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讀后感>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讀后感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6-28 19:10:12
  • 相關推薦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讀后感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讀后感 1

  讀巴菲特的信,與其說感受到的是他的投資哲學,還不如說是他對于進行投資這項他所熱愛的事業(yè)所堅持的原則。這種堅定,不是只維持幾個月幾年,也不會隨著別人的看法,市場的反映而改變,他是一種信念,一種自信,他的自信不僅僅來自于伯克希爾杰出的、持久的業(yè)績,也來自于巴菲特對自我投資理念的自信。

  巴菲特對自我的投資理念有足夠的自信,因為他相信理性的力量,相信優(yōu)秀的正直的管理人才的能量,并且他覺得這兩者永遠都不會錯。確信自我認為的東西是正確的,那么接下來就是堅定不移地貫實它:盡管我們常說要經(jīng)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但很少有人能從始至終、從頭到尾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從眾心理會經(jīng)常占據(jù)主導,我們對市場的恐慌和貪婪時不時動搖我們、征服我們,投機心態(tài)會誘惑我們拋棄理性,去做愚蠢的事情。

  比起明白正確的`事,堅定地做正確的事才是更難的,巴非特不是第一個提出價值投資,也可能不是最聰明的投資者,但他也許是最堅定的投資者,而他的成功應當絕大多數(shù)歸因于他的堅定信念。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讀后感 2

  臨近2019年的最終一周讀完了這本書,雖然一向聽聞巴菲特的各種話題,自我也參與過各種投資,卻從來沒有認真讀過他老人家的書,沒有系統(tǒng)學習投資的理論。回憶過往的稀里糊涂的投資經(jīng)歷,完全是在靠運氣,事后回想不免有些感嘆自我的愚蠢,也為自我捏把汗。國內(nèi)的教育一向都是殘缺的,每個人大概需要去自學心理、藝術、投資、管理、體育之類的,做一些通識教育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完善自我,更好的認識社會,所以也推薦大家讀讀這方面的書。以下是一些相對瑣碎的記錄。

  “良性循環(huán)又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財務上的良心循環(huán);二是人際關系,社會關系上的良性循環(huán)。”人的生活其實并不需要太多物質(zhì)上的需求,適度的克制會令自我更歡樂也會減少很多“心力”。這也是之前素食多年慢慢得出的結(jié)論,感覺很難,可是如果是自內(nèi)而外地做其實也十分簡單。道理真正明白了,就比較容易順其自然,沒有太多阻力,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適度節(jié)制或者儲蓄應當算是財務良性循環(huán)的基礎吧。

  “所有企業(yè)失敗基本都是由于財務上無法構(gòu)成良性循環(huán)造成的”。良性循環(huán)是復利的基礎。

  市場先生,安全邊際,本事圈是格雷厄姆、巴菲特投資思維的三大支柱。這三點其實都十分難做到。

  市場先生,就是讓我們讓自我的情緒不受市場的影響,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瑜伽里的“自覺”。覺察到自我的短視和沖動,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對于重大的決定如果沒有深思熟慮,都是容易反反復復的,減少自我情緒對決策的影響其實是十分難的。而在投資這件事上,多數(shù)人也一再犯過分樂觀和過分悲觀的錯誤,憑借短暫的歷史記憶而影響決策。比如08年的金融危機讓人過度消極,國內(nèi)房價的長期瘋長也讓很多人以為房價會一向漲下去,如果調(diào)研歷史和國外的情景仔細思考,內(nèi)心應當會一向有兩個完全相反的觀點,同時兩者都有十分多的理由,而最終僅有一個勝出。

  安全邊際就是活的久,懂數(shù)學的同學必須明白,控制好風險的重要性。一旦我們獲得超額收益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不應當是高興,應當搞清楚是我們在風險很低的情景下依靠個人本事獲得的,還是因為運氣的成分而同時我們有很高的冒進造成的。如果是后者,大概率上會所以付出更大的代價。之前我間接的問過很多持有加密幣的`朋友,他們參與其中很大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這個市場波動比較大,容易翻倍,這正是我之后一向十分謹慎參與的原因,同時我也認為在現(xiàn)階段國家不支持個人參與是十分明智的。

  本事圈,不要做自我不懂的事情。這也是前兩天和同事討論的一個話題,怎樣明白自我是否足夠了解了呢?經(jīng)常以為自我對某個股票和行業(yè)足夠了解了,可是如何確定足夠了解了呢?并且對于公開的市場已經(jīng)有那么多聰明的人,為什么我就能確定這個價格是合理的。如果已經(jīng)有足夠多的聰明人,那么市場應當能充分定價,我買入肯定已經(jīng)不是低估了。如果市場不能充分定價,那么憑什么我的確定是合理的,我又憑什么能比那么多聰明人確定正確呢?由此陷入無限的懷疑和否定中。所以我此刻會以指數(shù)為主,然后輔助一些自我的選股。在決定之前反復驗證,從正面驗證,從反面去驗證,研究風險。然后在一段時間之后根據(jù)市場反應,再去驗證之前的確定邏輯是否是對的。無論賺錢或者虧錢,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明白原因,而不是盲目地跟隨感覺。如果賺錢了,可是只是自我蒙對了,也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應當太著急。

  大概是跟很多事情一樣,投資能讓我們認識自我,也能了解這個世界,并且促使我去思考,并且最終能獲得必須收益,這些都是我喜歡做這件事的原因。可是,它的風險在于,控制的不好容易吞噬自我,迷失方向。

  最終,今日是2019年的最終一天,祝大家新年歡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讀后感 3

  巴菲特覺得企業(yè)經(jīng)常預測未來并不是一個好習慣

  書中原文:巴菲特以及伯克希爾避免進行預測,因為這是一種糟糕的管理習慣,經(jīng)常會導致管理人粉飾報表。

  無論投資還是經(jīng)營企業(yè)如果太在意短期的表現(xiàn)就會影響心態(tài)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

  書中原文:伯克希爾旗下的各個公司的CEO們享有一個獨特的工作環(huán)境。他們應對的要求很簡單:

  1、僅有一個股東;2、僅有一類資產(chǎn)性質(zhì);3、他們管理的公司不會被賣出或合并,會堅持目前的狀態(tài)乃至百年不變。

  這樣的情景,使得這些公司的CEO們能夠具備長遠的發(fā)展眼光,不像上市公司的CEO們那樣,必須不停研究下一個季度財務表現(xiàn)的市場短期壓力。在伯克希爾的大家庭里,短期的結(jié)果當然重要,可是任何短期的眼里都不應以犧牲長期競爭為代價。

  巴菲特對股權激勵的`看法:投資者應當理性對待,如果只是以簡單的利潤再投取得利潤增加而不是提高公司的資本回報率對現(xiàn)有股東是不劃算的。伯克希爾更愿意根據(jù)業(yè)績貢獻獎勵現(xiàn)金,他們想要公司的股票會自我購買,如果他們主動購買了公司的股票才說明他們站在了股東的立場上。

  書中原文:以公司股票期權獎勵管理層,以期到達管理層與股東利益一致的做法,不僅僅是言過其實,并且掩蓋了一些更深層次的、由期權帶來的利益分歧。很多公司獎勵管理層股票期權,僅僅是機遇公司留存利潤的簡單增加,而不是對公司資本的良好運用。

  然而,巴菲特指出,僅僅是使用公司留存利潤在投資取得利潤增加,簡直就是舉手之勞,并未提高公司真正的資本回報。

  如果公司資本沒有被加以優(yōu)化運用,那么,現(xiàn)有股東的利益會暴露在股票下跌的風險之中,而期權持有者卻能夠置身其外。

  伯克希爾的管理層根據(jù)業(yè)績貢獻獲得現(xiàn)金獎勵,如果他們想要公司的股票,直接購買即可。巴菲特說,如果他們能那么做,那么就說明他們是“站在了股東的立場上”

  巴菲特認為價值投資這個詞是剩余的,真正的投資必然是建立在價格與價值的基礎上的,那些不將價格與價值比較的策略根本就不是投資,而是投機。

  書中原文:盡管現(xiàn)代金融理論的熱衷者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以至于價格(你所付出的)與價值(你所得到的)之間沒有差距,巴菲特和格雷厄姆認為這種差距仍然普遍存在。

  這種差距也證明“價值投資”這個術語是剩余的。所有真正的投資必須建立在價格與價值的關系評估的基礎上。那些不將價格與價值進行比較的策略根本就不是投資,而是投機。投機僅僅是期望股價上升,而不是基于“所支付價格低于所得到價值”的理念。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讀后感 4

  巴菲特可以說是股民心中股神級別的人物,關于他的書我讀過五六本,夢想著能像他一樣錢生錢。這本《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給了我不少啟示,下面是我的一些讀書筆記。

  現(xiàn)金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貶值,但有價值的資產(chǎn)卻會升值。

  ①美國繁榮的關鍵在于:一個能挖掘人類潛能的系統(tǒng)。

  巴菲特引用作家格特魯?shù)隆に固挂虻脑捳f:“錢總在那里,只是裝錢的口袋不斷變化。”個人的財富可能受損,但是這部分財富只是轉(zhuǎn)移到了另外一個人手中,“如果一個美國人違約,他或她的資產(chǎn)并不會消失不見或者不再發(fā)揮作用。所有權會轉(zhuǎn)給借貸機構(gòu),然后該機構(gòu)再轉(zhuǎn)賣給下一個買家。國家的財富仍然完好無損”。

  ②市場系統(tǒng)是一個經(jīng)濟上的交警,指揮著資本、智力和勞動力的流動,這種流動創(chuàng)造了美國的富足。

  這個系統(tǒng)是老美繁榮的關鍵:“早期的老美既不會比他們之前幾個世紀辛苦勞作的人們更聰明,也不會更努力。但是這些富有冒險精神的前輩們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能挖掘人類潛能的系統(tǒng),他們的后輩也能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創(chuàng)造。這一經(jīng)濟創(chuàng)新將源源不斷地增加我們后代的財富。當然,財富累積過程總會時不時被打斷一段時間。然而,它不會被停止。我將重復過去我已經(jīng)說過的話,并且在未來也會重復說——現(xiàn)在出生的美國人是美國歷史上最幸運的一代人。”這一點中國很有必要借鑒一下。

  ③大范圍恐慌是投資者的朋友;個人恐慌是你的敵人。

  巴菲特的態(tài)度是,長期看多,但也要接受市場會有波動。波動則會給投資者機會。無處不在的懷疑論者們可能通過宣傳他們的悲觀預期而發(fā)跡。但是如果他們按照他們宣傳的廢話行動,那么只有上帝才能幫助他們了。

  ④保險業(yè)要保持良好運營,需要堅持四大原則。

  第一,了解所有可能引起保單損失的.風險;

  第二保守評估可能造成損失的任何風險的可能性;

  第三,設置的保費要在支付可能的損失和運營成本后仍可以盈利;

  第四,如果不能取得這樣的保費就放棄承保。

  許多保險公司都能通過前三大考驗,卻在最后一個上栽了跟頭。他們不能拒絕競爭對手都迫切想簽的業(yè)務。傳統(tǒng)的“其他人都在做,所以我們也必須做”的觀點在任何行業(yè)都造成了麻煩,但這些麻煩都不足以和它在保險業(yè)制造的麻煩相比。

  ⑤最后,成功的投資必然孕育自身的失敗。

  這是出于三個原因:

  第一,良好的投資履歷會吸引大量投資資金,畢竟人們都想賺錢,他們會搶著把錢給你,巨額資金只會拉低投資收益,用巴菲特的話說,幾百萬的資金容易管理,幾十億的資金就不好管了;

  第二,由于管的資金越多,收取的手續(xù)費就越多,所以,投資經(jīng)理不可避免會尋求獲得更多的資金——當然,也有例外,一些成功的投資人最后都不再公開募資,而只是拿自己的錢去投資,比如索羅斯。

  一個有錢的人遇到一個有經(jīng)驗的人,有經(jīng)驗的人最終會獲得金錢,而有錢的人最后只剩下經(jīng)驗。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讀后感】相關文章:

巴菲特名言09-28

巴菲特的名言02-21

(熱門)巴菲特名言15篇02-21

《巴菲特傳》讀后感04-07

致醫(yī)生的感謝信04-15

致同學的道歉信04-17

致顧客道歉信04-20

致客戶感謝信09-25

致醫(yī)院的感謝信04-24

致員工的道歉信09-2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色婷婷青青草原综合缴情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 亚洲国产美日韩欧美特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