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傲慢與偏見》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縷光輝透過玻璃窗滲入房間,輕柔的飄至紙上。推開窗子,清風點著足尖溜上書桌,緩緩翻開書頁,打開了這本《傲慢與偏見》。
僅用了幾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當合上書頁時,閉上眼睛。初見、誤解、偏見、釋然、相愛的種種都深深的印刻在腦海之中。
在《傲慢與偏見》中有各色各樣的人,他們各自有著鮮明的人物性格。同時,也有著不一樣的價值觀和不一樣的婚姻生活。
達西和伊麗莎白是兩個性格,家庭,地位,權勢都截人不同的人。他們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那顆純質(zhì),炙熱的心都在向著正確的方向燃燒著,雖然方式不近相同。
達西出生在一個十分富貴的家庭,受過很好的教育,有過人的學識與能力,而且為人正直。但是父母過度的寵溺與不正確的認知直接導致了他的傲慢。因為他的傲慢,所以他就對那些在這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產(chǎn)生了偏見。也可以反過來說,因為他對在這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有偏見,所以他變得傲慢。從這個角度講,傲慢與偏見這兩件事情是相伴而生的。并且他的傲慢還招致了他人對自己的偏見,而所謂自食惡果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對伊麗莎白真摯的愛使他改變了。
相比之下,伊麗莎白就好得多。雖然她的母親和幾個妹妹并不明智,但是她的姐姐和父親是她的榜樣。這樣好與不好相中和,讓伊麗莎白優(yōu)點與缺點并存。而出生在這樣一個小家庭,以及不那么豐富的閱歷,又使她不得不靠著達西的解釋才認清威漢的面目。雖然她也有偏見,但是她智慧,明事理的性格是我十分喜愛的。畢竟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他們兩人的愛情不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許仙與白娘子”那樣感天動地。但是在那個女性只有嫁個好人家才有出路的時代,也是真心真實而且平凡的了。
在班納特一家里,最荒唐的婚姻就是迪莉婭的了。毫不留情的說,她把現(xiàn)實想象的太美好了。威漢的行為舉止雖然十分有禮貌,但是與他朝夕相處的迪莉婭卻看不出來他的虛偽與偽善。
整篇書籍完美的詮釋了“傲慢與偏見”。書中,光是伊麗莎白的偏見,就占據(jù)了一半之多。但是,伊麗莎白漸漸的放下對達西先生的偏見,而達西先生則漸漸的由傲慢變得禮貌、周全、紳士,這一切都是出于對伊麗莎白的愛。達西先生希望在伊麗莎白的眼里自己是進步的,他努力改正自己被伊麗莎白批評的地方,唯一的想要就是得到她的原諒和改觀。但事實上在伊麗莎白漸漸地了解到所有事件的緣由放下對達西先生的偏見之后達西先生在她的眼里就是完美的。而經(jīng)歷了一系列挫折與困難之后,結局也是近乎完美。
不得不說,簡·奧斯丁是一位相當優(yōu)秀的女性作家。短短的一生雖只創(chuàng)作了六部長篇小說,卻部部是經(jīng)典。人們熟知的就有《愛瑪》《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我尤其喜歡這本《傲慢與偏見》。因為奧斯丁表達出來對婚姻和愛情的見解獨到且引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簡奧斯丁的小說中涉及了對婚姻的描寫,而事實上她卻是終生未婚。
認真讀讀這本書,你會知道人生短暫,不管我們具備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都不要像達西一樣變得傲慢,這樣就不會招致他人對我們的偏見,從而為我們帶來更多表現(xiàn)機會。并且也不該對不如自己的人產(chǎn)生偏見,這樣也就不會讓自己變得傲慢。也不能對傲慢的人產(chǎn)生偏見,因為他們總有我們沒看到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