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蒙臺梭利的教育》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粗略的閱讀了《蒙臺梭利的教育》,內心很受震撼,原來我們成人總是那么的自以為是的正確,粗暴的打斷兒童的成長發展,美其名曰幫助其長大。本質只是為了讓兒童毫無反抗的服從,不論成人的命令是否正確,在真理與父母面前,更愛父母,而拋棄真理,耽誤兒童的發展。
雖然至今人類還沒有一套完全符合所有人的早教模式和方法,但是基本認定,0-6歲(0-3,3-6歲),6-12歲(6-9,9到12歲),13-18歲(13-15,15-18歲)三個成長發展階段。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兒童中心理論。特別關注兒童0-6歲的成長,認為第一階段的成長發展為6到12的第二階段,13到18的第三階段奠定基礎。
蒙臺梭利博士的一系列重大發現,包括兒童的精神胚胎、敏感期、吸收性心智、兒童成長的自然定律和自由與紀律等,揭開了兒童成長的秘密,為我們科學育兒指明了方向,震驚了整個世界。蒙臺梭利教育法影響了整個世界的教育體系,為近代教育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是以兒童為中心。兒童是宇宙萬物之一,其身心的發展進程遵從自然規律,所以對兒童的教育必須尊重并依據這一理念。蒙臺梭利博士指出,每一個兒童都具有精神胚胎,或者說,兒童在出生前就具有一個心理發展模式,精神胚胎想要按照大自然規劃的模式發展,就必須具備兩個和諧統一的條件——環境與自由。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中,兒童依靠其內在的巨大潛能,亦即吸收性心智,向著自身的目標而發展,由此展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兒童的敏感期。兒童逐步創建了其自身的心理結構,這是生命不斷完善的一個“正常化”的過程,目的是讓兒童達到正常化的狀態。
蒙臺梭利發現并提出了“兒童正常化”,它的重要性就像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一樣。正常化是大自然對人類發展做出的一種限制,它能為兒童一生福利的最大化提供保障,最終目的是確保社會的和諧發展。這就是兒童成長的秘密,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作。其實,我們中國道家文化的精髓與此相通,宇宙萬物依自然規律而演化,只是蒙臺梭利博士把它應用于兒童的成長之上。
蒙臺梭利博士明確告訴我們,所有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是大自然賦予兒童“創造自我,創造和諧”的雙重使命。兒童作為大自然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大自然作為智慧的“父母”也一定有養子的初心,其初心就是讓兒童“一生福利最大化”。為此,大自然精心規劃,并賦予兒童本領,為他們指明了方向。兒童出生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且他們的這種意愿表現得非常堅定。正如蒙臺梭利博士所言,兒童為了實現自我構建,其工作遵循“最大化努力”法則。
大自然的初心包含目標與規則。蒙臺梭利發現,大自然為兒童制定的規則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應“不傷害自己、不打擾他人、不破壞環境”。這是大自然給人類劃定的界限,不得違反,這是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唯一規則。否則,必遭回報,更無從談起實現目標了。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蒙臺梭利教育方法是基于正確的教育理念,并以兒童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科學的方法,它擁有一套系統而完整的教育體系,是兒童教育的客觀規律和原則的具體體現,是實現其教育思想的唯一途徑。蒙臺梭利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兒童,讓兒童實現正常化的發展。因為只有這樣的兒童才能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自己一生實現福利最大化。
蒙臺梭利把她的教育體系分成三大主要的部分:兒童、成人和環境。在《童年的秘密》一書中,蒙臺梭利博士指出,“兒童身邊所需要的就是一個適宜的環境、一位謙卑的教師和一些滿足兒童需求的教具材料。”兒童是從環境中吸取知識,獲得大自然的經驗,來塑造自己的個性,從而實現自我構建的。因此,實施蒙臺梭利教育法的所有論述都是圍繞這3個部分展開的。
雖然蒙臺梭利教育已經經過百余年的成功實踐,但是對于每一位蒙臺梭利教育工作者而言,想要正確地實施蒙臺梭利教育,并實現兒童教育的目標,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這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為兒童設計一套科學而可行的課程,并營造一個適宜兒童身心自然發展的環境,以滿足0~6歲兒童認知發展的內在需求,協助兒童實現自主教育的最大化,使兒童“一生福利最大化”變成可能。
閱讀最大的感受就是父母要盡力為孩子創造成長的環境,搭建發展的舞臺,孩子能夠自我完成的任務放手讓孩子完成,不能獨立完成的尋找合適的介入方式,引導方法,指導孩子掌握技能,發展潛力,完成成長。特別是0到3歲這一階段,父母就是孩子成長最有力最關鍵的家庭教育因素,3到6歲比較選擇專業過硬的幼兒園,家校聯合育人,為6到12歲孩子的發展奠基,然后小學階段繼續努力,堅持不懈,意志堅定培養孩子到13到18歲的初中,高中階段,會同孩子一起成長,接受社會,環境,人群等教育,促進孩子形成自我發展能力,為孩子的終身學習負責,讓孩子按照自我成長發展模式層層遞進,逐步提升!當然,父母家庭教育占60%,學校教育占30%,社會教育占10%。
孩子進入社會工作后,就是100%的社會教育了,只有打好基礎,才能迎接社會的吊打,促進孩子成長,成才,成人,培養孩子成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現代意義上的人。“人”這個字是需要寫一輩子的,其中細節,做人原則,做事方式,思維總領,核心確立,細分任務,認真落實,達成目標等等,智商,情商,財商等等,成功屬于認定目標并意志堅定的人。
【《蒙臺梭利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蒙臺梭利的教育》讀后感02-20
蒙班教育教學計劃02-14
蒙氏教學總結05-02
唯利的眼光作文04-04
梭布埡風景區導游詞08-13
王蒙的語錄34條10-09
王蒙的語錄38條09-06
王蒙的語錄37句11-17
王蒙的語錄30句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