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孩子們,你們好》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孩子們,你們好!”阿莫納什維利在新學期去往學校的路上反復練習著這句話。他認為不同表情、不同語氣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他在書中用一行行字句彈奏出了一個永不變更的旋律,那就是對兒童的的愛,對兒童脆弱的心靈關懷備至的態度。
《孩子們,你們好》這本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而是以平實的語言向大家講述著一個個教學故事,而在這些語言中,都充滿了一位教育家、一名小學教師對所有孩子滿腔的愛。
在讀《孩子們,你們好》的時候,常有這樣的感覺:我不是就犯過這樣的錯嗎?這情況不是我常常遇到的嗎?我不是正為這樣的情況而煩惱嗎?所以,我就想談談我的感受,也時刻提醒自己怎樣看待學生,怎樣和他們更好地相處。
首先,要想了解兒童心靈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學科的秘密,先要把每一個兒童認做是自己的老師和教育者。在實踐中鍛煉,成長,進步。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誰愛兒童的嘰嘰喳喳聲,誰就愿意從事教育工作,而誰愛兒童的嘰嘰喳喳聲已經愛得入了迷,誰就能獲得自己的職業的幸福。”
是的,只有我們去享受孩子們的每一個動作,發出的每一種聲音,才能發現他們每個人獨特的閃光點,因材施教,成為孩子們成長的促進者。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學習不代表他的全部,熱愛勞動、尊敬老師、幫助同學等等,都是學生的發光點,所以不以成績作為評判的標準,是對孩子真誠的愛。
其次,每一個教師,只要他能夠將自己的心血傾注于受教育者身上,使他們具有善良的品性和美好的心靈,能以他人之憂而憂,以他人之樂而樂,具有同情心,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不是單純的掌握知識,更多的是教會他們怎樣做人。阿莫納什維利要求自己記住他也曾做過學生,并且努力做到“不使從前曾經折磨過我的那種感受同樣去折磨我今天的學生”。這可能是很多教師的“初心所在”,但是一旦我們習慣于怎樣工作,一旦我們的工作方法在實踐中一次證明有效,我們就容易相信自己的方式是正確而不需要修正的。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藝術具有這樣的一個特點:幾乎人人都覺得它是一件了如指掌的和明白易懂的事情,有些人甚至還覺得它是一項十分容易的工作,其實,越覺得教育藝術比較容易的人,越是說明了他對教育理論或教育實踐的所知甚少。”
如果宇宙確實是無窮無盡的,那么兒童就是這個無窮無盡的宇宙的縮影,這就注定了教育絕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教育需要用藝術的方式走進學生的心靈,用愛和理解陪伴和幫助學生成長。
作者在書中說,只有把自己當作兒童,才能幫助兒童成為成人;只有把兒童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童年的重現,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來。我們應當全心全意地關懷兒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人道的教師。
阿莫納什維利在課堂上的每一個活動都是教師的用心和學生的快樂發出的美的藝術碰撞,是心與心的相互陪伴的教育。
閱讀完《孩子們,你們好》這本書,心底流淌著感動的甘泉。當然書中的很多教學模式在當前的教學生涯中可能還是難以實現,但是至少通過這次閱讀我愿意在未來用自己的實踐去嘗試和探索“走進心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