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抬起頭來做人》讀后感400、500、800、,歡迎閱讀與收藏。
《抬起頭來做人》讀后感400、500、800、1
今天我讀了《抬起頭來做人》這篇文章后,感觸很深。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有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他的學校舉行一次籌款活動,要求每個學生都捐款,而小男孩的家里很窮,所以他媽媽只給他了五元。可是小男孩為此感到很難為情,甚至不敢上學,總覺得自己捐的錢太少了,沒面子。因為別人都捐了30元、50元、100元……最后,他媽媽對他說:“你還是個學生,只要自己以品行、成績盡力為學校爭光,捐多少錢并不重要。”小男孩聽了,那著媽媽的五元錢上學去了,再也不感到難為情了。小男孩媽媽的這翻話樸實的語也深深得提醒了我。是呀,我們不能用金錢來估量人,因為金錢不是評價一個人唯一的標準。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不要盲目地與他人攀比,只要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和社會的貢獻,我們一樣可以抬起頭來做人。金錢并不重要,很多人總是把金錢看得很重要,總是把金錢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要抬起頭來做人。做個勇敢而自信的人。
《抬起頭來做人》讀后感400、500、800、2
今天,我讀了一篇很有意義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抬起頭來做人》,對我很有啟發,通過這篇文章也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文章里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的故事,那一年,那個小男孩,不過八九歲。有一天,他拿著一張籌款卡回家,對媽媽說:“學校要每個同學捐款。”小男孩的媽媽便把錢交給了他,同時在捐款卡上簽了名。小男孩低著頭想著什么,但是小男孩什么也沒說,這一切被媽媽看到了,便問小男孩怎么了,小男孩說:“別人捐的都是100或者50元!”因為小男孩就讀的是當地的“貴族學校”,在他們班里不是家里有錢捐的多就是在學校里成績非常好,但小男孩不屬于前者。小男孩的媽媽鄭重其事的對他說“把頭抬起來,我們捐的少怎么了,你是學生,要為學校爭光,不是捐錢的多少,而是把學習搞好,這也是對學校最大的貢獻。”自此以后,小男孩在達官貴人、富賈豪紳的面前,一直抬起頭來做人。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我們沒有選擇出身環境的`余地,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未來的路。我們的驕傲源自我們自己的努力,所以假如我們出生在富貴家庭,也不能沾沾自喜,因為有錢的是我們父母而不是我們,我們要靠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