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世間》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世間》讀后感1
閑暇間聽別人談起《人世間》這部電視劇,看完后仍覺不過癮,又找來相關書籍,仔細閱讀了一番,感慨頗多。
之前有部張藝謀的電影《活著》,描述了國共內戰后大概四十年期間,一個家庭的命運是如何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的。而《人世間》這部電視劇或這本書,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長篇版的“活著”,同樣是描寫了周家三代人的命運如何跟隨時代的發展而改變。個人的努力很重要,但終究擺脫不了時代賦予你的底色,但即便如此,還是要努力生活,努力追求,好好的過好自己的人生。
一、周家的小兒子周秉坤和鄭娟
劇中的主線人物,他們的生活波瀾不驚,充滿著底層人民每天面對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樸實、踏實,他們互相照顧著對方,守護著彼此,孝敬老人、養育兒女,或許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寫照。他們全篇展現給我們的是:生活的艱難、挫折,不僅沒有讓他們疲憊、疏遠、困苦,反而讓他們的心靠的更近。
劇中有段出自馮化成的話:自古以來孝分兩種,伺候在父母身邊,照顧衣食住行,是養口體。遠走高飛,贏得成就,讓父母以此為榮,是養心智,兩種孝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后翻閱資料,發現最初是出自孟子:人生有兩件大事,一件是“事親”,一件是“守身”。所謂“事親”,就是孝順父母,盡孝道;所謂“守身”,就是照顧好自己,發展自己的事業,拓展自己的人生。周秉坤一直在父母身邊盡孝,做到了養口體,但對于很多漂泊他鄉的打工人來說,做好守身,養心智或許也是盡孝的一種。
二、周家的大兒子周秉義和郝冬梅
他們倆都是精神大于物質的人,更看重的是精神需求和自身價值,他們讀過很多書,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優越的工作,不必為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發愁。周秉義作為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能夠考上北大,并且成為副市長,已經做得無可挑剔。他的岳母位高權重,他本可以高攀卻不利用,坦坦蕩蕩做男人,之后的官場生涯中也幾乎毫無污點,可以說是很理想的人生,但還是有一點瑕疵,就是貪名。
周秉義實際上是最在乎自己名聲的那個人,他怕自己的弟弟妹妹沾上自己一點光而導致自己名聲受損,所以周秉昆在遇到問題后,都不愿去找自己的大哥,除非不得不找。周秉義一生把溫良恭儉讓演繹得淋漓盡致,而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份“名”。但是這種追求法可能真的是在理想中,生活中反而沒有了一絲的人情味,他在最后拆遷中為弟弟爭取了一點小權益,或許這才是更真實的寫照。
“雍正王朝”中雍正殺諾敏時就提到,諾敏一生清貧,未曾貪錢,但貪功邀名同樣是貪。古往今來,當官者無非為名、利、權,“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周秉義沒有利用名來索取利,但是這種貪名的做法確實有待商榷。
三、周家的女兒周蓉
聰明、任性、灑脫,這是周蓉的標簽,但她卻是極致的利己主義者,終其一生,周蓉都是在為自己而活。年少時遠走他鄉追求自己的愛情,而后將女兒放在弟弟家養育導致母女隔閡,之后在法國時居然動了讓自己女兒和周楠戀愛的想法,完全不顧弟弟和鄭娟的感受,回國后私立學校教書,退休后嘗試寫作并成了作家。整個人生讓人羨慕,但光鮮的人生背后她是否知道,有多少蔡曉光周秉坤之類的人在為她負重前行?
周家三個孩子的人生對于大多數窮苦人家來說已屬上乘,他們各自努力著,也跟隨著時代發展有了自己不同的道路。生活,本就是生下來,活下去,但活得過程中,家庭、親情、友情、愛情、理想、事業等等卻各不相同,每個人終究有每個人的宿命。
最后獻上書中的一段話共勉:人生啊,窮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責妻,氣不兇子,一生向陽,哪怕一生嘗盡百苦,只為換取一絲甘甜,也算值得了。匆匆一世,只為活得堂堂正正。
《人世間》讀后感2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也對這平凡的人世間愛的深沉。在觀看電視劇《人世間》之際,我特意讀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著作《人世間》,在改編劇情與原著文字的對比中尋找那些似曾相識的東西。我雖然沒有經歷周秉坤那些年月的事情,但對作品里的一些人事,略有體會。繼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后,梁曉聲老先生的《人世間》又一次讓我百感交集,熱淚盈眶。那些普通百姓悲歡離合的生活,跌宕起伏的命運,與我們的一些經歷,有著非常的契合和非常相似的同感,因此看后回腸蕩氣,讀來回味無窮。
單從周秉坤的角度去看人世間的起起落落,也讓我們心存感念?部赖娜松攀潜菊,平凡的日子當為生活。人性的真善美,世間的假惡丑,時間給了公正的評判。
作為家中的老小,與哥哥秉義、姐姐周蓉的事業相比,在父親的眼里是個“不成器”孩子。但就是這個看起來最“沒出息”的孩子,活出了真實的自己,精彩的人生。他“好像”沒有哥哥姐姐的遠大理想,實際上他時刻在努力活出自己證明著自己。由木材廠跳槽到醬油廠,一直到后來自己經營的飯館一手創建的搬家公司,都在勤勤懇懇做事,認認真真做人。他所做的一切,不只是要給他父親看。
周秉坤是個重情重義的人。當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個沒有追求和想法人的時候,他卻對自己的理想有著不一樣的解讀,感情有著不一樣的追求。從看到鄭娟的那一刻起,就對這個成為“寡婦”的女人產生了一種“憐憫”兼驚艷的情愫。他沒有因為鄭娟不堪的過去而小看了她,也沒有因為曾經的經歷而嫌棄她,一心一意地愛著鄭娟,從未有過改變。而且秉坤不僅無償接濟鄭娟,誠心接受了駱士賓和鄭娟的孩子,還感同身受從駱士賓的角度同意了他的請求。看到馬守常摔傷,立刻幫忙送到醫院。孫趕超和于虹沒個住處,也是周秉坤說服鄭娟讓他們住在太平胡同的家里。當他搬到新房后,把光字片的房子讓給國慶免費居住。通過求人或自己的努力不是幫于虹弄房子,就是幫國慶找工作,將“六小君子”的有難同當做到了“極致”。并不是他不靈光,而是一種骨子里的本能,是對人生和生活的一種真實認知。
周秉坤是個堅忍“皮實”的.人。肩承重擔,才會執著。心存堅忍,才有奔頭。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他,時刻上緊堅忍的發條。兩次入獄,周楠橫禍;趕超臥軌,德寶反目;父母同日去世,工作起起落落;姐夫出軌姐姐再婚,哥哥病逝嫂子改嫁。這些痛苦與無助接二連三落到周秉坤的肩上,但并沒有將他壓垮。即使是與社會脫節很長時間的獄后,仍信心百倍地成立“搬家公司”,領著眾人共同致富。盡管干妹妹等自私自利背叛他,但他還是選擇了原諒,親自登門和好。雖然他所做的一切沒有哥哥姐姐的光鮮亮麗,但他能將看似無望的日子經營的風生水起,讓父親和他人另眼相看。
他用堅韌和堅信成就了自己。
周秉坤是對家里貢獻最大的人!按笾R分子”周蓉不僅沒有為家里分憂,反而時常為家里添亂。而“為民分憂”的秉義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所以家里的大凡小事幾乎都是周秉坤在操持。就是父母最后的那些日子里,也是秉坤在陪伴和服侍。沒有秉坤的堅強后盾,也許沒有秉義的“甩手掌柜”和周蓉的“恣意妄為”。有擔當,又成事。平凡而不平庸,也許就是大多數人的追求,也是父輩們的期望。從周志強讓秉坤送站及與秉坤在車站的爭吵中,我們能夠看出,愛之切,“恨”之深,也罵之重。對于秉義和周蓉的指責,出院回家的周志強“你還不把秉坤冤枉死呀”,“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這兩句話是對秉坤最大的獎賞與肯定。平凡而平實的日子,如自己一生走向的秉坤,活成了周志強心中最中意的樣子。
在平凡的生活中,要有成就自己堅守,善待他人的本真,也要有不甘平庸、但求平實的認知。即使遇到無法理解和無法解決的事情,也要心存堅忍,以秉坤的重情重義、堅韌皮實,做好應做的事情,活出自己的風采。铋L青)
【《人世間》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作文03-08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作文7篇03-16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作文9篇03-17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作文(9篇)03-17
2022年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作文03-17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作文15篇03-19
《人世間》觀后感11-07
《人世間》的觀后感12-13
人世間觀后感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