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天凈沙·秋》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天凈沙·秋》有感 1
《天凈沙·秋》——題目雖然是“秋”,但全曲卻未找到“秋”字。相信大家注意到白樸的《天凈沙·秋》與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很相似吧!同樣只是一首小令,同樣都是描寫秋天,可畫風卻截然不同,讓我們一起走進白樸的秋吧!
《天凈沙·秋》的故事,要先從白樸說起!白樸生在金國,幼年卻遭逢兵荒馬亂,只得在惶恐中苦熬光陰。戰(zhàn)爭中白樸與父母走散,雖有幸被父親友人收留,但卻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生活頗為艱辛。在白樸12歲時,聰明伶俐的他終于與父母重逢。隨著北方的安定,白樸一家定居下來。然而蒙古統(tǒng)治者的殘暴,使白樸的心靈上的傷痕難以恢復,他想要遠離這官場。于是他放棄名利的.爭逐,而獨自在山林上過著隱居的生活。《天凈沙·秋》是白樸《天凈沙》中的一首。
《天凈沙·秋》描繪出一幅秋日黃昏圖,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氣氛,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氣氛也由先前的蕭瑟變得開闊,明晰!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描繪了詞人對朝廷生活的不滿,故意將秋描繪成破爛、蕭瑟的老村之景。“一點飛鴻影下”描繪了如血一樣昏沉、壓抑的落日殘霞中一只大雁快如殘影的迅速掠過。詞人暗將自己比喻成飛雁,表達出他恨不得現(xiàn)在就飛離官廷,距其萬里之遠的心情,突出了他對朝廷深深的痛恨以及對清靜生活的熱愛。
后兩句曲詞筆鋒一轉,從悲涼肅殺的氣氛轉為開朗樂觀的心態(tài)。作者運用“孤村”“落日”“殘霰”“輕煙”“老樹”“寒鴉”六個景物與六個形容詞,將荒蕪的景象生動形象的體現(xiàn)出來,而“一點飛鴻影下”為過渡,承接上兩句,后連下兩句,開始為前面景象送來一星生機,后面兩句則用五種色彩搭配出絢麗多彩的秋景圖,形成鮮明的對比。
全詩采用借景抒情之法,明明是在描寫秋天,卻一字未提“秋”,真是妙哉!其實我們每個都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要明辨是非,不能一輩子都頹敗的活著,要接受并適應新生活,把每一天都活成一副景色,一輩子也就繪成了絢麗多姿之景,而我們當代青年更要一心向陽,努力學習,活出獨屬自己美麗的人生!
讀《天凈沙·秋》有感 2
秋風拂過路邊密密的落葉,落日的余光打在地上,一抹青煙飛過,輕輕地扶起了還過百年的老樹。飛鴉孤雁齊飛,草、葉、花都呈現(xiàn)出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景象。
“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目勝春朝”劉禹錫這樣說,“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豪爽一笑,“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神色戚戚。自古男子悲秋,女子懷春,而在白樸眼中秋天是別樣的。
詩文前兩句同古代的文人騷客一般,都在“悲秋”,可后兩句詞人筆鋒一轉,用青、綠、白、紅、黃五個描寫顏色的詞寫出了秋天別樣的景色,它是美的;同時詞人還利用了以遠及近,由高至低多層面,多角度,多空間的描寫了秋日的美景,全詩十二個景物無一不體現(xiàn)秋日之美。
本詩風格獨具特色婉約清麗,千古以來,與被譽為“秋思之祖”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媲美。白樸的這首小令頗有詞的意境,曲中雖無“斷腸人”也無“在天涯”,可曲中主人公時隱時現(xiàn),在朦朧之中傳達出一種地老天荒的寂靜。
讀《天凈沙·秋》有感 3
《天凈沙·秋》又名《塞上秋》,為元代詞人白樸所作,前一句詩“孤村落日殘霞”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了太陽漸漸漸落下的場景,烘托出一種寂寞的氛圍,而“輕煙老樹寒鴉”則烘托出一種蕭瑟的氛圍。側面表達出詞人惆悵的心情。
隨后詞人筆尖一轉,描繪了火紅火紅的楓葉,描繪了金黃金黃的花朵,描繪了霜白霜白的小草,這幾個字畫龍點睛,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了形象的描繪出了一副絕妙的秋景圖。本首詩表達了作者由悶悶不樂到豁然開郎,充滿希望的情懷。這首散曲居有獨特的風格,婉轉清亮,情意新鮮。
詞人這種樂觀的精神,不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嗎?如果詞人沒有樂觀的態(tài)度,那他看到這些美麗的秋色,會更加惆悵,也就不會寫下這首令詞人千古流芳的詩。也不會有如此美妙絕倫的詩。馬云當時失敗,并不是自暴自棄,而是樂觀的看待失敗為經驗,如果他沒有樂觀的態(tài)度,就不會有如今前途似錦的阿里巴巴了。
【讀《天凈沙·秋》有感】相關文章:
天凈沙·秋02-27
天凈沙秋作文04-07
天凈沙·秋作文04-07
天凈沙秋古詩鑒賞04-04
天凈沙·秋作文(熱門)03-02
天凈沙秋作文【優(yōu)選13篇】03-02
天凈沙·秋古詩詞鑒賞01-25
天凈沙·秋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