽信了一位算命先生的話,把艾青送到了一位貧苦農婦“大堰河”家里撫養。比起自己的父母,艾青更感激辛苦養育自己的保姆大堰河。大堰河勤勞能干,心地善良,一生都辛苦勞作,她照料艾青的生活,為艾青洗衣、做飯、勞作,但她的丈夫卻經常打罵她。艾青在被接回父親家里時,對家里的一切——紅漆雕花的家具、有金色花紋的'床、刻著“天倫敘樂”的匾、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飯、油漆過的安了火缽的炕凳以及抱在母親懷里的妹妹都很陌生,這與保姆大堰河家里的狀況有著天壤之別,因而感到陌生和忸怩不安。
中國古代社會一直是不公正的,歧視女子的現象一直都有發生:宋代在女嬰出生后,接生婆通常會把女嬰按在水中淹死,即便是現在,也仍然有人不接受男女平等。大堰河死去時,僅僅用了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便結束了她勤勞而樸實的一生。古代的勞動婦女的生活都很苦,我們應該踐行男女平等,反對歧視。
這首詩抒發了對貧苦農婦大堰河的懷念、感激和贊美之情。激發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同時,也是作者那個時代社會的見證。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8
真情,總讓人感動,可是身為子女的每一個青少年,又何曾對父母有所感動,有所回報。在我學習了這篇文章后,我仿佛成了一個罪人,一個不可原諒的人,從小至今,我對父母沒過感謝的心,也不存在對父母的回報,現在我覺悟了,我要讀書,用成績來報答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不象大堰河那樣的苦難,但父母的愛與大堰河對子女的愛是同樣的神圣,同樣的偉大,他們也同樣為自己的子女操勞,再苦再累,也不曾埋怨,當子女們生活遇到挫折時,同樣是心痛,當生病受傷時,父母比我們更著急,父母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人類世界。父母是無私的',我們從來沒有聽到過父母的抱怨,而看到的是對子女及家庭的付出,將自己的全部給了這個家。
作為一個不合格的子女我有愧于我的父母,我從沒有對父母產生過多大的感恩之情,之后我決心要對父母的愛進行回報。在我左右思考,想到自己身為學生,物質都是靠父母,只有節省點是最好的體諒父母,學習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只有學有所為,父母的奉獻才能有價值、有體現。不會讓父母失望。
子女是父母一生奮斗的結果,子女越有出息,父母才能在人群的面前挺著胸,抬著頭。
爸爸媽媽,我不再讓你們操心了,我長大了,我會努力學習知識來報達你們的,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9
喜歡文學,也讀了很5261多詩,卻品不出詩意,4102讀不到真情。可是,再讀艾青1653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卻讓我感觸頗深。不是英雄離去的悲壯,也不是災難過后的同情。因為這種感動,這種深情,卻是平凡中的偉大,折射出的是一種難于言切的摯深,并且無論何時,都將永放光明,永無止境。看一個個鮮活的字眼,想一段段如在眼前的淳樸、幸福畫面,既讓人看到了一個時代,一個艱難環境下的和諧美滿,又讓人對質樸,平凡的勞動人民產生了敬畏。大堰河,很普通,普通的只能用生她的村莊的名字來稱呼,她是凄慘的,凄慘的連她的乳兒最后一面都沒有見上就含淚的去了,更沒有喝到她乳兒的一杯婚酒,沒有聽到漂亮的兒媳叫她一聲婆婆。這是詩人的痛,這也是大堰河的痛,可是有誰能夠改變這一切呢?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太突然了,但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定數吧,一個地主的兒子和一個普通農村母親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那種感情,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哺育之情,已經是母子深深的愛。
在那個時代,在那種身份,終究注定了他們的分離,可是他們依然以各種的方式見面,但時光是無情的,大堰河走的時候,她的乳兒不在。雖然聲嘶力竭的呼喚,可是換來的卻只是無法看見,只能帶著悲傷和留戀去了。看到這些,也許只能用眼淚表 達我們內心的感受,但是那些熟悉而又溫馨的畫面,也許會讓我們獲得一些安慰。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 10
一首好詩,可以引起我們心弦的共鳴。幾經輾轉,《大堰河》這首詩才得以發表。這首詩發表時是詩人第一次用艾青這個筆名。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大堰河這個人,詩人用真實的故事抒發了自己最真切的情感。簡短的文字,卻極富感情地敘述了大堰河的一生。詩人由眼前一片白茫茫的雪景聯想到了大堰河。她出生卑微,地位低下,無時無刻不在勞動,生活雖然貧苦,但在她的照料下,也還算井井有條。在艾青稍微大一點兒的時候,就被親生父母領了回去。乳兒不在她身邊,她很傷心,卻又無可奈何,便繼續重復著每天的生活,又開始勞動了。她是多么期盼能吃到乳兒的婚酒,可是還沒能夠看到媳婦,她就已經離開人世了。最后,他的丈夫跟二兒子都去世了,大兒子做了土匪,而其他的兒子都受著地主的`剝削。她死前的悲苦以及死后的凄涼,讓我們看到了她悲劇性的一生。
她其實并沒有名字,大堰河是生她養她的地方的名字。她是典型的舊中國的勞動婦女形象。詩中敘述的大多是她勞動時的情景,這只是她苦難生活的剪影罷了。她的故居里只有“枯死的瓦菲”,死后也只有“被雪押著的草蓋得墳墓”,詩人不僅是在寫大堰河,他借大堰河這個偉大的母親形象,贊美千千萬萬舊中國的勞動婦女,也在控訴著造成大堰河悲慘遭遇的舊社會。詩中并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但詩人利用生活片段、生活細節就傾吐了自己對大堰河的一片深情。在詩的最后,詩人還滿懷深情地宣布:把自己的詩,“呈給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呈給愛我如愛她自己的兒子般的大堰河”。詩人把自己對大堰河的愛升華到了對和大堰河一樣的勞動人民的愛,升華了思想感情,主題也得到了深化。
這是一首極具自傳性的詩。詩人生長于大堰河的懷中,大堰河早已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這首詩體風自由,語言文字像散文一般,卻富有節奏感。真實而細膩的生活片段,抒發了詩人豐富的思想感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相關文章: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反思04-02
讀《大堰河——我的保姆》有感02-20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后感(精選12篇)06-08
我當保姆作文01-30
我當“保姆”作文02-16
我當小保姆作文12-22
我當“小保姆”作文12-23
[精選]我當小保姆作文02-20
我當小保姆作文15篇(熱)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