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全接納,慢引導》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xx年寒假,在線上教師研修中,聽到了鄭丹娜老師的采訪錄(讓教育之花悄悄地開),讓我不禁再次捧起她的那本《全接納,慢引導》,記得初讀這本書時還是我剛從教不久的時候,如今再翻開它,猶如與老友相見一般親切。
鄭老師與孩子間的“悄悄話”本不僅僅是在練筆,更是在練心,同時更拓寬了師生間、生生間的溝通渠道。讓孩子能給換一種更舒服、更安全、更自由的形式與老師進行溝通。小小的改變,給足的孩子們自由表達的空間。
鄭老師在教室里貼了一張“心情晴雨表”,在每天早上能給看到每個孩子當天的心情狀態,能夠有所側重地去關注那些最需要第一時間關注的學生。這是一種多么溫暖而又充滿智慧的方法呢。
班級中適時進行的悄悄話交流會,更是鄭老師走近學生心靈、感受心靈、培育心靈的方法,這些方法溫暖了孩子們。正如鄭老師所說“速效不能救心,教育應該是溫暖的潤物細無聲,而溫暖的教育應該多傾聽孩子心靈的呼聲。”是的,與其做一個高明的說者,不如做一個高明的聽者。傾聽并了解孩子,理解并接納他們的感受。接納所有的孩子,接納所有的感受。
每個班級中的孩子都具有不同的個性、愛好,我們不能以一個標準去衡量他們,因此及時發現他們的不同特點,接納與欣賞是非常有必要的。記得班級中曾經有一位小女生,不太引人注意,總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端坐著。她時常在桌洞里擺弄些零碎的東西,或者是在課本上描描畫畫,經過提醒她會乖乖地收起來,但是一會兒的時間便再次走神。她幾乎從沒主動舉手發過言,每次讓她起來回答問題時,在講臺上無法聽清她的聲音,只能走到她的身邊傾聽。在她的作業中能看到諸如“春”字下面寫成“目”字、“本來”寫成“木來”、許多常用字她卻用拼音替的錯誤。拼音的拼寫中也是錯誤百出,閱讀理解題幾乎答非所問,成績處于班里倒數三名以內,很難及格……按照鄭丹娜老師在《全接納,慢引導》一書中對學生的分類來看,她既屬于聽話型的學生,又屬于低沉型的學生,不僅需要強化激勵促進步,同時還需要喚醒自信促成功。于是我決定不斷為她創造機會展示她的才能,肯定她的一點一滴的進步,讓家長在家中也不斷發現她身上的閃光點,不吝嗇贊美的語言。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經過細心的觀察與了解,也能發現她身上的閃光點,她熱愛做手工,心靈手巧,喜歡在本子上涂涂畫畫,而且頗有幾分靈氣。于是我便以此為突破點,慢慢引導與鼓勵,讓她擔任壁報設計師,帶同學做班花折紙等,一點點地提升她的自信心,同時再慢慢滲透幫她找到合適的補習基礎知識漏洞的方法。沒有哪個孩子不心向陽光,不想進步,所以她在慢慢地成長、進步。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努力,所有的付出終于有了回響,課堂上她的小動作越來越少了,專注的時間變長了,她的作業中錯別字也開始變少,作文中的內容也變豐富了,成績也慢慢能及格了,在一次單元測試考中她竟然考了86分,非常讓人意外。如果我缺少耐心,怎會見到她后來的變化呢?
我想,師者要做孩子心中的一束光,指引他們未來前行的方向。幾年來,我一直在踐行溫暖教育,陪伴不同個性、不同程度的孩子們成長,當看到孩子們或快或慢,按照自己的節奏在快樂地進步與成長時,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做老師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