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讀后感1
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題記
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同理,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有時上帝亦會感到棘手,各種優勢難以分配平衡,于是有些人注定飛揚在舞臺上,有些人注定低微到塵埃中。
著名作家劉心武說:“不要指望,麻雀會飛得很高。高處的天空,那是鷹的領地。”萬千麻雀之中,確有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但畢竟占少數,多數還掙扎在屈服的邊緣。所以,后面緊跟的這句就顯得尤為語重心長:“麻雀如果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樣會過得很幸福!”
最起碼的,麻雀應該保持心態平和,免去不必要的嫉妒、忿恨、抑郁,因為悲劇總是在跟他人的比較下無限放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妄自菲薄,甚至像祥林嫂,逢人便連述說不幸,簡直踐踏自尊。只是一棵小草,那么學會欣賞鮮花的燦爛;只是一塊石頭,那么學會贊嘆高山的巍峨;只是一位觀眾,那么學會品味演出的精彩,切莫評頭論足,切莫望而生卑,倘若擁有寬廣的胸襟和良好的審美,一樣可以贏得友善的鼓勵和衷心的認可。
更進一步,則是嘗試成為無私付出的幕后,體驗奉獻的快樂,感知創造的.充實;或者嘗試支持虎落平陽的英雄,贈與平凡的善意,閃耀人性的明媚;也許猶能嘗試發揚英雄的精神,追尋生命的意義,擦亮埋沒的金子。即使不被認識,也能活成自己的主角;即使不被記住,也能保有回憶的余香;即使永遠暗淡于聚光燈背面,也能享受一個人的安靜知足,不在乎名,不在乎利,因為內心的幸福快樂不在乎這些。
坐在路邊鼓掌,聽到掌聲最響最久最真切的,竟是自己。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讀后感2
天下有志之人雖多,可不是為了放光彩的,又有多少?那篇博文——《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讓我深受感觸。
一個小女孩,因為每逢考試就是排名23,取得了眾所周知的“23號”的別稱。在她的父母看來,這是一件極不光彩的事,但在她的眼里,卻是微不足道的。每每到聚會,別的孩子都盡情綻放光彩,展現長處時,她只是開心的鼓掌,毫不介意比別人少些展示光彩的機會。當父母給她報了大量的輔導班時,她別無二話,只是乖乖的照著做,盡管再累,都始終堅持著。她的志向,不像別的孩子那樣遠大:或是當名歌手;或是偉大的數學家;或是“頂呱呱”的廚師;又或者是大集體的領導人……而是在平凡的世間紅塵中,作位幸福的母親,為他人的'光彩盡情鼓掌的人。
回想到我自己,我想要做一個大家眼中光芒萬丈的人,可能只有高高在上,才能被別人瞧得起。但當我認識了這個小女孩后,我改變了那樣的看法——我認為,或許我可以擁有一個平凡的夢想,如果我成不了英雄,那,我就做一個為英雄喝彩的人。
誰說只有智慧出眾才是真的厲害,我是別人眼中成績拔尖的學霸,別人又可曾想過我也有處處瑕疵,一時比別人地位高是沒錯,但我始終也只是個平凡人。我有和別人一樣追星的時候,我有和別人一樣放飛自我的時候,我有個別人一樣做錯事的時候……可能在很多人看來,追星是不務正業,但在我看來,我的偶像是我前行的力量,我做一個坐在路邊為他們鼓掌的人,可以給他提供前行的力量,同時又能學習到很多他們身上的優點,就這樣,學無止境,過著屬于我的生活。
職業不分高低貴賤,我們沒有資格去嘲笑任何人,如果我們成不了大器,那就做一個為成大器者鼓掌的人,為成大器者喝彩的人。如果成了大器,那就尊重那些為我們鼓掌的人,在他們的期待中,更努力的向前進!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讀后感3
這是一本由幾十個溫暖的小故事組成的書,書名叫《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書名也是一個故事,在我念小學的時候就讀過這則故事,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它告訴我不是成績優秀、特長多就是最好的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舒適的方式生活,只要積極向上、平安喜樂就夠了。當時小小年紀的我第一次覺得有了那么一點點力量不怕別人詬病“不學無術”之類。
說到此,我不得不感慨一下閱讀真的可以使人內心強大,記得這樣一句話:當你閑時要讀書充盈大腦;當你惱時更要讀書平靜,內化身心。所以這也是我一直會抽空讀書的理由以此來強化內心。
回到正題《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父母角度寫的.親子故事;第二部分是子女角度寫的與父母之間的親子故事;第三部分是作者與一些老人之間的生活細則由此散發出來的生活與生命感悟。
說實話,像這種收集各種溫暖的親子故事書,前面幾則小故事我通過別的轉載周刊都閱讀過,所以一開始它并沒有真的讓我很想讀它。慢慢地、慢慢地閱讀第一部分讓我覺得閱讀這本書像喝一杯溫暖清甜的牛奶,柔柔的很舒服。覺得小孩子真的是很有愛也很可愛。雖然有時候沒長大的他們會做些錯事讓大人氣憤不已,但是你不知道你深愛的他們是多么的深愛著自己的父母,世間親情最難講清,很感動。
如果說第一部分只是讓我眼睛變熱眼圈紅紅的,我想說第二部分的每一個故事沒有一篇是一口氣讀完的,全都是感覺再往后看一個字眼淚就要立刻涌出來,我只能立刻合上書本,像摸到了很燙的東西一樣不敢再觸碰,只等情緒平復,迫不及待再打開閱讀。其中最感人、記憶最深的一句話是:“凡是有母親在的地方就會有奇跡。”是啊,母親的力量與精神總是超乎想象。
第三部分說的是面對生活的挫折與艱辛不氣餒不放棄,生活就想過山車在經過高處時就看遠方風景抓緊安全帶,低處雖然遠景哪都看不到但是有可愛的小野花。高有高的風景,低有低的美妙,人生處處是精彩,要珍惜身邊每個事物和不離不棄重要的人。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讀后感4
今天晚自習,老師給我們看了一篇頗有深意的文章――《坐在路邊鼓掌的人》,作者劉繼榮。這不禁讓我展開了深深的思考。
課文主要寫一個小女孩在班里一直排在第二十三名的中等位置,她的父母都很為她擔憂。在其他家長炫耀自己家孩子后,她的父母決定“揠苗助長”,不過并不理想,反而退到了第三十二名,她的父母都很困惑。笫一次野餐時,她做出了令人贊嘆的事。于是在一篇贊嘆人的題目中,全班同學竟都不約而同地寫出了她的大名。隨后她也對父母道出了原因:她想做一個平凡人,不想做英雄。也就是想做題目中那個“鼓掌的人”。
對于這篇文章,有人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都問題:你想做那個被鼓掌的人還是鼓掌的人呢?對這個問題,心里有不同想法的兩個我開始各抒己見。
第一,如果我有能力的話,我想做那個被鼓掌的人。畢竟差不多每個人都想成為那個被人贊嘆,被人追捧,被人仰慕的“第一名”。這也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想成為家長們贊嘆不已、議論紛紛的好孩子,誰都享受那種被敬佩、被夸獎的成就感。
但是,如果沒有那個能力成為人人口中所說的那個第一名該怎么辦呢?這也就是我的.第二個見解了。如果我沒有那個能力達到光榮的第一名,那我也愿意做那個在路邊鼓掌的人,默默為人們鼓勵著,讓他們成為更優秀的人。我也愿意做一個默默在背后鼓掌的人,默默為他們做著好事,默默讓他們充滿信心和力量!而我身為在背后給他們鼓掌的人,我也會為自己感到很自豪,因為我也為他們貢獻出了一份力。即使我不能成為人人仰慕的英雄,但我依然是自己心中、父母心中的那個無名英雄。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感到受益匪淺,我非常敬佩小女孩那種與世無爭的心理,同時他也心存善良、大方、寬容。我也希望這個世界回有許多像小女孩這樣有愛的人。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路邊的作文11-04
夢見自己坐在車里10-11
路邊的野花作文03-07
路邊的垃圾作文11-21
路邊的秋景作文06-10
為自己鼓掌02-18
坐在車上看風景的文案12-15
夢見在路邊撿魚10-20
路邊的野花作文[優]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