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讀后感-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
——福樓拜
俗話說:“兩軍相遇勇者勝。”勇敢是一種毫不畏懼、勇往直前的斗爭精神。最近,我讀了《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一書,對“勇敢”這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是一本“心靈雞湯”,旨在教會青少年做一個勇敢的人。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
這本書告訴我:要敢于挑戰。我覺得這個觀點十分正確,因為人生因挑戰而卓越。伽利略挑戰亞里士多德,推翻了持續兩千多年的錯誤理論;哥白尼挑戰教會,改變了人們的宇宙觀……他們的人生因挑戰而被后人尊敬。同時我們也能知道:真理就是在一次次的挑戰中得出來的。古人為了挑戰寒冷,發現并利用了火;為了挑戰樹木,發明了鋸;為了挑戰黑暗,發明了電燈;為了挑戰天空,發明了飛機……現在的一切真理、資源都是靠挑戰得出來的,即使挑戰失敗了,不但不會損失什么,而且會增加自己的經驗,我們何樂而不為?然而,比挑戰其它事物更難的是挑戰自己。海倫·凱勒就是這樣的人,她在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狀態下寫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樣的傳世佳作,還學會了五國語言,她敢于挑戰自己的精神讓世人佩服!一個人如果不斷挑戰自己,就會有勇往直前的動力。每當成功地擊敗過去的自己,這個人就會得到心靈的滿足,以至于繼續挑戰自己,循環往復,最終他就會成為一個強者。馬里恩說過:“挑戰讓生命充滿樂趣,克服挑戰讓生命充滿意義。”這句話鼓勵人們不僅要勇于挑戰,還要勇于迎接外來的挑戰。總之,我們要勇于挑戰、善于挑戰、敢于接受挑戰,讓人生充滿意義。
這本書還教會我一個道理:做出選擇,就不要回頭。人生總要面臨許多選擇,而選擇的人往往不清楚選擇后會發生什么,這時候,盡量選擇一個好的選項就可以了。一個人做出選擇后如果發現沒有得到想要的,然而選擇了就往往沒有后悔藥吃,在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堅持到底。因為未來是變幻莫測的,如果堅持下去,或許還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機會,即使情況沒有好轉,憑借驚人的毅力也可以突出重圍;但是如果這個人半途而廢了,那么他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有極大的可能就是——面臨失敗。巨鹿之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項羽為了讓將士們奮勇殺敵,他選擇了自斷退路、背水一戰,最后他們終于打敗了秦軍主力。后來,這個堅持到底、以少勝多的故事被人們濃縮成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所以,我們一旦做出選擇就不要輕易回頭,橫下一條心肯定會成功!
《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還教會了我許許多多,比如:勇敢嘗試,而不是躑躅不前;克服對未知的恐懼;不要輕易放棄夢想……
《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就像一首戰歌激勵我做一個勇往直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