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活著》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大學時,第一次讀《活著》這本書已不記得當時是怎樣的復雜心情,只記得當時心境久久不能平復,而今,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當再次讀《活著》時內心有了更多的思考與感悟。
這部書作者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一個名為“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種寫法讓人感覺很真實,仿佛身臨其境,也能在情感上感同身受。
年輕時侯的福貴是一位地主家的少爺,家境殷實,娶了一位米行千金為妻。但他整日無所事事,沉迷賭博,而她的妻子總是小心提醒他,包容他,即使是后來福貴賭博敗光了家業,甚至淪為一個貧農時,她的妻子也并沒有因為父親要接她回娘家繼續過大小姐的生活,而是任勞任怨地守著福貴,還偷偷幫福貴。要知道在這之前,福貴一直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對妻子談不上愛,認為妻子為他付出什么,都是在盡自己應盡的本分。其實,在福貴的妻子家珍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許許多多那個時代任勞任怨,遵循三從四德的女性。
然而福貴的生活并沒有就此安穩下來。他的父親因為受不了他敗光家的事實被活活氣死,他的母親也就此病重了。這天福貴為母親去請醫生,卻在街上被人抓了當壯丁。當他經歷了種種困難再回來時,沒有見到母親最后一面。這時的福貴對生活開始有了思考。他想要好好活著,安穩的生活。他開始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可是生活并沒有因為他的悔改而同情他。他的女兒鳳霞因病變成了啞巴,妻子也患了軟骨病,身體每況愈下。生活更加艱難。本以為生活已經夠慘了。可是這才是悲劇的開始。首先是他的兒子有慶意外死了。家珍因悲傷過度不久也離開了人世。讀到這時,我的心情也跌到了低谷,可是作者似乎認為悲劇還不夠,生活繼續殘忍。他的女兒嫁了一個好女婿,好日子并不長,鳳霞又因為難產離開了人世。在讀這的時候,我的情緒又一次起伏,哭了好久,我開始有些不計較之前花天酒地,不懂珍惜的福貴了,內心對他充滿了同情希望苦難不要再折磨他了,讓他安穩地生活。可故事并沒有按我的想法,不久他的女婿在工作時被掉落的東西砸死了。雖然女兒女婿不在了,但至少有外孫這個希望吧。可故事卻幾乎不給人活下去的希望,在孩子幾歲的時候,有一天貪吃豆子撐死了。讀到這,我仿佛要崩潰了,特別想嚎啕大哭,去釋放下內心的難過。我感覺所有活著的希望都沒有了,福貴把自己的親人一個個都送走了,他內心多么難過,他獨自承受了有多少呀,文章的最后只剩下一頭老牛與福貴相伴……
福貴的一生帶給我許多思考,活著,應該什么樣呢?是名利雙收?是吃喝不愁?是窮苦一生,默默忍受?是坎坎坷坷,一路迎難而上?本書作者余華在自序中說:“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辛苦與苦難,無聊和平庸。”我們要學會去忍受生活帶來的無論悲苦還是平凡,我們要學會以樂觀的、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把活著當成一種責任,一種堅持。
我們也要在殘酷的生活中去發現幸運。比如說福貴,人生也夠悲慘了,但換一個角度,也能找到幸運。早年的福貴是富家少爺,衣食無憂,在他犯錯時,他的母親總袒護他,他有一位愛他的母親,這是幸運。中年的福貴娶到一位賢惠的妻子,包容他,守著他,無私的愛他,這是幸運。我總認為,福貴在經歷了那么多次與親人生離死別,也沒有絲毫膽怯與放棄,和他悲慘日子里有家人對他的愛有關。這些愛仿佛黑暗里的一絲陽光,讓他溫暖、樂觀、堅強。
福貴對于生活的堅持讓我懂得了雖然人生無常,總有不盡如人意,但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希望,有了希望也就有了活著的力量。這樣的話,我們一生中無論遇到怎樣的境遇都要堅強,我們要迎難而上,當我們經過了歲月的磨礪之后,我們會更加懂得活著的意義。
同時,作為老師,我希望孩子們,在他們的大好年華里,認真、努力地去學習,把寶貴的時間,用在做有意義的事情上。千萬不要把大把大把時間花在手機上、游戲機上。我希望孩子們在學習上有追求,有目標,有奮斗的意義。在生活上,懂得感恩,感恩祖國、社會、自己的父母。懂得珍惜,珍惜屬于自己的幸運。我希望孩子們今后無論是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記得:我們要努力地活著,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說到這里,我已經開始感激我所擁有的了,與福貴相比,我實在幸運許多。今后,我將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一切。我相信無論生活怎樣變遷,時代如何更替,生存對于人的價值始終如一。今后,只要不放棄,未來終可期。
【讀《活著》有感】相關文章:
讀《活著》有感06-02
讀活著有感06-09
讀《活著》有感03-04
初中讀《活著》有感02-22
(優選)讀《活著》有感11-16
讀《活著》有感5篇06-23
讀《活著》有感15篇06-20
讀《活著》有感13篇06-21
讀《活著》有感(精選49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