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讀《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直都在擔心自己能不能做好一個老師,害怕自己遇到很多難題,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不適合做一名老師?戳死铈偽鞯摹蹲鲎詈玫睦蠋煛纷屛覍W到了不少知識,了解該如何去做一位好老師。李鎮西老師說作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應該具備童心、愛心和責任心:童心使他能走進兒童的心靈,愛心使他能“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而責任心則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時代的高度,著眼于兒童的未來與社會的未來,培養出“追求真理的真人
我也一直認為作為一名老師要真正的站在學生的角度,進入他們的世界,而不是一味的將自己的經驗強加給他們。我的觀點是把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孩子,關心他們,在他們的犯錯的時候,責怪的同時也要耐心的教導他們,監督他們。李鎮西說過“愛心是好教師的基本條件,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只要我們心中有愛,用那熾熱的愛去點燃孩子們心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上進心、自尊心,他們一定會成為明天最美麗的花朵。對學生的愛要像父母對孩子的愛,即使他在調皮搗蛋,成績不好,都不可以放棄他們。
學生的自尊心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為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因為在要摘掉這朵花時,不可抖掉那閃耀著小太陽的透明露珠!毕蚶铈偽骼蠋煂W習“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師”也許做不到最好但我相信一、要有寬容心。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老師習慣把違反紀律的學生當著老師或同學的'面狠狠地批評,讓被批評的同學面紅耳赤、羞愧難當。也有些老師習慣把課堂上答不出問題的同學叫起來站著上課,以示懲罰。
當然,我們的老師主觀愿望是好的,是想讓學生受到一點小小的懲罰后,接受教訓,下次不再違反紀律。但是這種做法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我們應該學習一點柔性管理,只要使學生覺得自己錯了,下次改正就行了。
二、要有耐心。
老師在叫一些后進生回答問題時,當這些學生回答不出時,老師往往會大發雷霆:“這么簡單的題目,都講了幾遍了,全班同學都像你,我書不用教了。”老師的情緒是發泄了,可這學生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沉重打擊。反過來,老師能靜下心來,耐心地給他們教一遍,或許他們也就掌握了。后進生的自尊心更應該得到細心維護。
三、要有惻隱之心。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老師總喜歡把學生的錯誤指名道姓地公開,希望通過這樣教育學生,讓他今后不再犯錯誤。殊不知,這樣做是對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嚴重挫傷。犯錯誤的同學是個別的,學生的錯誤又是偶然的,不公開學生的錯誤,教育的效果會更好些。
四、要將心比心。
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老師也一樣,當學生嚴重違反紀律時,特別是有些學生敢于頂撞老師時,往往控制不住情緒而大發雷霆,這時對學
生的批評就可能會出現過激現象,語氣激烈,用詞尖銳,這時最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發生這種現象,事后怒火一消,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過激行為是很不妥當的,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自己主動找學生談心,來個推心置腹的交流,來個誠懇的道歉。這樣做,其實也是對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護,可以排除學生受委屈之后憋在心里的氣,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否則,學生有余怨,對立情緒不消除,教育工作就更加難于開展。
青少年往往都有強烈的自尊心,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認可自己的才能,肯定自己的成績。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對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護,使學生健康活潑地成長和發展。
向李鎮西老師學習“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師”也許做不到最好但我相信可以做到更好。
【教師讀《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05-01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04-18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09-20
《做最好的教師》讀后感08-23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11-24
教師讀書筆記:做最好的老師11-14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01-25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12-04
《做最好的教師》讀書心得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