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教育》讀后感1
假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著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這本書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愛的教育一書上每一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特別是每月故事更是讓人感動,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其中《洛馬格那的血》更使我感動。費魯喬整天在外面鬼混,到了夜里十一點才回家。外面下起了大雨,費魯喬回來時,滿身都是泥水,衣服也撕破了,額頭上一塊腫包。老祖母十分心疼,和費魯喬說了道理。房間里有人,費魯喬說:誰一個人從房間里沖出來,抓住了費魯喬,用手把他的嘴捂住,另一個人將費魯喬的外祖母綁架。在,無可奈何之下,費魯喬將錢交給了強盜。后來,強盜將費魯喬扔到費魯喬的外祖母的膝蓋上,將刀刺進費魯喬身體里。強盜逃走了,可是費魯喬卻死了。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要看到在當前發展經濟的情況下,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關心人,了解人,幫助人的優良風氣日漸淡漠。因此,在全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更應在學校,在學生中提倡和開展愛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培養學生得、智、體全面發展,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讓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駐。
《愛的教育》讀后感2
暑假里讀這本《愛的教育》已是第二還是第三遍了。每讀一遍都有新的體會與感悟。當然也讓我對于愛究竟是什么有了更深的理解。
由書名聯想,教育不就是父母以及學校里的老師對我們的教導嗎。因此學校里對我們的教育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教育,而是豐富我們的思想情感,讓我們感受愛。父母對我們的教育也應該從讓我們理解愛,對家人朋友以愛對待的層面。
《愛的教育》的篇幅以日記形式,從四年級的安利柯的視角和口吻,講述了一個個讓我感動的`小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樂于助人、心地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德羅西、懂事的波來可西……他們給安利柯最真摯的友誼、最美好的回憶,也拼湊成了安利柯在學校的每一天,感到愛無處不在。
書中處處充滿了愛,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義俠的行為》這篇日記。它主要講述了卡隆不愿見到身體殘廢、家境不好的克洛西被同學欺負捉弄后,克洛西本想扔向欺負他的同學的墨水瓶卻誤砸到老師身上而要受到懲罰,卡隆愿意替可憐的克洛西承擔責任,代受懲罰。當老師知道真相并打算嚴懲欺負克洛西的同學時,卡隆請求老師寬恕他們。
卡隆關愛可憐的同學,寬恕犯了錯誤的同學都是愛的體現。那幾個嘲笑克洛西的同學比起卡隆是那樣的渺小。卡隆的勇敢,大度與善良是難能可貴的。
“愛”到底是什么 ?其實它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卻容易被我們所忽視。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老師對我們的鼓勵,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甚至是一句話語、一個微笑……這些都是“愛”啊。它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甚至生命,決不能缺少它。“愛是什么”當然不會有標準答案,然而這本書里把愛比作很多東西。愛沒有限制。讓我們心中充滿了愛,去度過接下來的每一天。愛讓世界變得美好,愛讓人們拉近彼此的距離。
《愛的教育》讀后感3
《愛的教育》是本日記體小說,記載了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生活。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他們只是普通的孩子,但他們在用愛感受著生命里的點點滴滴。
整篇小說的主旨就是愛這個字,書里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盡管里面的愛都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但是卻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與其他小說不同的是,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
作為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一名家長,這本簡單的小說讓我明白,我們要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加強對孩子的愛心教育。一味地責罵與批評是沒有用的,對于孩子,要用該教育,用心感受孩子們的想法,才能真正點亮孩子的明天。讓管教在創意里輕松化,只有真正對孩子們付出關心、愛心與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誠回報;也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孩子,了解孩子。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對于學生們而言,一個單純的老師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老師不能僅僅上課,或者做思想教育,而要真正懂得學生們的心理,要了解他們在想什么,理解他們的.喜好與行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填鴨式灌輸。教師應該的重視學生存在,以情感去開啟學生的心智。我們應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把中國傳統美德傳授給學生。并且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贊美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學生快樂成長。了解學生的感受,觀察學生的反應,聆聽學生的心得。同時,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與家長取得聯系,適時的提供教育子女的咨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為學生提工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而不能訓斥學生,不要過分地執著于“立竿見影”,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身心健康。
總而言之,《愛的教育》雖然只是一本小說,但其中我們所能感悟到的東西卻實在不少,而作為一個老師,我能感悟到的,是怎樣把每個孩子,教育成一個真正的,完整的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4
讀完了《愛的教育》后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愛的教育》雖然它所描寫的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也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更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這也是亞米契斯先生文章的成功之處。《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沉浸在這本洗滌心靈的書籍中了。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學價值的高低,而是在那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字里行間,都抒發了作者本人對愛的理解。這種情感是普通的,但也不平凡的。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真的很偉大。這也是為什么《愛的教育》被評為“愛的魔法書”的原因。《愛的教育》告訴我們: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不同,但是都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只是我們對待的方法可能不同而已。一想到自己曾經忽略了一些平凡而又溫暖的細節時,就很難過。我真的很后悔沒有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每次當要失去的時候,才知道事物的珍貴。是的,人們總是那么在乎一些大恩大德,卻讓一些平凡溫馨的瞬間,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但是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如果人生是一場戲,我覺得應該給這些平凡而又難忘的瞬間一個特寫。盡管我知道時間不會給我多余膠卷,這些瞬間也許只會成為我們心中無足輕重的片段,被時間剪掉,那些瞬間,永遠只是我們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但,我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盡管幸福那么短暫。
《愛的教育》讀后感5
《愛的教育》這本書給予我深入人心的感動。暑假我剛剛讀完這本書,便覺得眼睛濕潤,這是我讀過這本書的感情見證。作者亞米契斯的內心情感仿佛出現在我的眼前。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以及他所接觸的人之間的各種各樣體現愛心的故事。《愛的教育》這本書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或者是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或者是朋友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文中眾多的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有知錯就改的安利科,有珍惜友誼的萊蒂,有高尚的.卡隆,有待人友好的代洛西,有廢寢忘食的潑來可西,有舍己為人的洛貝蒂……通過文字,我仿佛感覺到這些人就在我的身邊。
《愛的教育》這本書給予我更深的情感理解,讓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需要愛,需要理解,愛是天地間和諧的維持品。孔子說過,“仁愛待人”。就是讓我們用愛、用真心去對待別人。古代,周武王姬發用愛心對待百姓,對待官員,終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因為他擁有愛心,使周朝得以強盛。現在,毛主席用他那顆滿懷著愛的心靈,建造了新中國,被萬人景仰,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領袖。在外國,列寧用他的愛心,領導著蘇聯,打敗了入侵者,統治了國土最大的國家。
由此看來,擁有一顆真愛之心是多么的重要。它使我們成功,使我們獲得各種各樣的榮譽。不要小看愛,它是萬物的根本,因為有了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加以密!;因為有了愛,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摩擦消失了!因為有了愛,世界才得以發展和進步!
《愛的教育》讓我懂得了生活中處處有愛;讓我懂得了我們不能嘲笑他人,而應該尊重他人;讓我懂得了堅強、樂觀;讓我懂得了如何真誠地與人相處……
感謝《愛的教育》,感謝這生動的一課!
《愛的教育》讀后感6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愛,是一部生動的人生教科書……看了《愛的教育》這部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令全世界億萬人感動而泣的偉大作品,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仿佛經受了一次次“愛”的洗禮。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故事使我非常感動,讓我突然之間感悟到原來愛是那么神圣、高尚與深沉。這里的愛有對國家、民族之愛,有父母朋友之愛,甚至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的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每一個愛的故事都能給人以啟發,都能告訴我們一個愛的哲理。
卡洛菲是主人公恩里科的同學,在玩雪時不小心打傷了一位老職員的眼睛。
他當時非常害怕,但是他在同學卡羅內的鼓勵之下,勇敢承認了錯誤并且來到受傷者家中。他強忍著眼淚,把自己那本最心愛、寶貴得像生命一樣的郵票集當做回報老人原諒他的禮物。可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老職員康復以后親自到卡洛菲的學校,把郵票集還給了卡洛菲,還送給他盼望已久的三張難得的郵票。
是啊,這就是愛!是同學之愛使卡洛菲勇敢地承認了錯誤,如果沒有卡羅內的耐心開導與鼓勵,卡洛菲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站出來的,這樣一來就會有一個無辜的.人去當替罪羊。如果沒有校長對學生的愛,那么卡洛菲也絕不可能再去老職員家去賠禮道歉了。因為卡洛菲的這一舉動才使老職員歸還郵票集并贈送郵票來表達對卡洛菲的愛,讓愛在幾代人中間得以延續和發展。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同齡人,愛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還能閃光嗎?“寒窗”數十載,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我們還在學些什么?我們習慣了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自己帶的學習用品是給自己用的,即使別人開口向自己借了有時還編一個不借的充分理由;爸爸媽媽應該為我們準備好一切,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老師對我們應該是循循善誘,嘔心瀝血,因為這是老師的工作……如果心中沒有了感恩,也就失去了它美好的前提,其他不論多么優秀,但看起來仍舊是蒼白無力的。
我們該愛的,早已不僅僅是身邊的親人朋友,還有更多的人等著我們去愛。
愛的美就在于它的不作選擇,去擁抱美好的一切。去愛吧,世界將會更加絢爛無比!
《愛的教育》讀后感7
最近,我在看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愛的教育》,它是英國的一名作家埃·德阿米琪斯。
為什么這本書能如此吸引我呢?那是因為這本書能讓我的心靈感動凈化。這一本書它主要寫了發生在意大利四年級的學生安利柯,他身邊各式各樣的感人故事。文中把愛詮釋的淋漓盡致,真真切切。大到家鄉之戀,小到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字里行間,感人肺腑,動人心弦。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小抄寫員》這個感人的故事。它主要寫了四年級的學生朱利奧的家庭十分的貧窮,他父親為了多掙一點錢,除了在鐵路工作外,他還給人當抄寫員。年幼的朱利奧不忍父親紅著眼睛抄到十二點,卻只能得到一點小小的報酬。他便等父親上床后,他悄悄的模仿父親的筆記抄了起來,朱利奧由于過渡皮勞,朱利奧的成績下降了,遭到家人的辱罵,但是他沒有告訴家人們真相。有一天,朱利奧無意中碰到了一本書,驚動了他的父親。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作為一名小學生,朱利奧能體涼父親的.難處,幫父親排憂解難,并毫無怨言,這是多么難能可貴啊!我與朱利奧相比,我生感羞愧。又一次,作業做完了我在畫畫,爸爸就說:“作業做好了,還要復習預習。復習預習可是很重要的。”我不耐煩,托著長音說:“知道了!”爸爸聽后,剛想說,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離去了。現在想起來真對不起爸爸。
有人說“人情味”在世間已慢慢淡化。現在的社會在飛速地發展,人們只看著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顧別人的感受。而在《愛的教育》中,一群小學生卻擁有一顆愛心。我們大家都應該要向這一群小學生學習。
讀完這本書,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但是我卻一點兒也不后悔,因為它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愛就像花蜜,蜜蜂不缺少它,正如我們不能缺少愛一樣。只要我們熱愛生活,世界就會因為愛而變得更加美好。
《愛的教育》讀后感8
愛的教育是一本以日記的方式來記錄生活中的小事的書,通過小主人公安利柯的觀察記錄,寫下了一篇篇短小卻感人的故事。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兩篇故事是小抄寫員和親愛的姐姐。
小抄寫員講的是一個叫敘利奧的小學五年級學生。他的父親是鐵路工人,因為家里人口多,每月的工資又很少,所以生活特別艱難。于是,父親又找了一份工作,就是幫助雜志社抄寫訂戶的名單和地址,經常忙到大半夜。每五百個條子只可以賺3個里拉。敘利奧很擔心自己的父親,想幫著爸爸寫,可是爸爸卻不讓他幫忙,因為父親這么艱難的生活,就是為了讓家里這個最大的孩子好好學習。可是敘利奧卻有自己的小主意,他趁父親睡覺的時候,躡手躡腳的走到工作間里,點起煤油燈,拿起鋼筆,悄悄地幫父親抄寫。第二天父親看了多出這么多條子,心里特別高興。敘利奧看到父親高興的樣子,心想,我今晚還要幫父親抄寫。就這樣,日復一日,父親賺到的里拉越來越多。但是敘利奧由于熬夜不睡覺的緣故,總是在課堂上打瞌睡,導致學習成績開始慢慢下降。父親對自己的工作效果非常滿意,可是卻對學習成績慢慢下降的敘利奧冷言冷語。晚上,敘利奧又走進那間小屋子開始抄寫起來。全神貫注的敘利奧沒有注意到父親已經站在身后。父親這下全部都明白了。想到近三個月對敘利奧的冷漠,感到十分慚愧。
這是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了。學習成績下降,父親冷言冷語,敘利奧卻一點都不退縮。每天晚上的熬夜,體現了敘利奧對父母和家庭的關心,小小年紀就會給家庭分擔生活的壓力。
他的意志令我感動,而下一篇故事,更是讓我感悟深刻。
早晨的時候,安利柯看到桌上放著一封姐姐寫給他的信。信里,姐姐告訴他,在他嬰兒時候,姐姐是放棄玩耍的時間陪伴著他,在他生病的時候,寸步不離的守護著他。信中還寫到,自己會為了弟弟去工作賺錢,讓弟弟完成學業,姐姐對弟弟這種無微不至的'關心,深深的感動了我。我也想像安利柯的姐姐一樣,關心弟弟,愛護弟弟。安利柯為自己犯的錯誤而痛心不已,雖然只回了短短的一句話:姐姐,我沒有資格親吻你的手。但是飽含慚愧的心情,也表現了對姐姐不變的濃濃的愛。
這本書讓我深受教育,這是世界上最濃的情感。
《愛的教育》讀后感9
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四年級的時候,也許當時還小吧,并沒有讀得那么深刻。今天,我再次打開了這本陌生而又熟悉的書,看著似陌生的這本書,我從中得到了許多的感悟。
《愛的教育》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學習和生活。記述了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種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戒啟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我曾一次次的迷茫,究竟什么是“愛”。但是看了這本書后,我明白了,“愛”是無私的給予;“愛”是不求回報的付出;“愛”是用真心去待人;“愛”是無微不至的關懷;“愛”是對人的寬恕。
《愛的教育》給我們展現了這般純潔、這般美好的、濃濃的'愛。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少年筆耕》這一篇文章。這個故事講了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敘利亞的家庭生活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在鐵路上做雇員,為了補貼家用,他還在晚上徹夜的幫別人繕寫文件,每寫500條,才僅僅能賺三塊錢。敘利亞想替父親抄,可父親不讓。于是,他就在晚上父親睡著后偷偷地抄寫。時間長了,敘利亞有些體力不支、睡眠不足了。父親看到他在學習時總是昏昏欲睡,總是批評他。他忍著心中的委屈,繼續堅持著幫父親抄寫。一天晚上,敘利亞抄寫被父親發現了,父親感動得熱烈盈眶,心里充滿了無限的懊悔。我讀到這里時,心狠狠地被牽動了一下。敘利亞在第一次遭到父親責罵時,他完全可以不再抄寫。可是,他沒有這樣做。縱然他心中有許許多多的不滿和委屈,他還是為父親、為這個家著想!他這種對父親的愛與體貼,是多少少年所不及的,包括我!也許我們只是在理所當然的享受著父親的愛,但卻從不懂得感恩和回報,從不會替父親著想。而敘利亞,他不是。他懂得父親的辛勞,他懂得為父著想,在享受父親無私的愛的同時,他把把自己的愛也給了父親。單憑這一點,他就是值得我們贊美、稱頌,值得我們學習的!
讓我們睜大我們的眼睛,細心的去發現我們身邊的“愛”,去發現那猶如水晶般純潔、晶瑩的“愛”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10
今天,我讀完了《愛的教育》,我認為它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可以讓人心中感受到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出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同時,還會有非常打動人心的每月例話。
這其中,讓我記憶最深的還是《六千英里尋母》:瑪爾可的母親去阿根廷當女仆,一年后,她音信全無。瑪爾可決定去阿根廷找她。他上船之后沒有熟人,只有一位老人時不時的鼓勵他。到了阿根廷后,便根據路人的指導來到他母親的住處,誰知他母親早就和主人搬走了。瑪爾可就根據現在住在那里的紳士的提示來到勃卡,找到另一位紳士。讓他送瑪爾可去洛費留,然后去可淮特市。可他到了勃卡后,才知那為紳士不在,而瑪爾可還被他家的.仆人罵了一頓。正當瑪爾可感到很無助的時候,船上的那位老人看見了他,并帶他來到了一家意大利人的店里,給他籌錢,瑪爾可很感激那位老人。次日,瑪爾可乘船去可淮特。幾天以后,他到達了可淮特,并想乘糧車到杜克曼,可商販“頭腦”說這不是去杜克曼的車,你去那下車還要走幾十英里。可瑪爾可卻堅持要上車。糧車也只好帶著瑪爾可走了,幾天后,車夫們就開始虐待瑪爾可,只有“頭腦”關心他,可憐的瑪爾可熬過了這段時光,可是下邊他要徒步走幾十公里,他每日都在努力向前走,為的就是找到母親。
瑪爾可好不容易到了杜克曼,可別人說他母親去了塞拉地羅,這對瑪爾可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可那人說只要五六個小時就到后,瑪爾可就急忙向那邊趕。可他還不知道母親已經奄奄一息了,但她只要動一個手術就可以活過來了,可是她卻不愿意。就在她覺得不行了的時候,瑪爾可找到了她,他母親很激動,決定做手術,也活了過來。
瑪爾可憑著自己的勇氣,在異國異鄉走了六千英里獨自一人尋母。我為瑪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
我也認為《愛的教育》中的每一篇都充滿了愛,而他們也全都是普通人,我想:我們要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如果我們都充滿了愛,世界會更加美好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11
《愛的教育》這本書全身散發著深厚而濃郁的愛的味道,讓人不想放開。這是一本可以洗滌心靈的一本書,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安利柯的意大利男孩一個學年的十個月中所寫下的日記,從中透視出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從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使人讀后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的教育》文字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卻令我感動到想哭。
不論是誰,在他心靈深處都有那一片凈土,那片土地上,栽種著一朵心靈之花。只要心中有愛,心靈之花就會因此而綻放出絢爛的花朵。
我憶起那一個雨天,你拿著傘久久佇立在學校門口,如雕塑般一動也不動。放學了,我背起那并不是很重的書包急忙向校門口跑去,奔跑間,眼睛不斷的掃視人群,搜索著什么。突然,我在茫茫人海中發現了你,止不住的欣喜攀上我的面頰,如爬墻虎似的在臉上散布開來。我興沖沖的跑向你,你沒有說話,可是我卻發現你眼里那掩飾不住的溫柔,你一手接過書包,一手牽著我,傘傾向我,讓我感到頭頂飄過了那么一抹深藍,陣陣暖意從你那溫暖的大手里傳來,讓我心頭頓時一暖。我伸手想拿過書包,不經意間觸碰到你的手,我愣了,與那只溫暖的手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只,涼的那么刺骨,我這才憶起,從出來就看見你一直把那只手放在口袋里,原來是為了我,淚水頓時涌了上來,充滿了整個眼眶,還不時的向外溢出,背上的書包也驟然間變得沉重起來。
雨,依舊在下著,打在我那原本就已被淚水打濕的臉上,使我分不清現在臉上液體到底是雨水還是淚水,我只感到心已被一種叫做父愛的情感所充溢著。
又如初中的那第一個朋友,你猶如春天新生的孩子,臉上還帶著些許的稚嫩,不過也正因這樣,我也才會被你的天真與純真所吸引,因為你看上去是那么的純潔,其實你不知道,每當我看到你時,不論之前多么糟糕的心情都會瞬間好起來。
那時,一種叫做友愛的情感在心頭彌漫開來。
回想著,心靈之花已在心中盛開,香氣彌散心中,我頓時感到一陣說不出的舒暢。
愛到花開。
《愛的教育》讀后感12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感恩的教育作文。”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后,對愛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愛的教育》這本書一共有100多篇文章。它雖然語句平淡、事例普通,但是每一件事都扣人心弦、激蕩人心,因為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激勵著我,那就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其中“意外的事件”最令我感動。勇敢的羅貝蒂他為了一個陌生的孩子,不被馬車撞倒,他毅然地沖向了馬車,救出了孩子,而他則被馬車撞傷了腿。
他這一出乎人之意料的舉動不僅僅使在場的人驚呆了,也令我震撼,他自己也是個孩子啊!他這勇敢的舉動,不正是愛的體現嗎?
的確,社會上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愛,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等,感恩作文《感恩的教育作文》。想想往事,我們習慣了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自己帶的學習用品是給自己用的,即使別人開口向自己借了有時還編一個不借的充分理由;爸爸媽媽應該為我們準備好一切,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與義務;老師對我們應該是循循善誘,嘔心瀝血,因為這是老師的工作……
但是在我們煩惱時、開心時、難過時、生病時,陪在我們身邊的,不是別人,是父母,這就是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愛。在學習上發生困難時,在前進路上碰到挫折時,陪伴在我們身邊又是誰,是老師,這就是老師為我們付出的愛。是什么使得他們能夠如此地奉獻自己?是“愛”,是這個如空氣般不可缺少的`東西。
讀了《愛的教育》,我走進了恩里科的生活,與他們一起學習、生活,讓我學會了如何去愛。當同學有困難時,會伸出友誼之手;當父母生病時,會遞茶端飯盡孝心;當老師煩惱時,會更加認真學習,讓老師露出滿意地笑臉……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應該為父母做一些事,哪怕是幫他們盛一碗飯,洗一次腳,他們都會感到非常欣慰的,因為他們的心血沒有白費,自己的孩子終于長大了。我們應該學會對愛的思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茁壯成長,世界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美好……
《愛的教育》讀后感13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了應該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在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透露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的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頌揚的地方。
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的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和苦難,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啟祿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回意大利時,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他寫信給他的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住院的事。妻子收到信后雖然很擔心,但因為有一個兒子正生著病,還有一個正在哺乳的小兒子,不能分身,不得不叫大兒子去看望父親。孩子在醫院卻一直照顧著一個外人,最后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著那個陌生人。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以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愛。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學習那種愛呢?再請回頭看看現實,這世界上并非充滿著愛,窮人對富人,許多人都是將真正的愛看做是一種奢侈品,而將金錢、利益至上的人。
我認為《愛的教育》雖然講的是情感教育,卻洋溢著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在閱讀時好似把我帶入了廣闊的社會中去,它真是讓我懂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每個故事都講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誼和寧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愛可以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樣。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愛的教育》讀后感14
讀了愛的教育里《寬宏大量的品德》后,我感受很深。
本文介紹了一個一頭紅發、胳膊傷殘、母親靠買菜為生的可憐的孩子——科羅西,在上課前,三四個同學在教室里,用污言穢語捉弄他,說他是“怪物”、“殘廢”,厚臉皮佛蘭蒂還滑稽地模仿科羅西的母親,逗得全班同學捧腹大笑。科羅西先是無助到氣得渾身發抖,直到最后被激怒了。他憤怒地將墨水瓶砸向佛蘭蒂,卻誤砸到剛剛進門的老師身上。看著這可憐的孩子將要遭到懲罰,卡羅納勇敢要替科羅西承擔責任。老師發現真相后,老師生氣要處罰“肇事者”。又是卡羅納和老師說了些什么,接著老師寬恕那三四個同學。
我從“科羅西用祈求的目光,一會望望這個,一會望望那個”看出了他的無助。他是一個不能自衛的弱者。從科羅西“氣得渾身發抖,面紅耳赤車”感受到了這個孩子所受到的屈辱。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孩子,他從不招惹別人卻遭到那幾個同學的變本加厲的羞辱。憤怒的科羅西用墨水瓶向佛蘭蒂卻倒霉的砸到了老師。讀到這里我的心都收緊了,可憐的孩子的處境真實雪上加霜。
“這時,卡羅納向可憐巴巴的科羅西瞥了一眼,‘嗖’地站了起來,果斷地說:‘是我干的。’”卡羅納要要替科羅西頂罪。讀到這里我真的好感動。終于有人站出來了,不能讓可憐的卡羅納再蒙怨!我從卡羅納語氣“果斷地說”從他的神態“‘嗖’地站了起來”,感到卡羅納的甘心情愿、果斷、沒有半點猶豫。我更看到了正義的力量。
正當老師要懲罰那些“肇事者”還是這個卡羅納“趁機在老師耳邊說了些什么。接著老師轉過身來,生硬地對幾個肇事者說:‘這次我先饒恕你們。’”我想:卡羅納會小聲的對老師說:“老師,請你饒恕他們,他們畢竟是第一次,給他們一次機會吧!”。多么善良、多么寬容的卡羅納。那幾個肇事者的行為與他向比是多么渺小。
我想,卡羅納的行為會影響我一生,讓我寬容,催我勇敢、上進。
《愛的教育》讀后感15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是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記敘了一百個關于愛的故事。這一個個小故事,包含了對祖國的愛,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受到深深地感動。
讓我最敬佩的是《少年愛國者》中那個饑餓少年,當得知施舍給自己錢幣的外國人在嘲笑祖國意大利時,就毫不猶豫的把錢幣扔向那些人頭上。他那強烈的愛國心和勇敢的行為,深深地震憾了我,讓我體會到熱愛自己的祖國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令我最欣賞的是《雪中悲劇》發生后,“肇事者”卡洛斐克服心中的恐懼,鼓起勇氣承認錯誤,獲得了受傷老人的寬容。為報答老人的寬容之恩,他把比生命還重要的郵票薄“奉贈”給老人。這件事讓我不僅明白了誠實的價值,更看到了寬容的力量。
令我最感動的是《燒炭工人與紳士》,這一節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琵斯的愛。諾琵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琵斯的父親知道后,非要諾琵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琵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琵斯道歉,從這里可以看出,諾琵斯的父親是一個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熏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我很喜歡《耐利的保護者》中保護駝背同學的大個子卡隆,他不允許其他同學欺負這個生理有缺陷的同學,他愛護弱者,敢于伸張正義,有一顆高貴而真誠的心,深得主人公安利柯的喜愛,認為他是愿意犧牲生命去幫助朋友的人。從卡隆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信賴。
讀《愛的教育》,讓我感受到愛就像陽光無處不在,愛就像一個微笑、一名問候一樣簡單;讓我知道了不僅要關愛他人,還要珍惜別人對我的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作文04-18
愛的教育作文03-13
愛的教育作者04-06
愛的教育好詞好句03-16
《愛的教育》活動方案04-20
愛的教育教學反思10-15
讀后感愛的教育02-27
《愛的教育》讀后感02-28
《愛的教育 》讀后感03-18
(經典)《愛的教育》讀后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