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書是看完了,是我讀過的陀的書里面最厚的一本書。但是我不知道說什么。如鯁在喉,詞窮,信息量過大導致無法吸收。這本書不僅僅是小說,除了陀書中代表性的人性的掙扎,它還充滿著話劇的張力與緊湊感,哲學書的思辨。
這本書對話似乎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撐起了整本書的框架。我看的版本,扉頁清清楚楚地把故事梗概劇透了我一臉,讓我一開始就鎖定了兇手。本以為這會影響我閱讀的樂趣,但是后面我才發現,知道那點情節根本算不上影響。這本書閱讀的樂趣與謎題不是兇手是誰,不是和讀者玩猜殺人者是誰的游戲,而是直接把最震撼的心理沖突、最無助的人性掙扎傾洪而下,震撼給你看,錯綜復雜給你看。
上卷讀罷,居然命案還是沒有發生。一時之間我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個啥,但是頭很疼,下卷看完更懵了,細節與震撼點太多反而導致詞窮。
先從三兄弟講起吧;
德米特里,本性善良但容易沖動,誠實又充滿情欲,越到后面,德米特里越讓我感受到他性格中高貴的一面;他雖然外表粗獷,但也有自己的人格信念;他不齒于做那些下流卑鄙事情,在抓捕時也因為自己的人格受辱大發雷霆。
伊萬,理性的代表,大家很怕他,他的心中有自己的疑惑,我甚至覺得他回來就是為了觀察卡拉馬佐夫式的生命能否給予自己問題的答案。佐西馬長老曾對他說,他在騙自己,他不相信自己寫的理論。他悲哀于自己的理論,但又不知如何證否,這種矛盾和沖突貫穿整本書;理性與宗教的沖突,人能否從自己的身上找到存在的價值。阿遼沙說過,伊萬追求的不是錢財、不是安逸、他追求的可能是苦難。他的理論讓罪惡有機可乘,他清楚明白地看到了這一點,他站在法庭拿出三千盧布時,是伊萬的高光時刻,因為他選擇與自己的理論相違背,選擇不去繼續欺騙自己。這次的經歷雖然沒有改變德米特里入獄的結局,但對伊萬來講是必要的,是他揉破自尊與自己講和的第一步,希望這是他人生的分水嶺。
阿遼沙,神性的代表,他的性格中坦蕩與待人平等這一點讓人人都喜歡他,他向往光明,可是他的內心是否堅定需要打個問號。他惹人喜愛這個特性讓他難以親自看到伊萬、斯乜爾加科夫那些陰冷的性格所承受的冷漠與痛苦。在我看來,他有得天獨厚的看到這個世界的美麗的一面,但另外一條路必須要體驗,才能真正地愛這個世界,他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斯乜爾加科夫,令我費解的角色。書中的著墨不多,但是像是一個利用伊萬,但二者的差距會讓人認為是他反被利用的角色。斯乜爾加科夫做了伊萬惡的一面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確是合謀,但是斯乜爾加科夫本人認為是伊萬指示,他不過是“跑腿的”。在我看來,二者最后一次見面時,他發現自己才是真正的兇手。并且自己和伊萬都不是那么相信“沒有永恒的上帝,也沒有道德”。斯乜爾加科夫為什么自殺?我的理解是,他本身認為自己不過是執行者,所以不管有沒有“主”,他都不會害怕。但如果剛才的理論不成立,沒有“無所不可”,那他不是“跑腿的”,他就是真兇,終身難逃兇手的罪名與“明察秋毫的主”的審判。明天如果自己被懷疑,哪怕是懷疑,后面的一切也不再那么順利。如果自殺,明天法庭上伊萬沒有證人,也就無話可說,自己死掉的價值遠遠大于繼續活下去的價值。斯乜爾加科夫的自殺讓伊萬后續法庭上的坦白更顯困難,斯乜爾加科夫是否樂于見此?在伊萬眼中一輩子都是蒼蠅的他,終于讓伊萬跌了一個大跟頭。在一個尊敬和在乎的人的心中,他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書中還有很多思辨的成分在里面,舉例來看。
佐西馬長老提到的,不要欺騙你自己,這一點好難。人先要清楚地認識自己,才會察覺自己是否是在欺騙自己。欺騙自己但又無力改變是否會比未察覺到自己在欺騙自己更痛苦?對于懷疑的觀點證否的代價是否又是我們可以承擔的?聰明如伊萬也會因此瘋癲,不加思索地深愛并相信著是否就是最好的選擇?伊萬最后是否被拯救,希望他的經歷可以給出陀對這個問題的答案。
書中借霍赫拉科娃夫人提到的愛的熱忱的原因是渴望贊許和以愛還愛,這一點也令人深思。我們的善良的出發點是什么?我們在行善的時候是否在渴望什么?當這種善良不被人理解,我們是否還可以繼續愛著世人。如果可以,這份愛的源頭是什么?佐西馬長老說到的,越是對具體的人憎惡,越是對全人類愛得熾熱。那份熾熱的來源是否是同情?越是憎惡這個世界,越是對人類充滿同情?墒沁@份感情的源頭是對這個世界的憎惡。所以人性要足夠強大,足以看到這個世界破落不堪的一面但仍心生光明。要與世界和解,才能坦蕩地愛一切。人性強大的一種可能是經歷苦難,所以才會有苦難救贖的主題吧。
非常精彩的書,細節值得推敲,情節巧妙精細,人物刻畫栩栩如生。陀后期作品愈發對人物刻畫信手拈來,人物真正的想法沒有埋在文字里,而是進一步埋在了行為里面,可能會與文字內容相反。并且一段對話中復雜人物會有多重行為表現,這一切都給人一種真實感與沖擊感!犊ɡR佐夫兄弟》這本書在這一點傷體現得尤為明顯,人性中行為與性格的有趣之處這一點就值得再刷一遍。此書成功替換《白癡》,成為我心中目前看過的陀書中的最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