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大河的苦悶》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通過貧困,意志薄弱的人會變得無恥卑鄙,意志堅強的人則變得超凡脫俗。窮困是一個熔爐,每當命運需要一個壞蛋或一個神人,就把一個人投進去。——題記
“他知道他的渾濁打濕過河岸,然而這渾濁也灌溉過田野……”細細品味,黃河不就是它的縮影嗎?人們責怪他的渾濁帶來了大量泥沙、抬高了河床,卻忽視了他也曾給土壤帶來的肥沃。黃河苦悶極了,他也不想渾濁,但他熱愛著渾濁。其實,不僅僅是黃河,還有許多人也像黃河一樣苦悶極了,卻仍然頂著種種的非議行走。
兩年前,新聞界曾出現過這樣一個令人震撼的新聞:玉麥“三人鄉”——這是一段半個世紀守疆戍邊的動人故事。故事很簡單,在一個孤寂的高原生活著一戶人家,本是團團圓圓的幾口人,卻因各種事情背井離鄉。最終,整個玉麥只留下了桑杰曲巴、卓嘎和央宗三個人。三人數十年如一日以抵邊放牧、巡邏的方式守護數千平方公里的祖國。
他們很偉大卻也曾迷茫彷徨過。曾經,年幼的卓嘎和央宗目睹著自己的兄弟姐妹走出山外,開拓人生的美好藍圖。他們也渴望著走出山外。于是,他們對父親說:“我們到山外去吧!”父親只是沉默的看著他們,良久沉聲說:“你們想離開,我不強留,我是永遠不會離開這個家的。”卓嘎和央宗終究沒有離開玉麥。“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的信念堅定著他們守護祖國、守護邊疆的決心。
這個世界上,超凡脫俗的人、超越常理之處的事物往往是不被理解的。玉麥三人守邊疆曾在多數人看來是可笑愚蠢的;由此可知,他們也是頂著種種的非議行走于大山,并用實踐證明了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熱愛是值得的。他們有著遠大的理想、宏偉的追求;他們是時代楷模;他們仍在不息的奔流……
時代的接力棒已傳達至我們手中,我們也要牢牢把握住手中的機會。“抱起孩子時,我不再是個孩子。”我們已能獨當一面,我們也有自己的固執,我們都從孩童時代過渡到青少年時期。堅定的信念、有力的步伐、倔強的眼眸是我們一直追隨的光。讓我們像大河一樣,不息的奔流,超越高山峽谷的壯觀,靠近明天無邊無際的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