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三國》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段蕩氣回腸的文字,是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這波瀾壯闊的場景,栩栩如生的人物有著非常大的魅力。不光是書中作者刻畫的這些場景和人物吸引了我,還有故事的內容更是讓我心潮澎湃。先讓我們來看看它的主要內容吧。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黃巾起義爆發,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涌現出諸侯割據一方的現象。為了抵抗黃巾起義,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當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去看那招兵榜文,最后決心一起抵御黃巾軍。在張飛家桃園里結拜為兄弟,一道去投了劉焉。三人從軍后就顯示出非凡的才能,他們一敗黃巾于琢郡,二敗黃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張角打敗的董卓。劉、關、張幾經沙場,最后還通過水鏡先生的介紹,請諸葛亮當軍師。建安二十四年,漢中被攻克,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不料曹操大怒,要取漢中。后來,才發生了關羽刮骨療毒和敗走麥城、張飛被殺、劉備白帝城托孤、諸葛亮無力回天等事件。魏咸熙二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代魏而自稱晉帝,魏滅亡。晉建國后,于咸寧六年滅了東吳,自此三國時代結束,晉帝司馬炎一統天下。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了戰爭中人民的苦楚,士兵的思家之情,武將的勇猛之風。我們要學習劉備的寬仁,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趙云忠君為主、張飛粗中有細等品質。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最欣賞其中兩位人物:一位就是被稱為“臥龍先生”的諸葛亮,另一位就是講義氣的關羽。之所以我喜歡諸葛亮,是因為他具有超常的智慧,鞠躬盡瘁,舍身為國的精神。關羽則是一個非常講義氣的人。有一回,曹操不小心吃了敗仗,劉備派關羽去把曹操給殺掉,追上了曹操之后,關羽想起了曹操曾對他不錯,就放過了曹操。關羽就是這么一位講義氣的人!
我在這本書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它也給了我追求向往的榜樣和目標,看了這些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
【讀《三國》有感】相關文章:
讀《三國》有感04-28
讀《幽默三國》有感04-24
讀《水煮三國》有感04-08
讀《水煮三國》有感01-09
讀《三國演義》有感02-15
讀《三國演義》有感12-04
讀《三國志》有感02-14
讀《三國》有感10篇08-01
讀《三國》有感15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