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社戲》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那一夜,迅哥看了場終身難忘的好戲,吃了最美味的好豆,然而,那戲真是好戲?那豆真是好豆?
迅哥隨母親歸省,經過一波三折同伙伴乘船去看戲。他們隔著船群看著那遠處的戲臺,聽著咿咿呀呀的戲,可見戲并不是那么地好看。
返程中,和伙伴們一起偷吃了六一公公的羅漢豆,可是第二天上午六一公公送來羅漢豆時,煮出來吃遠不及昨晚的味道好,可見,豆并不是那么地好吃。
所以,好的究竟是什么?
我想,是看戲前的波折,是母親答應迅哥去看戲的那份驚喜;是前往途中的恬靜,是悠揚的笛聲和豆麥的香氣;是戲臺上的繁華,是臺前的那份熱鬧;也是孩子們可貴的童真,是那段再也無法回去的時光中無憂無慮的歡樂.....
雖然戲隨時能看,豆隨時能吃,可身旁早已物是人非。
生活中我們所懷念的,也并非事物本身,我們所向往的是其中的那份美好。
我們懷念媽媽燉的一手好湯,不是因為湯有多好,而是因為其中飽含媽媽對我們的愛;我們懷念故鄉的小池塘,不是因為它有多好看,而是因為兒時在那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無論是“湯”還是“池塘”,都是我們的“好戲”“好豆”。
于我而言,一本《山海經》就是我的“好戲”“好豆”。不是因為它的包裝和封皮有多么精致,也不是因為它的價格有多么昂貴。那是我與一位現遠在外地的朋友分別時,她送給我的禮物。每當翻閱這本書時,總會憶起與她一同玩樂的彩色的時光,我們一起哭,一起笑,一同打鬧,每個場景都如此清明,以致于那本《山海經》一直是我最珍愛的書。
好戲與好豆離我們并不遙遠,反之,是我們心靈中最美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