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娛樂至死讀后感
娛樂至死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2-11 09:36:04
  • 相關推薦
娛樂至死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娛樂至死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娛樂至死讀后感1

  “我們將毀于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網上大小事件人人都能發表評論,微博上永遠都有刷不盡的熱門話題,朋友圈天天都會更新幾波動態,各種娛樂方式已占據我們絕大部分時間,打開手機,第一時間就是各種刷,刷微博,刷看點,刷綜藝直播,聊天,游戲,手機黨修煉到又一層到手殘黨,看到什么就想戳兩下。

  捧著手機刷,這是現代人們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捧著手機刷,這是所有人現在精神生活最生動的狀態。

  看上去大家都在發表意見,看上去大家都在關注外界事,但只要仔細就能發現,微博評論區一片片的都是什么樣的語言,粗俗不堪的噴子傳達出深深的惡意,鍵盤俠們不惜撕破臉皮以維護自身隊伍,大家關注的事情總在娛樂圈的那些事上,今天某某某出軌事件人盡皆知,明天某某某明星胖瘦穿著,公眾人物隨隨便便一個舉動,都能讓粉絲媒體回味無窮,理解出幾百個不同的意思。

  越是層次低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八卦娛樂上。

  有人說,娛樂圈拉低了我們的品味,矮了我們的思想,窄了我們的格局。我們漸漸對同一事件有著統一的看法,而喪失了個人更深層的思考,我們關注的那些信息大部分都是無聊爛俗最沒用的東西,所以說,占據我們大部分時間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的娛樂與八卦。

  不得不佩服智能手機功能真強大,看得了視頻,刷得到各種新聞娛樂,搜的到各類好壞消息,后來秀秀每天早上起床就拿手機各種刷,漸漸也被手機同化,一打開手機就不停的刷,即使站在廚房一邊炒菜還留個眼神去瞟手機,手機,網絡上那些最庸俗的東西成功讓我們上癮,然后不知不覺中,慢慢蠶食我們的思想,侵蝕我們的思想和靈魂。

  后來我想想,平時刷的那些東西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嗎,為什么自己就必刷不可,一放下手機就渾身不舒服,那個什么明星我明明都沒看過,為什么就一定要關注喜歡她,那個什么衣服我天天看那么貴我又買不起,沉下來想想的時候,才發現我們關注的簡直就是一大群沒用的垃圾廢物,但它們卻占據了我們寶貴的時間,而我們也樂此不疲的接受著那些沒營養的內容。

  尼爾·波滋曼在《娛樂至死》里說道:在這個萬物盡演的'時代,一切都心甘情愿得變成了娛樂的附庸,娛樂至死。難以止息的所有,都是那么的令人發指。

  是的,越來越多的人對手機產生了依賴,大家對娛樂事件越來越上癮,沉溺在虛擬的世界無法自拔。

  成了一副透明的軀體,依然沉浸在那些感官娛樂里,被手機支配,成為網絡最忠實的奴仆。

  每每想到這兒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有一種莫名的恐懼,當我們沉溺于綜藝與電視劇的時候,執行能力越來越差,當我們的學習時間被手機娛樂八卦占領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沉默,只想一頭扎進去世界只剩自己一個人。

  不刷朋友圈不會讓你錯過任何一條關于別人的信息,停止一天看微博也不會讓你少了一項娛樂項目,而長久的停止深度閱讀卻能讓你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深思熟慮的規劃則會讓你渾渾噩噩,搖擺不定,你天天這么忙,卻也不清楚時間到底去了哪兒。

  只有把時間花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才能拓寬你生命的寬度,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當你對著一堆娛樂八卦各種惡意評論,素質形象全無,當你坐在電腦桌邊不肯挪動半步,縱容自己的身體橫向發展,然后叫囂的明星胖,明星瘦,卻也是你走向膚淺的開始…

  最后愿所有人都能從網絡的泥潭中掙開來。

娛樂至死讀后感2

  一切都在向娛樂化靠攏,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在復旦的圖書館,《娛樂至死》這本書一直處于借出的狀態,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著作依舊葆有足夠的生命力,孜孜不倦地傳播著他的思想和觀點,但這不是印刷時代的勝利,反而可能是對印刷時代終結的一種緬懷。

  尼爾波茲曼先生在書中描繪了從印刷機到電報再到電視時代的變遷,他的憂慮也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加深,似乎一切都在向娛樂化靠攏,嚴肅話語語境喪失了生存的空間,公眾的思考和耐心也變成了奢侈品,萬千媒介像巫師一樣奪走了人們的想象力不同的主流媒介決定了不同的社會特征,公眾的意識形態和參與方式也發生著巨變。

  這一切確確實實正在發生,并且愈演愈烈。可怕的是,尼爾波茲曼先生不會想到他大肆批判的電視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互聯網時代到來了,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

  技術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媒介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電視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甚至到下一個虛擬現實時代,我們已然清楚地認識到,技術是改革的第一動力,任何一項新的技術都可能顛覆我們的認知,繼而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媒介只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手段罷了,它處于整個序列的前端,我們就誤以為媒介決定了我們的文化精神,這種看法我是不認同的。

  媒介并不是問題的本質,它只是娛樂化的載體和表現形式,本質是人性中對娛樂的渴求和需要,所以我們會為電視時代、互聯網時代提供給我們的產品買單。

  Facebook、人人網、微信等社交軟件的出現,顛覆了人與人、人與空間甚至人與過去之間的關系,重構了一種新型的社交網絡,泛在的娛樂化從形式到內容都比電視時代更加嚴重。

  但是,不要忘了,公眾醉心的遠不止這些媒介,網上購物、電子游戲、網劇等等,都是互聯網時代公眾所熱愛的活動,它們占用我們的時間比電視高出了許多。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觀點很有預見性,但缺少一定的準確性。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向懶惰的妥協,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媒介不是罪魁禍首,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娛樂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成為娛樂的附庸,這就像是市場經濟的勝利,公眾愿意為其埋單,享受這種娛樂化所帶來的快感,寧愿犧牲自由、思考、嚴肅、辯論等作者所提及的價值。電報沒有錯、電視沒有錯、聯網沒有錯,歸根到底技術沒有錯。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所以,我們不能將尼爾波茲曼先生批判的東西全部怪罪于媒介,它也只是在完成它的工作而已,那些創造娛樂產品的人也只是在完成他們的工作而已,并且做的不錯。值得警醒的是我們自己,是每一個媒介的接收者,我們自身的趨娛化是否讓我們失去了一些更加寶貴的東西?例如用鋼筆寫下的文字、例如一場嚴肅的辯論、例如一封深情款款的書信,或者一次沉靜的冥想。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欲望,有人說懶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因。

  我們太懶了,很多事情不愿意去做,新的發明就應運而生,為我們提供便利。我認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相較于之前的不便利,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向懶惰的妥協。這種程度愈演愈烈,就證明人類正變著方兒地滿足人性的欲望。這是第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媒介不是罪魁禍首,電視、互聯網都沒有錯,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我們終將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福利一区福利片三区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香综合 | 婷婷丁香五月天欧美中文 | 亚州911精品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伦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