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送你一匹馬》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 1
“不問你將去何方,送你一匹馬,讓他陪你乘風破浪,勇敢闖天涯。”每每聽到這首歌,都會想到那個想送給世界上每個人一匹“馬”的三毛。
《送你一匹馬》收錄了三毛回臺定居后發表的一系列文章,書中記錄了三毛對家人、朋友的愛意與關懷,對教育的熱愛與嚴謹,對書籍和藝術的鐘情,以及對生命的思索和感悟,字里行間流露著真誠與溫情。這,就是我們所喜愛的三毛。送人于暖馬,留給自己于通透。
“馬”,對于三毛而言,是一種人生信仰,是在無星無月的夜里,依然可以發出光芒的神駒。合上這本書,我想對三毛說,我也收到了好幾匹“愛馬”,是我想要養在心里的,夢里的,幻想里的那種“馬”。
一匹“馬”的名字叫“夢想”,它給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三毛說,人生一世,也不過是一個又一個二十四小時的疊積,在這樣寶貴的光陰里,必須明白自己的選擇。在人生這條漫長的跑道上,無論是求學、工作還是友情、親情,三毛一直懂得掌握自己的節奏。雖然也曾迷失過、絕望過,但她始終在做著自己想做的,愛自己想愛的`,所以她在文中提到,她的“馬”一直都在。人生路漫漫,不是走得快便能走得好,重要的是找對方向。心中有方向,才不會一路跌跌撞撞。
另一匹“馬”的名字叫“出發”,它給了我重新出發的信心和勇氣。在三毛看來,往事不可緬懷,因為來時的路不可能回頭。所以在面對生命中的孤獨和苦難時,三毛是極其坦然的,她堅信生活是好的,峰回路轉,柳暗又花明,前面總會有不同的光景。正因如此,她從疼痛中蛻變,擁抱這燦爛的世界,寫出如此溫暖的文字。
三毛送給讀者的“馬”是溫暖的,一如她的文字暖而不膩,我是如此幸運能夠在30歲的年紀,遇到《送你一匹馬》這本書。
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世間的種種困難與挫折都有可能阻礙我們前行的腳步。盡管生命中有太多不如意,也有過抱怨氣餒,但愿每位讀者都能送給自己一匹“馬”,策馬馳騁,奮蹄揚鞭,路之所至,心之所向。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 2
一生愛馬癡狂,對于我,馬代表著許多深遠的意義和境界,而它又不是擁有的。
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虛假,或許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的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的面對人生。
在我看來,三毛是個極端善良的人,她富愛心,又有正義感,對萬事萬物都感興趣,也都很熱忱的去做。另一方面,她又是個做事果斷、不易屈服的人,不管周遭環境多么復雜,她都盡力化為簡單,她不讓命運擊倒,凡是她下決心要做的事,再艱難,她都要做到。
寫作,是人生極小極小的一部分而已。堅持看守個人文字上的簡單和樸素,欣賞以一支筆,只做生活的見證者。絕對不敢詮釋人生,讓故事多留余地,請讀者再去創造,而且,一向不用難字。不用難字這一點,必須另有說明,因為不大會用,真的。
馬的形體,織著雄壯、神秘又同時清朗的生命之極美。而且,他的出現是有背景做襯的。
我有許多匹好馬,是一個高原牧場的主人。至于自己,那匹只屬于我的愛馬,一生都在的。常常,騎著它,在無人的海邊奔馳,馬的毛色,即使在無星無月的夜里,也能發出一種沉潛又凝煉的閃光,是一匹神駒。我有一匹黑馬,它的名字,叫做——源。
那個擦亮了我的`眼睛,打開了我的道路,在我已經自愿淹沒的少年時代拉了我一把的恩師,今生今世原已不盼再見,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無法回報,我也失去了語言。受教于顧福生老師之前,已在家中關了三年多,外界如何的春去秋來,在我,已是全然不想知覺了。
對于這樣一個少年,顧福生說話的口吻總也是尊重,總也是商量。即使是要給我改航道,用顏色來吸引我的興趣,他順口說匣來都是溫柔。那時候中國的古典小說、舊俄作家、一般性的世界名著我已看了一些,可是捧回去的那些雜志卻還是看癡了去。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 3
看完三毛的《送你一匹馬》,心中十分觸動。我就料到會這樣,所以本來也只是打算翻翻而已,不料卻著了魔似的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三毛小時侯極度自卑,倔強,我從她的描述中仿佛看到了少女時代的我,怯生生的,對自己的每一部分都不自信,大腦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幻想,卻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我有種種想飛的沖動,卻懷疑自己的才能,情緒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大起大落…很慶幸那段日子已經成為過去,現在的我無比自信,相信自己能處理好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如果將來我做母親,一定會讓孩子在心理上健康成長,而不作太多人為的干涉。
三毛的真與執著也令我感動莫名,在紅塵俗世中,能堅持自己的那么一點點東西是多么不容易!然三毛是這樣做了,她拒絕讓敏感的心靈被銹蝕,拒絕讓生命在無謂的應酬中白白流逝,她細膩的觸覺讓我們發現了童心的.無邪、愛的可貴。但同時我也理解,三毛把自己關在小屋里,沒日沒夜地閱讀與寫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去,雖然有它積極的一面,但何嘗不是一種逃避?她想從對亡夫荷西的思念中逃出來,他們相愛實在太深。為了三毛,荷西陪伴著她來到撒哈拉沙漠居住;每天回家,荷西如果看不到三毛,就會不知所措。而三毛覺得在荷西面前,她可以一切都那么自然,而她的所有風情,都是為荷西而展現。隨著荷西的猝死,那長裙飄飄色彩繽紛的日子也遠去了。其實荷西一死,三毛就不想活下去了,是瓊瑤救了她,然而后來三毛就身不由己,陷入了俗世的紛擾中去了,這對于棱角分明的她來說顯然是不適合的。最終,在荷西去世的十二年后,三毛還是選擇了死,選擇了解脫…她和荷西又可以在一起了。她曾經說過:很想再做荷西的妻子,盡管來生荷西不再是荷西我不再是我。讀到這里,我的眼淚從臉上滑落,一方面深深理解三毛的真摯與悲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最美妙的愛情通常只會降臨一次,然而上天未免也太吝嗇了,只讓他們在一起生活了六年;另一方面,著實感嘆世事的無常,“人有悲歡離合”,說不準下次就輪到我,而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給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多一點愛,盡量抓緊時間實現人生的目標,那么即使真有什么不幸降臨,我也可道聲無了。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 4
我向來很喜歡讀三毛的書,在《雨季不再來》里,我看到了那個曾經迷茫的自己,在《夢里花落知多少》中我明確未來自己想成為的模樣,在《撒哈拉沙漠》中我迫不及待地想與三毛感同身受……幾乎每讀一本,我對三毛的敬佩與崇拜之情就多了一分。《送你一匹馬》卻出乎我的意料,我開始看不懂三毛了。
相信有許多人跟我一樣,看到書名時有點疑惑,怎么會送人一匹馬呢?自序中三毛寫到“一生愛馬癡狂,對于我,馬代表著許多深遠的意義和境界……很想大大方方地送給世界上每個人一匹馬,當然,是養在心里、夢里,幻想里的那種馬,常常騎著它在無人的海邊奔馳,馬的毛色,即使在無星無月的夜里,也能發出一種沉潛又凝練的閃光……”
我心中又何嘗沒有一匹馬呢?成長之中,有太多太多的經歷讓我覺得自己一夜長大。一次成長代表著又是一夜無眠,這時的我總喜歡騎著我的那匹寶馬出去轉轉。夜里的海南島是這樣的美,像南海上一條沉睡的美人魚,那一座座建筑就是人魚身上的魚鱗,黑夜里它們也沒有停止閃動,在月光的照射下,反而更加的明亮。沒有上海的繁華,沒有廣州的煙火,雙創后的海南島倒多了一分祥和與寧靜,讓人愜意無比。我的馬是會飛的,我喜歡讓它領我去高處觀望。我發現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在這么美麗的島上卻無法入眠,看著不同人面臨著不同的道路,自己好像也就不那么迷茫與煩惱了,壓力也消了許多。做一顆星星多好,我希望做一顆有匹白馬的星星,那輕輕的光芒便是那匹馬上沉潛又凝練的閃光。三毛說的對,還是不要有匹真的馬比較好,有了真馬,落了實相,發現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神話,反而悵然若失。
三毛除了是一個高原牧場的主人,擁有著許多匹好馬,她還是小姑,擁有兩個特別的天使。每當三毛描寫天恩與天慈時,字里行間總能發現她不經意間表露出來的柔情。在臺灣的一段時間,三毛每次見友回來都非常晚。卻總能發現恩,慈伏在書桌旁沉沉睡去,天慈手上的手表沒有摘,不知看了多少次才忍不住沉沉睡去;桌上的臺燈仍然亮著,不知兩個孩子抬頭向窗外遙望了多少次才被困意所擊敗;桌上的'字條已沒有溫度,卻仍能讀出滿是孩子的期盼。那顆漂泊了很久的心,經歷生活一次次摧殘的心,被這兩個小天使給俘獲。荷西走后前所未有的溫暖俘獲了三毛的心。這兩個小天使是三毛的,三毛也是天使,是兩個孩子的天使,是我的天使。我多希望有一個三毛一樣的小姑,在三毛旁蓋圖章,畫圖畫,吃東西,說笑語,打架,吵架,還有聽那首放了又放的碟片《你是我特別的天使》。這比面對枯燥的加減法數學題,比面對總是猜不透出題人心思的現代文閱讀,比面對永遠無法理解的英語閱讀題要有趣,真是搞不懂孩子,越是長大越是沒有了童趣。
我沒有不懂三毛,只是三毛的經歷與我而言太奢侈,那樣的人生太過不真實,我唯有去面對自己不想面對的一切,并把它們變有趣,把自己變優秀,才有可能未來像三毛般灑脫,真性情。三毛啊三毛,我突然明白了你寫這本書的用意。別太在意生活中的煩惱,別不甘于世界的不公平,我們都有一匹馬,我們身邊都有天使,它們會帶著自己飛越千山萬水,飛越世間繁華,沒有終點站,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 5
閑來無事,在圖書館翻到了三毛的《送你一匹馬》,其實對三毛很是陌生,只記得小時候在家里的書櫥上有本《萬水千山走遍》,還幼稚的以為這個三毛就是流浪記里的三毛。
看這樣的文字很柔和,心情也很平靜。看到最后才明白為什么叫送你一匹馬。也就是三毛可以寫出這樣的題目。從小是孤寂的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的三毛因為一個導師的原因而進入了書的世界不能自拔。其實人就怕找到合適的道路,一旦找到了合適的道路就不能回頭。就像三毛在書中寫到的,街上有千萬條路,但沒有一條是我的`。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后就一發而不可收拾。早上七點睡覺十點起床是怎樣的一種熱情與敬業。對于孩子們的愛和自己事業的愛表現的那么直接與干脆,如果他活在現在就回被誤解的更徹底,或者像國寶樣的被寵著。
作家都是有個性的,與父親的矛盾一直不能解決,而且也不可解決。但作家又是純粹的,對什么都愛的那么徹底。娘家、西班牙、姓曾的大哥。
最后對于瓊瑤的關心也許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什么說送你一匹馬的原因。有些人太累了,需要一匹馬去草原、去海邊、去天涯海角休息一下。而有些太閑的人是不能體會這樣的感覺的。累的人又分兩種,一是為自己累,二是為國家、為別人累。只有這樣自己才遲遲不肯讓自己休息,因為我要為國家和周圍的人奮斗到底。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 6
已是冬日,氣溫雖未明顯降低,但迪拜的日落還是更早的來了。因為各樣的原因,下班的班車內只有兩個中國人——我和三毛。
與三毛熱衷玄怪不同,我自是不相信鬼神通靈的事情,但是我能感覺到三毛確確實實的就在那。在這本《送你一匹馬》里,就在字里行間,就在紙漿之中。我又如何得知?因為每每她問我“對不對?”的時候,都會一陣心驚。
當看到三毛走下車,遞上駕照時說:“你要罰我啰,對不對?”時,我就是那位被問笑的交通警察。當看到她在作業本中批改道:“一張退票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生的面對,對不對?”時,我就是那個不愛孔子,不愿墨守的學生。最驚心的最有實感,還是她直問讀者,直問自己的一句句‘對不對?’。
我本是不這么愛讀書的,至少近年來是越來越躁氣了。可是作者就坐在邊上,用真實的氣息‘摁’住我,我又怎么好意思起身離開?況且這哪里是一本書,既不教人事理,也不縱人暢想。分明就是馳騁中的一匹馬。看著三毛在騎,不過癮就借來自己騎。我又能感覺到韁繩在手的暢快,又常常有些野馬不由人的驚險。就這么進入一片天地,彼此感受著,馴養著。天色更暗了,才只好抬起頭來。還要有些歉意地對作者說:“對不起,等回到住處,我再看完剩余。”
看著窗外的荒漠,對于剛才的投入當然是意猶未盡。實在是很羨慕她啊。居然會那么多種語言,可以和各個世界里的人交流。在北非,在南歐,在加那利群島。就連很是熟悉的臺灣,在她的筆下也開始變得誘人。真希望自己也能在臺北走走,哪怕是在忠孝西路最不和善的時候也好。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可三毛太是狠毒,她用行走讀了萬卷書,又在書的世界里行了無窮的路。得了匹好馬,還要招搖過市,真真羨煞我輩。旋而退一步想,哪怕做她的那只咖啡色的‘小豬’也不錯啊。起碼跟著也長了不少見聞吧。本還因為遠在迪拜,時刻想回家的心思,突然就不安分起來。希臘,給自己一個期限,一年內一定要去希臘看看。也斗膽問問雅典娜“斯巴達很值得尊敬,對不對?”
再想想又實在可笑。這么出色的作家,腦袋肯定是沒有問題,卻做了那么多傻事。若要我用把車開進水里去的荒誕,來奪取天下剩余的兩斗才華,我多半不會愿意。五個燈的紅綠燈不好辨認么?既不是埃舍爾的樓梯,也不是梵高的星空。我猜她大概是故意放縱吧。明明覺得人們守規矩是可喜的,卻又因于交警的'一再縱容而歡快。所以才不知道該不該愛臺北么?所以才會酸楚和幸福同時涌上心頭么?很矛盾,但是很真實,也挺欣慰。對不對?
也不總是那么敬畏這個家伙的。只要那根淡煙又被點燃,我就想把書合上。然后嚴肅的說吸煙不好。看到天恩、天慈被打了,也想說這樣不好。但這次沒有合上書本。因為我想知道小姑第二天陪‘恩’和‘慈’做了什么。覺得逼迫爸爸在大雨里吊車到凌晨也不好;覺得總是讓媽媽哭也不好。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可是又不是自己的馬,不好意思頻頻去說什么。就算是自己的馬,有時候,馬也是不由人的。再說了,很多時候你也不在乎,不是對與錯的問題,是沒有必要隱瞞,也沒有必要悔恨。對不對?
遺恨!這個被你用到紅樓夢上的字眼,我能借來用么?對于我這樣一位讀者,你的離去充滿遺恨。但有時也狠心的想,若不是換個劇情,也就沒有這樣的三毛了,這樣的馬,這樣的感觸。自知實在是不能要求什么,更無法改變什么。但遺恨,還是難免的。說不準本來還有什么驚世的。而今只能徒憾。
不過,最主要還是很感謝的。讀完此書,我雖還是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樣子的,還是不知道未來何往,甚至對過去的認識都沒有什么提高。但是我知道人該有一匹馬,想到了自己該有一匹什么樣的馬,感悟了要努力不負于心。所以,讀完最后一篇《鄉愁》之后,真是想說聲感謝。感謝你的馬借給我騎。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 7
其實讀書又何異乎讀人呢?從扉頁開始書的一裝幀一色彩就在你眸里刻下了一個身影,或氣宇軒昂或傴僂蹣跚。翻開書頁,透在墨香之外的是寫書人的吶喊,或鏗鏘有力或無病呻吟。然而三毛的文字卻始終然人疑惑,她究竟是怎樣一個女子?是撒哈拉里瀟灑,堅持,而又敏感的?還是鬧學記里單純,快樂,而五彩斑斕的?放下《送你一匹馬》,才明白,其實這女子就像一陣風,那又何必去深究。她那般自在,又讓人如何去深究。
這書里有種滋味是自由。少有人會像三毛一樣追逐自由,不管不顧。她在書里說自己一生愛馬癡狂,很想大大方方的送給世界上每一個人一匹馬,當然,是養在心里、夢里、幻想里的那種馬。而這種馬世間有幾人擁有?被現實利益所束,被貪嗔欲望所束,還剩幾人能在心靈的原野里策馬奔騰?想最初的我們,誰人不擁有一匹駿馬?它帶著我們四處馳騁,迸發出各種光芒,各種激情。可如今的我們,把自己囚在幾方桎梏里,為財富,為聲望,連出走都變得那么艱難。如同三毛寫給拼命工作的瓊瑤的“現在你自己的戲,再沒有了太多的枷,你來演一次自己的主角好不好”。她告訴瓊瑤不要嫁給夜夜不眠的.燈,嫁給生活。她告訴我們要松一松綁在身上的繩索,去追隨自己想要的。
這書里有種滋味是母愛。這又是多少人險些忘卻的滋味。“在媽媽的蔭庇下,我沒有了年齡,也喪失了保護自己的能力,畢竟這份情,這份母愛,這份家的安全,解除了我一切對外及對己的防衛。”喜歡三毛是因為她的真性情。在母親面前卸下所有,像孩童一樣天真。面對父母,我們永遠都只是長不大的孩子。就像三毛渴望回娘家的心像弦上的箭一樣,也許某天我們在哪方望著故鄉清冷的月光時,便會想起家中的老人,憶起孩童的歲月,于是急切地渴望拿起電話聽一聽熟悉的聲音喚起遙遠的乳名,這心情就如同三毛一樣。當我們卸下了偽裝,放下了追逐,才可以感受到最本真的母愛。
我還讀到了書了最濃的一中滋味叫孤獨。其實誰能想象三毛瀟灑的一生有多少淚水做伴。書中藏著她那么多的回憶,轟轟烈烈或暗暗傷心。曾經的親密愛人一一離去,各種流言蜚語鋪天蓋地,這讓追求美好渴望幸福的她何去何從。可看到這些你仍舊是被感動,因為這個奇女子毫無遮掩地將她的孤獨展示在你眼前,她的快樂或是悲傷都那么純粹,讓人看得透徹。這也許會是讓我們覺得羞愧的,因為我們無終究法像這般揭下一生的面具。
如果都說三毛是個謎一的樣人,這樣是否來得太不妥帖。我無才去探究她的為人,可《送你一匹馬》讓我感受到她似一陣風,迎面吹來,你便了解了路旁盛開的是什么顏色的鮮花,你便了解了天空氤氳著幾分水汽。她是個真實的筆者,沒有偽裝,毫不掩飾地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毫不掩飾地去愛去憎。于三毛而言,文者,心也。她用文字告訴我們要白于己,白于眾,白于生活。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相關文章:
送你滿天星光作文05-23
【推薦】送你滿天星光作文12-30
送你一輪明月的作文01-31
送你一輪明月作文03-28
送你一縷陽光作文02-22
送你一個微笑作文03-06
送你一縷春風作文10-28
送你一顆子彈讀后感02-26
[通用]送你一輪明月作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