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行者無疆的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行者無疆的讀后感1
很抱歉一直沒能來寫些東西。我是一個不善言辭,也不善自我情感表達的人,不知道能說點什么。姑且說說近來的讀書情況吧。
最近看了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書,叫《行者無疆》。文章很美,使我的感觸很深,我大概了解了幾乎整個歐洲的文化概況。這部書是根據作者旅行歐洲各城市過程進行記述的,依次記載了南歐、中歐、西歐和北歐的地理、文化等,是在旅途中寫的,應該叫做“述行記”吧。同學很早就推薦余秋雨的散文書籍,但一直沒看,看過感覺真的很不錯。《行者無疆》這部書主要以歐洲各國的歷史文化為線索,穿插進去許多古建筑、古城堡、古文化遺址、杰出人物、藝術、飲食等實實在在的文華的載體,有令人震撼的龐貝古城,文藝復興時期以弗洛倫薩為中心的美第奇家族,以及以美第奇家族為中心的米開朗奇羅、達.芬奇、拉斐爾、伽利略等杰出人物,有法國的飲食,瑞士的鐘表,西班牙的斗牛場等等。然后,作者在贊嘆惋惜,羨慕哀傷過后,與我國的歷史文化暗暗地進行冷靜的比較,在比較中進行反思,反思我國現有的文化為什么與西方存在那么大的差距,我國文化為什么不被西方文化所容納、所理解。這部書的`結語,作者這樣說:“結語不是結論,任何真正的旅途都不會有結論”。他講完路上的種種見聞后,只是一聲輕輕的苦笑。他說:“一連講了那么多地方,一定夾雜著太多的錯,但即便把所有的錯加起來,也抵不過一個事實:我們對歐洲的了解,遠遠超過歐洲對于中國。”
接著講了許多故事,其中一個是這樣的:一個中國學生在歐洲某個國家留學,一天新來的教授掃視過教室的各國學生,獨獨對他進行了一系列有關中國的盤問。這位學生艱難地回答了一半顯然被廣泛誤解了的問題,然后說:“另一些問題不是誤解,隨著中國的富強將會逐步解決的”“那么,什么是你們富強的標志呢?”教授緊追不放。學生突然覺得有點心酸,說:“我不是政府官員,回答不了這么大的問題,只想到一個最起碼的標志,到了那時,中國留學生將不會在教室被單獨挑出來,接受那么多盤問。”作者認為這種現象的根源,在于文華的隔膜。然而,這個隔膜的“死點”不在古典學理的譯介,不在陶瓷、絲綢的喜好,也不在社會數據的把握,在中國人的群體心理結構所衍生的個人日常情感方式。因為它既是中國文化的歷史積淀,又是中國文化的創造基座,既給中國文化帶來了血色,又帶來了恥辱和尊嚴。我沒有余秋雨的深度與廣度,不懂得中西文化上的事情,但他那種對中國文化前景的焦慮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而我現階段唯一能做的只有讀書。希望所有熱愛我們這個專業、喜愛文學的朋友翻翻這本書,翻翻我們的歷史文化。
行者無疆的讀后感2
歷時6個月,余秋雨走過了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行者無疆》記錄了這一不同凡響旅程的全部感受,它是作為考察西方文明的記錄,但卻又不僅限于只是記錄;是旅行但又不僅是一次他鄉山水的風光領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學習與探索、風土人情的揣摩與領會,每一次歷史的背后都引發我們的無限驚嘆和思索。
首先覺得大師就是大師,寫法非凡:每節開篇多以精煉的詞藻和深遠的意境開始,又收于凝重的歷史和感慨。“廢墟,大海,海浪,歷史常常從這里出發;森林,山丘,古堡,歷史常常在這里隱蔽;熱鬧,精致,張揚,歷史常常在這里轉折;蒼涼,寂寞,執著,歷史常常在這里凝煉。”更讓人驚嘆的是,無論余秋雨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風景,而是要思考,思考這座城市的歷史,思考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對這座城市的評價。我們很榮幸通過大師的眼睛,知道了歐洲這片鮮活了幾世紀的土地,歷經上蒼的考驗,它的國家和偉大的大師們的精魂永不逝去。它和古老的中華文明一樣,融入了世界大同的必然之中。南歐的威尼斯,一個身在現代而無車馬的喧鬧水城,一個著實讓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已一百多次被海水淹城讓這座古老的小城顯得風燭殘年,岌岌可危。歸納起來,覺得威尼斯出色而又孱弱。好心人總是幫助弱者,可按照人的正常思維,總是把出色者列入強者之列。于是威尼斯身上產生了矛盾之美。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處在一個又一個的矛盾中呢?西歐的巴黎和我們想象的一樣高傲,氣宇軒昂而且神采奕奕。大師在描寫巴黎時用的最多一個的詞是“聚合”——財富的`聚合,人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審美氣氛的聚合……的確,柔情萬種的巴黎大度地聚合了一切,讓這里的人有了不一樣的自在。全書之厚重和紛繁豈是我等閱者倉惶之中可以理解得到的,僅讓我們借以余秋雨大師的評價:“歐洲文明確實優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傳統和現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這令我們這些足不出戶的凡者打開了一扇西方歷史文明的窗口,使我們擁有了更為廣闊的視野。行者注定是孤獨的、是凄涼的、是痛苦的,但注定又是不可戰勝的。歷經無數的游行,每次彷徨于陌生的都市,見證一次次的生死浩劫、歷史滄桑巨變,心靈在一次次震驚和痛苦中游離,但這倘若無法摧毀一個戰士的心志,必將使得他更為強大。我一直都對行者這個詞十分敬仰,或許源自于水滸中“行者武松”的果敢和仗義的好感,亦十分向往成為一個可以暫稱為“行者”的旅游過客,雖不得真諦,但還可在路上行走幾番。
人一生至少有兩件事是還需必須做做的,一件是旅游,一件是讀書,前者可以使你身體在路上,后者則可以使心靈游歷于世界的歷史舞臺,但我覺得不純粹的去行走一番永遠都無法那么的真切。有那么一天,讓我們都成為一個自詡為行者的過客,游歷著世界上那么多無盡的文明瑰寶,暫得那心靈的復雜,將別有一番滋味!
【行者無疆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行者無疆作文02-23
《行者無疆》讀后感03-07
行者無疆讀后感04-21
讀《行者無疆》有感09-30
《行者無疆》讀后感4篇03-10
2022年《行者無疆》讀后感02-11
母愛無疆作文02-15
孤獨的行者作文06-10
行者致敬作文400字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