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作為新時代的干飯人,我不是很贊同這句話。"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好學要求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了。孔子所處的時代,戰亂頻繁,當人們生命安全都成問題的時候,吃飽穿暖住得好,已經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但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已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吃飽穿暖住得好已經是基本需求了。
如果我們要死板地按照這個要求成為好學的人的話,我們就要拋棄我們原本舒適的環境,去一個環境惡劣的地方去學習,只為遵循這個要求,何必呢?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不否認現在社會是有很多人在險惡的環境里有一番好成績,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只有去惡劣的環境學習才會有一番好成績。在好的環境中學習,也可以有一番好成績。當好學變成一種形式,那就意味著這已經不是好學了。成為好學的人,環境不是必要因素,一顆好學的心才是。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是孔子告誡我們不要只追求生活的質量,只沉迷于享樂中。
后面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的說法我十分贊同。做事勤勉,言談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做事勤勉可以看出我們對于好學的態度,言談謹慎就是要經過大腦思考,這樣的話,我們的言談就會準確精練,這有助于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是要向別人學習,從別人的行為中看到自己的錯誤。
想起自己的經歷,我是一個遇到問題只會自己解決的人。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很難很難的題,我想了很久很久,迫于無奈,我只好去請教老師。但這道題目在老師的指點下輕松化解,我頓時語塞,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能力是這么渺小,自己的能力是這么有限。所以,向別人請教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我認為只有我們抵住誘惑,做事勤勉認真,語言清楚正確,積極向別人學習并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稱之為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