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哈佛凌晨四點半》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哈佛凌晨四點半》有感1
我有一個缺點,就是想到了什么事,卻喜歡先放著等會兒再做,結果就是忘了。最近在看《哈佛凌晨四點半》時讀到了一個小故事,讓我深受啟發(fā)。
索菲婭是哈佛大學藝術團的歌劇演員。在一次校際演講比賽中,她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最為璀璨的夢想:大學畢業(yè)后,先去歐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紐約百老匯中占有一席之地。當天下午索菲婭的心理學老師找到她,問了她一句:“你今天去百老匯和畢業(yè)后去有什么差別?”索菲婭仔細一想:“是啊,大學生活并不能幫我爭取到去百老匯工作的機會!庇谑,她決定一年以后就去百老匯闖蕩。
這時,老師冷不丁地問她:“你現在去跟一年以后去有啥不同?”索菲婭冥思苦想了一會兒,對老師說,她決定下學期就出發(fā)。老師緊追不舍:“你下學期去跟今天去有什么不一樣?”索菲婭有些暈眩了,想想那個金碧輝煌的舞臺和那雙在睡夢中輕盈跳躍的紅舞鞋……她終于決定下個星期就前往百老匯。
沒想到,老師又乘勝追擊:“所有用具都能在百老匯買到,我已經幫你訂好了明天的機票,你明天就去吧!彼鞣茓I激動地說:“好!”
第二天,索菲婭就來到了百老匯,當時百老匯的`制片人在招一部電影的主角,要經過百里挑一地艱苦角逐才能勝出。索菲婭也報名了。
她閉門苦練了兩天,第三天,她是第48個出場的,當導演看完索菲婭的表演后,當即選索菲婭為主角。
于是,這個只來了百老匯三天的年青人,穿上了人生中第一雙紅舞鞋。
如果是我,可能在老師問第一個問題時,就會想出不少理由來安慰自己:我需要在大學里學到更多的知識,練習的時間更長些,準備得更充分,成功率更高些等等,然后就是一直拖著,夢想永遠只是夢想。而索菲婭不怕失敗,勇于嘗試,正是我們這些初生牛犢應該具備的精神,只有不斷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也不用定什么偉大的目標,就從小事做起,該做的事情馬上就做,不要拖拉。從這個故事中,我懂得了“沒有什么來不及,現在就是最好的開始”和“想到就立即做”的道理。
讀《哈佛凌晨四點半》有感2
是什么造就了成功?這個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在讀完這本書后煙消云散。
《哈佛凌晨四點半》從哈佛學子在大學時的學習情況、他們的學習方法寫起,敘述了哈佛學子在上課時的活躍與激情;在下課后的忙碌與沉著;在實踐時的冷靜與執(zhí)著;在課外工作時的干練與勤奮。這就是哈佛學子,這就是哈佛的真實面目,在我讀完整本書后仿佛接受了一番心靈洗禮。
在哈佛,造就成功的是勤奮、是自信,是熱忱、是創(chuàng)新、是自律。這是我第二次放下書時的想法。在我們的印象中:在美國上大學,在哈佛上課都是輕松的';在哈佛上完大學的人在社會上一定是CEO、是總裁。后者的想法是錯誤的,而前者是不存在的。從哈佛畢業(yè)的人不一定是下一個比爾·蓋茨,但想在哈佛學習,你必須要付出無數的實踐,無數的時間和無數的努力!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曾經在美國開學日發(fā)表一篇鼓勵人心的演講《我們?yōu)槭裁匆蠈W》,他說道:“……哪怕這一切都達到最好,哪怕我們有最盡職的教師、最好的家長和最優(yōu)秀的學校,假如你們不去履行自己的責任的話,那么這一切努力都會白費。發(fā)現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們要對自己擔起的責任。不管你決定做什么,我都希望你能堅持到底,希望你能真的下定決心……”他的這篇演講詮譯了哈佛學子的一慣作風與學習習慣。
在一個普通的凌晨四點半,哈佛圖書館內已經坐滿了認真學習的學生。無論在學生餐廳、教室、甚至是醫(yī)院,隨處可見勤奮學習的哈佛學子,他們對學習充滿了熱情。
第三次合上這本書。我沉默了,是什么造就了成功?不是自信、不是熱忱,甚至也不是機遇,而是你自己。在哈佛的校訓中,有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假如你想在畢業(yè)以后,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如魚得水,并且得到大眾的欣賞,那么你在哈佛求學期間,就不會擁有閑暇的時間去曬太陽!”是的,要想成功,就要不斷向前,付出努力,改變自己,使自己學會控制,學會付出,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贏家!
正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痹诳赐赀@本書后,我明白了為什么哈佛學子會如此成功,我明白了哈佛大學為什么會巋然屹立。是什么造就了成功?就是改變,想要改變國家、改變世界,甚至是改變歷史,就要先從改變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