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悟空傳》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悟空傳》讀后感 篇1
《悟空傳》里挑戰著那些所謂的“正道”,要證明世人我命由己不由天,但終究還是個悲劇,世上的事終不是一腔熱血就能扭轉的。重要的是,自知身處黑暗中,卻該選擇怎樣活下去,斗下去。
界限就是這個世界你所不能到達的地方,你不應到達的地方,你一輩子也不會到達的地方,世界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界限也許就在你身邊,可你卻以為你可以去任何地方。金蟬子當年為了真義,為了證明世上所公認的至高無上法理的虛假,為了證明天地間沒有神,沒有力量能控制萬物的命運,用一身修行與如來賭勝,賭這世上人,可跳出如來的掌心,跳出界限。但少數人的真義并不就是力量,世事歷來如是,或者說也許金蟬子執著的可能未必是真義,金蟬子終還是敗了,散了千年的道行,重墜輪回,在凡生繼續尋著他那重要的東西。
悟空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真假美猴王那一部分,火星落在悟空的'肩上和戰敗者的身上,悟空在懷疑到底死的是自己還是妖猴的時候,摸了摸頭上的金箍還在,然后長舒一口氣。何時起,這根金箍卻成了證明他是孫悟空的唯一標志,當年那個高喊“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卻也已不在,也許,死的那個,才是真悟空吧。
佛曰欲海無邊,佛曰人生八苦,佛曰凈心守志,佛曰苦海無涯……
我說我仍愿是蒼生紅塵里的石子,可全可碎,但,我命由我不由天。
佛曰蒼生難渡。
《悟空傳》讀后感 篇2
今何在,今,何在?
這曾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一直被我珍為心中經典,如果說第一次讀這本書會感受到滿滿的中二氣息,那么時過境遷再回首,不免心生感嘆。
我們當初的勇氣哪去了,我們為何還在現實的牢籠中不可自拔,究竟是什么阻擋了我們,讓我們深陷其中,沉淪不能自已?
是現實的苦痛折磨還是我們自己自甘墮落。
重讀此書,當年的熱血成了奢望,我們多像書中的沙僧,失去一次就倒地不起,多像書中的豬八戒,分離一次就只能奢望,可我們真的很想成為孫悟空,生我何用,不能狂傲,滅我何用,不減狂驕,盡管在神的騙局中走破滅,卻敗的令人敬佩,狂的讓萬神震顫。
作為這場游戲中玩家里唯一一個上帝視角,唐僧,前世的金蟬子,佛祖的大弟子,永遠逃不出輪回命運,如同金蟬子與佛祖的最后一次論道,敗的悲壯,可又無關輸贏,如果再來一次,輸的永遠是他,然而卻永遠不會有贏家。
這是一個關于反抗的故事,是一群人追求自由的'故事,雖然小說中濃墨重彩的寫了悟空和紫霞的故事,但是那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感動,一種悲傷,雖然小說的最后是悲劇,是一種永遠重頭再來的絕望,不過卻帶來了破而后立的延續,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通透,就像一首交響曲的最后,鐘聲回蕩,是一種血染蒼穹的壯美。
而在最后,沒有誰是誰非,信念不同,立場不同,無論神還是妖,亦或是凡人,每個生命都散發著自己的瑩瑩之火,在深邃的夜空,閃耀。
《悟空傳》讀后感 篇3
今天逛當當網的時候,看到推出了完美記念版的《悟空傳》,這本曾讓我淚流滿面的書,似乎也是唯一一本讓我每次看都會流淚的書。直到現在還是不能忘卻初遇這本書時所帶給我的震撼,黃色的封面是一個孤獨的背影在眺望著遠方,上面寫著: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故事源自《西游記》,卻講述了一個和西游記全然不同的故事,一個悲劇英雄的故事,書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很美,很傷人。比如:我像一個優伶,時哭時笑著,久而久之,也不知這悲喜是自己的,還是一種表演,很多人在看著我,他們在叫好,但我很孤獨,我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我幻想著我在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世界,那里只有神與妖,沒有人,沒有人間的一切瑣碎,卻有一切你所想象不到的東西。但真正生活在那里,我又孤獨,因為我是一個人。比如:一切都會消逝,能留下的只有記憶。而記憶是實在還是虛幻?它摸不著看不到,但它卻又是那樣沉重的銘刻在心。
讓我感動的句子實在太多,這是一本讓我無法簡單的寫出讀后感的'書,奇巧的文字,精巧的構思,夢幻般的詩意,貌似荒誕的文字背后,郁結著淡淡的憂傷和一種無以言說的蒼涼。關于理想,關于希望,關于堅持,關于狂妄。
煙消云散."
《悟空傳》讀后感 篇4
孫悟空沒有人能夠降得住,只有他自己,天蓬愛著阿月,可是天庭偏偏不讓有情人守護,卷簾只因為打碎了玻璃盞而被貶下凡間,五百年只為了拾回碎片,可是,最后他們卻不記得這件事,可悲。楊戩,只因為母親是神,父親是凡人就要在民間遭受嘲諷,心有不甘,心有怨恨。唐僧,金蟬子轉世,論道,有什么可論的,你如來佛祖說什么就是什么。哪吒,太乙真人只為了得到靈珠,李靖只為了自己一人的安危,深怕自己被哪吒牽連丟了性命和官職。
孫悟空大鬧天宮,為了不再讓自己的命運控制在那些沒有心,沒有情,沒有義,只為了自己的私欲的神仙們的手里。
成佛之后,他們的存在還有意義嗎?
曾經,年少輕狂,我們囂張,我們自由,我們狂妄,我們總想把自己的命運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也許后來就會發現,并不是這樣的。
我特別羨慕黃雪冰,羨慕他的淡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原來,不需要那么多的東西
我羨慕,羨慕他們,他們的生活太簡單太簡單了,他們一生可能需要的東西很少,就足夠了。他們沒有那么多的.欲望,沒有那么多的苦惱。因為他們想要的總能得到,根本不需要額外的東西。
《悟空傳》讀后感 篇5
金蟬似乎活得最明白,講著我和悟空他們似懂又非懂的理。很多話都給我一種不明覺厲感。我說不出這樣的話,可撿到現成的了,自己又沒太多感悟,可以說是又痛快又壓抑吧。
看書時最多的感受是心疼。卷簾的五百年光景,破碎只需一瞬。不同于五百年前琉璃盞被打碎時,最終碎的不止是漫長的歲月,是再也燃不起的希望。還好最終琉璃盞碎了,你再也不會是卷簾大將,我愿你今后自在逍遙。
作為一個過于感性的人,大鬧天宮雖是熱血雖是燃,可我還是想描寫悟空和阿紫的文段永遠沒頭,能讓我一直一直讀下去,幻想其中。我知道你會來的,我要帶你去花果山看晚霞。多少眼淚獻給了這場感情。我常把自己幻想成阿紫,我不覺得我的如意郎君踏著七彩祥云有多威武帥氣,我就想在他怔怔地看晚霞時,我能走過去,坐在他身邊,他轉過頭望向我,眼中的孤獨就熄滅了。
和臭猴子的感情虐心程度不相上下的絕對要數天蓬和阿月。看書時也常常想,如果真要我選化作阿紫還是阿月,我一定會很猶豫!這樣的`天蓬對阿月付出著這樣的濃情,生為凡人的我真是好生羨慕。悟空傳電影里對天蓬阿月感情背景沒有交代,但我看過原著啊我了解啊!于是天蓬看到被貶下凡的阿月時,那個眼神,我直接崩潰了,稀里嘩啦哭到抽搐。我弟看傻子一樣看我,我還陶醉的不行……
這是一群人尋找答案的故事,反正我是只顧得關注感情戲了不會寫書評,就說說自己的體會。我書讀得少,可今后這本也一定會在我心里滿分很久。
《悟空傳》讀后感 篇6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住我心;
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堵佛,都煙消云散。
這,也許荒唐,但你知道更不可思議的是什么嗎?我說這是一只猴子說的你信嗎?
猴子說的,這是多么可笑啊,但我覺得一點也不可笑,相反,我更多的,是贊嘆,就沖著他那股不服從命運的勁,我敬佩他。我今生今世都不會忘記,這句話,是一只叫孫悟空的猴子說的。
孫悟空么?啊,我想起來了,西游記里的那個對吧,他他他,他不是還有一個叫唐僧的'師傅嗎?至今,我還猶記他喝空碗也能醉的表現,是啊,長夜漫漫,太清醒不會很難受么?
可八戒似乎沒有這樣的想法,他總喜歡一個人對著月亮傻笑,笑著,笑著,竟泣不成聲了……。
還有一個人,悟凈,在孫悟空再鬧天宮時,許多天將,沖上去與孫悟空相斗,紛紛踩在沙悟凈的身上,血從沙悟凈的嘴角流出來,他還把那個琉璃盞死死護在懷里,碎碎念道:“只剩最后一片了啊,五百年了啊…………”
人生在世,百年也好,千萬年也好,都是未來前的一瞬,這一瞬后你什么都沒有,你曾有的只有你自己。你在這個世上永遠地孤寂著,永遠找不到真正的站點。
怎樣找到真正的站點呢?試著抬頭挺胸些吧,盡量把這條路走到最精彩,那樣,你人生的站點,會散發出陣陣光彩,讓自己成為最閃耀的星星,最后,你能說,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斗過,我不后悔!
《悟空傳》讀后感 篇7
這跟《西游記》無關,這只是孫悟空的故事,而且,當時孫悟空還只是一只不算特別的猴子。
孫悟空的來歷是這樣的`:“從前,天地是由天機儀控制的。但是,女媧補天的時候,不小心掉了一塊巨石。那塊巨石后來變成了一個巨人,而那個巨人不服從被控制的天命,跟天庭展開了一場大戰。巨人最后被打敗了,他的尸體掉到了地上,變成了花果山。猴子們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巨人的心當時也落到了花果山上,被一個老神仙發現了。后來,天庭發現了花果山,把它毀了。花果山上除了一些生靈,其它的都死了。之后,那位老神仙上山找存活的生靈,想復仇。他卻意外地發現了巨人之心的化身——孫悟空。寧死不屈的孫悟空毫不畏懼,與強大的天庭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我很佩服孫悟空熱愛家園,不畏強權的精神。而看了這本書后,我覺得孫悟空臨死前喊的最后一句話:“如來,快出來與我一戰!”充分地體現了孫悟空奮戰到底,不屈不撓的精神。
孫悟空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要學習他,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悟空傳》讀后感 篇8
人生百年,就是一部西游,只不過唐僧取的是經,我們歸的是西。即使你擁有不死的靈魂,也逃不過宿命的安排。五百年一輪回,西游記的眾生都在紅塵中苦苦掙扎,卻始終不能超脫命運的詛咒,只因想要反抗這神安排的命運。
唐僧說:我要這天,再遮不住眼,我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我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我要那滿天諸佛,都煙消云散!舊規則被打破,新規則又產生,除非我們拋棄七情六欲,自身成為規則,所以洪荒神話中鴻鈞老祖以身合道、成就這天地。只因這天地本身并不完美、并不永恒。也許,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人心。人,總會產生莫名其妙的理想與欲望,并狂妄地以為只有自己是對的。而這種莫名其妙,也許正是神的.安排、正是宿命。所以越追求自由,便越迷惘。
也許,這世上本沒自由。所謂的自由,就是內心的一種難以磨滅的偏執與狂妄。也許這世上本就沒有我。人,為生存的需要創造了“我”。這就是所謂“存在的代價”。我想也許某天,我們不再為生存而生存,“我”就成為了我。
【《悟空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悟空傳的語錄56條08-25
悟空傳的語錄36句01-03
悟空傳的語錄匯總68條06-29
悟空傳的語錄集錦86條09-02
悟空傳的語錄集錦80句10-14
悟空傳的語錄匯編39句09-01
悟空傳的語錄匯總96句01-12
悟空傳的語錄集錦36條12-21
悟空傳的語錄合集95句01-08
悟空傳的語錄匯編39條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