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弈》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弈》一文中記載: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足以可見,弈秋棋藝精湛。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說弈秋是一位稱職的老師嗎?在反復咀嚼文本,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考證,我發現,弈秋并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
首先,弈秋只是把他的所知所學傳授給學生,卻未顧及到學生上課時的狀態或態度。從“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可見,他不善于觀察學生上課時的狀態,導致學生中的一人分心走神,無法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想,一位稱職的老師,他是決不會也不允許在自己課堂上學生如此“大陣仗”地心不在焉啊。
其次,弈秋的學生僅是兩個人,就有一人分心走神,那可是百分之五十的幾率啊。如若是一個組,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呢?他又如何顧及?如何教授?家長們信任他,相信他,他卻無法讓學生成才,這怎么能稱之為稱職的老師呢?從“為是其智弗若與”句,我們得知,這個分心的學生并不是智力不行,而是智力不在線——他掉線了。所以,在學生智力都正常的情況下,倆人落差竟如此之大。我想,為師者,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學生上課認真與否,學習態度如何,便都在老師的眼里了。不是嗎?一位稱職的老師,當學生在課上出現異常舉動時,他都會采取恰當、適當的方式,正確引導這位學生重新進入課堂,及時糾正學生的行為,讓學生重回正軌。
再次,若是一位稱職的老師,他講的課必定會使人興趣盎然,學生們聽著也是喜歡的。那么弈秋所教的課,是有多無聊才會讓學生“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若是只有真正熱愛下棋的人,才能聽得進弈秋的教誨,可見弈秋的課并不大眾化,他的課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沒能勾起學生們對下棋的熱愛。可見,弈秋并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
當然,一位稱職的老師得學識淵博,這一點“通國之善弈者也”的弈秋是完全有資歷的,除此之外,他還要有一定的專業素養,要有豐厚扎實的教育教學經驗,這也成為稱職老師的關鍵啊。稱職的老師應該以全面為基礎,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否則,他的課程只能授給一小部分人。
最后,稱職的老師要懂得將單純的以傳授知識為目標,轉變為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目標,使學生可以在遇到另一種從未見到,難以解決局面時,能做到自主思考,想到解決方法,盡可能游刃有余地解決困難。這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該做、會做的,然弈秋并沒有做到。
所以,綜上所述,弈秋并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