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需要認(rèn)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冬牧場》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讀李娟,就選擇了《冬牧場》這本書,之前是看到喜愛的作家推薦,初讀無感,讀下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她的文字竟是那樣的與眾不同。有人說她的文字干干凈凈,似有風(fēng)吹過;亦有人說她的文字清新質(zhì)樸自然,卻又不乏生命力。其實兩種說法都非常貼合,她的文字單通過只言片語是體味不出來的,需要你切切實實地走近她為讀者描繪的阿勒泰草原中才能感受并“觸摸”到。
李娟,散文作家,現(xiàn)居阿勒泰,供職于新疆文聯(lián)。《冬牧場》的寫作起因是參與了《人民文學(xué)》的非虛構(gòu)寫作計劃。作者李娟在20xx至20xx年的冬天里,跟隨一家熟識的牧民進(jìn)入新疆阿勒泰南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生活了三個多月,在哈薩克游牧民族的冬季牧場中,經(jīng)歷了他們逐水草而居的動蕩生活中最艱難的一段時光。正是由于寫作起因與背景的特殊性,《冬牧場》的文字是真實并有生命力的,她最真實地記錄下了這些古老的游牧民族在與大自然抗?fàn)帟r那些動人卻又平凡的往事。也正是因為描寫這樣一群特殊的民族,李娟的作品中所蘊藏的高揚的生命觀念與生存意識,以及從心底噴薄而發(fā)的自然純粹的情感積累,是旁人難以企及的。
和加瑪聊天時,我一邊說話,一邊無意識地?fù)崦鼈円琅f額發(fā)光潔的腦門,卻沒一點“這是尸體”的意識。高興的時候,還會揪著它的耳朵提起來,沖它大聲說:“你現(xiàn)在還好嗎?”
李娟的文字是溫暖又柔軟的。她作為一個漢人姑娘,跟隨著居麻一家進(jìn)入冬牧場生活了三個月。在這短暫卻又艱難的時光中,無論是在寒風(fēng)中追趕羊群、打掃羊圈,還是在漫無人煙的草原上收集殘雪、放牛趕駱駝,她都是以一種詼諧、溫暖的筆觸進(jìn)行記錄,甚至是在居麻冬宰結(jié)束后面對著羊的“尸體”,她仍用玩笑似的話語進(jìn)行“問候”。在她筆下,牧場上的每一只牛羊、每一匹駱駝,以及每一個牧民都帶著自己獨有的特征,她用她寬和又帶有母性的視角,把風(fēng)雪中的一事一物都編綴成了故事。
現(xiàn)實生活中,大家還是得年復(fù)一年地服從自然的意志,南北折返不已。春天,牧人們追逐著漸次融化的雪線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驅(qū)逐著漸次南下。不停地出發(fā),不停地告別。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種,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
李娟的文字是獨立又深情的。李娟設(shè)身處地地記錄著冬牧場三個月的忙碌時光,正是因為非虛構(gòu)寫作,她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給了這廣闊寂寥的草原。她用真實的筆觸把居麻一家簡陋艱辛的生活勞作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對于場景以及事件的敘述是直白樸實的,但在記敘的過程中,她又摻雜了自己的深情在里面。這樣下來,她的文字讀起來真實卻又美麗,且這種美是長久并不外在的美。
靠什么支撐呢?唯有“擁抱”了。擁抱同伴、擁抱美食,更要擁抱有尊嚴(yán)的生活。總而言之,就是要擁抱周圍所有的真切,那是他們在這片廣袤土地上存在的證明啊。
太陽未出時,全世界都像一個夢,唯有月亮是真實的;太陽出來后,全世界都真實了,唯有月亮像一個夢。
李娟的文字是生命又深刻的。她筆下的牧民帶著最原始的與大自然抗?fàn)幍纳Γ镜哪翀錾顥l件極其艱苦,打掃羊圈、晾曬羊糞、收集殘雪等等,牧民們想盡一切辦法物盡其用的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與寒冬抗?fàn)帯B交囊埃羁痰孛枥L出居麻、胡爾馬西以及加瑪在艱苦條件下樂觀向上的生活狀態(tài)和誓要頑強抵抗的堅毅決心。她的文字是荒野草原上無數(shù)堅毅之聲的回響,這種回響帶有生命的力量,而生命意味著長長久久,延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