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三紅樓夢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1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分享了十年辛酸的淚水,而紅樓夢藏著令人嘆為觀止的深意。盡管許多情節看似平凡,但常常以小見大,生動反映了人生真諦,包涵著重要的社會意義。眾人皆有難處,但林妹妹的遭遇更是令人心疼。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原是太虛幻境中的那棵絳珠仙草。得到神瑛侍者的滴水之恩,她便與他一同來到人間,還他一生的淚水,轉化為人類身軀。
林黛玉天生美麗絕倫,氣質優雅高雅,才華橫溢,被尊稱為才女,但即使是有才之人,最終也黯然失色。她性格沉靜內斂,抑郁而又消極,對事物持悲觀態度,這也從根源上決定了她悲慘的一生。她與寶釵截然相反,寶釵待人隨和,這使得她在姐妹中倍受喜愛,更讓黛玉心生憂愁。家中遭遇讓她不敢表白愛意,做事處處小心翼翼,“顧花自憐”正是她對自己厄運的無可奈何的感慨。對她來說,一切都成了泡影:美貌、才華、詩歌、愛情。作為小說的主角之一,林黛玉更讓人眼前一亮,王熙鳳稱贊道:“這世上居然還有這樣驚艷的人物,我如今算是看見了!”這更加襯托出黛玉高貴絕俗、病態美的風采,她既美麗又有才華,自尊心極強,與人交往時尖酸刻薄,如同她脆弱背后的護甲。讀完《紅樓夢》,我認為林黛玉是一個嬌美動人、引人憐愛、才華出眾而又多愁善感的女性。因為封建制度和腐朽觀念的影響,她害怕傷害,于是包藏自己,不敢公開展示自己的感情,最終導致了悲劇。她正如古人所說的“女人是水做的`”。她曾許下承諾還一世的眼淚,最終注定她這一生的悲慘。她的淚涵蓋悲傷、懊悔、無奈以及歡欣,而她本人也是矛盾的。當她的幸福被賈母等人摧毀時,她毫不畏懼,反而選擇了勇敢、果斷,以自己的生命來對抗黑暗社會,用她的決心來抵抗腐朽制度。黛玉用一世的淚水還給寶玉一生的情感。在她一生中,她用尖銳、刻薄的話揭露丑惡的現實,以高傲的性格與社會對抗,用詩句表達內心感受,最終用高傲結束了自己的凄慘人生。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2
《紅樓夢》確實是一本用心寫出來的巨著,你要用心去體會才行。再次捧讀《紅樓夢》的時候,心中滿是欣喜,雖然賈寶玉與林黛玉最后陰陽兩隔,人鬼殊途,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但我從未完整地看過《紅樓夢》,所以這次怎么的也得看完整本書。
《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我在想以曹雪芹這樣的紈绔子弟為什么在家族沒落之后不進取一點,謀個差事,養活自己,而傾盡畢生所有的心血來“鑄造”這本難得一見的《紅樓夢》,榮國府內的金碧輝煌,紙醉金迷,醉生夢死,對老百姓來說,無疑是從未想過,又何談見過呢?
一個那么大的家族,幾世繁榮,卻也衰敗得不讓你有喘口氣的機會。我也在想,一個堂堂闊家公子哥今日卻如此凄慘,如此悲哀,恐怕他自身也不會想到吧!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倘若不是他沒錢沒勢了,不得已寫書,也不會留下如今被人稱頌的一代巨著——《紅樓夢》。
看完整本《紅樓夢》后,所有的人物都算是基本見過了,我最愛瀟湘妃子。我欣賞她的才華,贊嘆她的清傲,羨慕她的美貌,也憐惜她的薄命。一個女孩子,在母親死后,父親患病的情況下被接到外祖母家撫養,處處都感覺得到寄人籬下的悲哀,又清高孤傲,眼里容不得半點沙子,宿患疾病,又恐她人恥笑,她活得好累啊。她的《葬花吟》真的`好妙。而我也覺得曹雪芹必定偏愛黛玉,要不然也不會給她的名字里按上一個“玉”字。
記得很多老師都說過,你初次看了《紅樓夢》之后,細細體味,心中所想便是你看了此書后的感受。然后等再過幾個月,你再拿出來看,肯定會有不同的感覺,每次看后感覺都不一樣。
要體會別人的難處,就要多與人溝通,對待書、學習該如此,對待人更該如此,這樣才能更深刻的體會到不同的東西。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3
《紅樓夢》講述的是賈、王、史、薛四大家族,從興旺到鼎盛最后直至衰落的全部過程,以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婚姻為線索,指出了在封建社會時人們的古板和愚鈍,深度地刻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悲催的令世人嘆息的愛情。在《紅樓夢》這本書中,人物的性格非常鮮明:賈寶玉癡情;林黛玉多愁善感;薛寶釵恪守本分;王熙鳳心狠手辣等等,正因為有這些人物的不同性格,才使文章的情節變得生動有趣。其文章中還多處用一些詩句來鋪墊人物最后的悲慘結局:“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里總無緣。曉籌不用雞人抱,五夜無煩侍女添。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边@鋪墊的就是林黛玉最后苦戀無果,抱恨而終的結局。此外,還有賈寶玉再看盡世間的悲歡離合后,對生活徹底絕望,出家當了和尚;薛寶釵因為她的恪守本分,最后守了活寡;王熙鳳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四大家族曾一度蒙受皇恩“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到頭來卻是個“樹倒猢猻散”。
《紅樓夢》對于眾多人物的成功塑造,是它突出的藝術成就。其中,作者還用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名字的第一個字,組成了“原應嘆息”這更表現了作者的巧妙用心。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黛玉,她內惠外秀,有才有智,身上還有一種女子少有的英氣和書香氣質。她還有一張利害的嘴,說話心直口快,毫不留情,許多人認為這是她氣量狹小的.表現;但我認為,林黛玉不過是借機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她不喜歡這種寄人籬下被忽視的感覺,她也不想給“見人下菜碟”的奴才留面子,這更表現了她個性的耿直和純真。
看完了《紅樓夢》這本書,我收獲了許許多多,知道了什么是“金陵十二釵”,了解了什么是“木石前盟”等,可這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疑問,秦可卿的身世之謎,導致這四大家族衰落的導火索又是什么。我想,這也就是人們為什么又成立“紅學會”的原因吧。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4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而作為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則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著憂傷、凄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里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于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么“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里糊涂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著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于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相關文章: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06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06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05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11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15
紅樓夢的讀后感10-06
紅樓夢讀后感01-17
《紅樓夢》的讀后感01-17
紅樓夢讀后感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