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追風箏的人》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別讓他人的期望,覆蓋你的光芒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懦弱的,不敢承擔的,有點任性的,阿米爾少爺,有些讀者可能不大喜歡他。然而,我是深深被他所吸引——他走出他人期望的影子的決心,他敢于閃閃發光的魄力。
阿米爾是阿富汗上層家庭的孩子。他的童年一直活在父親的期望之下,為了父親的褒獎,他寧愿被風箏線割破手,寧愿說的話處處違心。童年的他為了達到父親的期望,變態式地討好父親,而失去了最本真的自己。父親去世后,阿米爾勇敢走出父親的影子,克服自己的懦弱,彌補先前犯下的錯誤,在自我救贖的道路上熠熠發光。
“我追。”簡單二字足以看出,阿米爾追到的不僅是風箏,更是那閃爍著耀眼光芒的自己。
筆下的墨緩緩暈開,余光里是外頭枝椏上傾灑的濃綠,在光下是那么閃耀,一如成長路上的我們。綠葉總是聽到露珠和鳥兒的細語,而我們也總聽到不同的聲音。在校內,在校外,在社會大環境里,或許總有不同的人重復著同一句話"我希望你成為這樣的人”。似木偶的提線,牽動著我們往前走,把靈魂丟在了背后。想要閃閃發光,我們必須剪斷線,活出自己的模樣。
阿米爾,摒棄了父親的期望,追尋自己的光芒,從懦弱到勇敢,從不敢承擔到獨自面對,成長為更好的自己。在冬奧中大放異彩的谷愛凌,也同樣散發著自強的光芒。世界上有許多人期望谷愛凌在滑雪方面深研,取得更好成績,而谷愛凌欣然表示,自己可能不會一直從事滑雪,她會去嘗試其它感興趣的事物。人的生命是有光的,洗去了他人的聲音帶來的外殼,我們的夢想才越純凈,如玉石般閃光。
成長,不是他人牽引的過程,而是自己發現自己、突破自己的過程。我們蛻變,從膽小到勇敢,從依賴到獨立,從無律到慎獨,我們都在綻放光芒。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期望,若我們樣樣去聽從,未免離了自己的本心。
自尊自強的我們,應攜一袖清風,做傲雪凌霜的梅,抵住那漫天的雪花妖嬈;做屹立于群峰之巔的雄鷹,搏擊凌寒的長空;做黑暗中生輝的寶石,閃爍著玫瑰般的光芒。
所以,別讓他人的期望,覆蓋你的光芒。阿米爾,很好地向我們詮釋了:如何在四方舞臺上,綻放流光溢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