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房子》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動小書包終于流到我家了。放學回家后我去廚房里忙活了,閨女一個人在客廳,以前這時候都要求看會兒動畫片。可是今天也顧不上了,洗完手換好衣服后迫不及待地去拿書,我還聽到在外面問我“媽媽,這是什么書呀?”。我正忙著就說等我做完飯看一下,結果一會兒就大聲告訴我,是《小房子》。我有點驚訝,因為在我印象里孩子是不認識”房“這個字的,然后我就問她“你是真的認識字呢還是看著圖片猜得呢?”。女兒告訴我她本來是不認識“房”的,后來從另外一本書中認識了這個字。我們還沒有開始讀故事女兒已經給了我一個驚喜。
吃完晚飯,我們坐下來開始認真地讀這本書。說實話以前我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尤其是讀第一遍的時候往往只關注文字的部分,把畫的部分都忽略了。而讀這本書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我在讀著那些優美的文字時,也深深被畫面所吸引,尤其是日夜的輪回,四季的變化,寂靜而溫馨的田園生活。對大山外邊繁華世界的向往,我感覺小房子變成了一位閱歷豐富的老人,娓娓地給我們講述著她的生活,我們的內心也是一片祥和。可是這一切都突然被打破了,就像畫面中一下開出的那條路。后來現代的文明一點點蠶食了那片綠色,留給小房子的空間越來越小,連天空也變成了兩座高樓之間的一線。車變得越來越高級,樓越蓋越高,人越來越多。可是每個人都行色匆匆,誰理解小房子心中的ji寞。女兒一直瞪大眼睛安靜的聽著,透過她的眼神我可以看到她的心情也隨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然后我們又一起讀了一遍,女兒自己也看了好幾遍。我問她“你喜歡這本書嗎?”“喜歡。”“那你最喜歡哪兒呢?”“我都很喜歡。”“那你喜歡城市還是鄉村呢?”這個孩子有點猶豫,后來說兩個都喜歡。是的何必非得讓孩子做出一個選擇呢,就算是我們這代人現在再回去也只能是短時間居住,再讓我們長期生活也已經不適應。何況他們出生在現代的城市里,即使偶爾回到農村在體會到田園風光的同時可能感受更多的是生活的不方便。他們喜歡這本書更多的是被故事和畫面所吸引,尤其是前后色彩的強烈對比。
故事中小房子是幸運的,有一天她的主人發現了她,又幫助她回到了朝思暮想的適合她生活的家園。而現實生活中呢,我們的農村也已經被糟蹋地面目全非,不是我們夢想中的那個樣子了。曾經清澈的小河變成了臭水溝,綠草地上堆滿了垃圾,化工廠那高高的煙囪冒出濃濃的黑煙。我們已經回不去了,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已經破壞了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而且我們正在遭受著懲罰,地震、海嘯、山體滑坡再加上今年的霧霾。是到了反思的時候了,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給這群可愛的孩子留下一片碧水藍天,留下可以呼吸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