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感
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感
更新時間:2024-01-19 08:05:37
  • 相關推薦
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文章,其中“若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知己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讓我很受感動。其實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人要想成就大業,必須先讓自己經受挫折,接受磨難,使自己增長才干,才能戰勝困難,到達成功。所以挫折是人獲了成功的重要條件。

  穿越歷史的長廊,有多少偉人在挫折的歷練下登上閃耀的。公元前99年,司馬遷正潛心寫作《史記》時,卻因為替李陵辨護,遭到漢武帝慘無人道的腐刑。這對他來說不能不是一次極大的人生摧殘和恥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輕生,因為他的宏愿還未實現,偉業還未完成,他從先人在逆境中奮起而有所作為的事跡中得到啟發,在獄中,忍辱負重,磨礪心志;出獄后,勤奮耕耘,終于寫了《史記》。挫折對有的人來說是一筆財富,《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時寫的,《春秋》是孔子在仕途上失意后作的,屈原被流放時寫了《離騷》,但他們都成了偉人。偉人之所以被稱為偉人,正因為他們有著“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的精神,經過挫折,他們變得堅強,經過挫折,他們變得沉著,經過挫折,他們創造了歷史的輝煌。

  而有些人,他們有著非常好的先天條件,但他們并沒有因此輝煌,這是為什么呢?因人他們缺少挫折。例如:三國時的劉備可算是一代英豪,一生東征南討,從織席為生到蜀漢稱帝,可他兒子劉裨卻是個昏庸荒淫的無能之輩,連諸葛亮這樣的能人都扶不起來。北宋名臣寇準,他的子孫依靠祖上的功德,不能自立,家道敗落,淪為庶民。正因為他們從小就擁有良好的先天條件,沒有經歷磨難,沒有才干,才使自己沉淪。可見磨煉對人多么重要啊!

  一個人要想有成就,就必須接受磨煉,暫時的順利將會是人生路上比較大的潛在障礙。

【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感】相關文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作文01-14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學反思15篇06-14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讀后感04-30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讀后感02-25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讀后感04-09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讀后感15篇03-10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讀后感8篇03-17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讀后感9篇02-26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讀后感6篇03-1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香蕉国产福利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另类图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字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 一本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