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珍惜-讀《石壕吏》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我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腦子里所想到的就是這么一幅畫面:夜色如墨傾灑,吏官們的腳步聲好似轟隆隆的雷聲,他們的怒吼聲音好似萬馬奔騰。老婦孤苦伶仃地癱坐在地上,拼了命地向著他們磕頭訴苦,求他們放過她的孩子。
我感受頗多,那時的老婦人生活在一個動蕩的年代,對他們又打又罵,好似這些都不是錯一樣。也是,畢竟在古代,他們沒有法律,貧富差距大,沒有人會認為人人平等,他們只會認為是的基層老百姓活該被欺負,甚至連你自己的生命都會被漠視。畢竟從古到今,我們要都要不斷的工作,在上層領導把工作任務目標制定下來,大部分的官員都不會采用采用溫文爾雅的三請四顧,而是會選擇極端,就像我們現在也有這種人,為了業績更好和無所不用其極的加害于他人。這種人在我們現代會受到處罰,而在古代就不一樣。
文中老婦人一家子受到這樣的欺負,來源于什么?因為戰爭,只要一有戰爭,受苦的只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因為戰爭,人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因為戰爭,人們失去了自己最愛的親人、朋友;因為戰爭,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為戰爭,無數青年的身軀在前線永遠地倒下來……戰爭到底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它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使人們無法安穩生活,它可以說百害而無一利。
我們生活在和平的環境,我們有珍惜過美好的生活嗎?那可是我們老一輩用血肉打下來的。我一下子深入沉思,這種悲哀的心情揮之不去,為曾經苦難的年代和苦難的人民。不知不覺中,我聯想到了戰爭,今天的部分俄烏人民也因為時代的背景,從而使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相信人們都渴望和平,渴望安寧,但霸凌一直存在……
我以前特別反感家人天天說,你看看人家農村的孩子,他們吃不上飯,睡不好覺,沒有好衣服穿,但是他們命不好生活在那種家庭里,他們過得多苦你知道嗎?我們吃的一頓飯很有可能就是他們一個月的收入。但是你有珍惜過你現在的生活嗎?你現在吃睡得足,還能有這么好的學習環境,又在這么好的的學校里……
當我看完這篇文章,我產生了不一樣的理解。我反復問自己,我學會珍惜嗎?我真正理解珍惜的含義嗎?我在心里想著,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又仿佛沒理解得那么透徹。
在這個時代,身為中國人,我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