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永遠追隨》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永遠追隨》有感1
永遠追隨,追隨誰呢?為什么要追隨?追隨的結果又是什么?我帶著一連串的疑問,一口氣讀完了柳建偉寫的《永遠追隨》。
這本書主要講了陶百川和周三才為了找到被紅軍借去運輸藥品的家里的頂梁柱“毛驢小白”,踏上了尋找之旅,最終找到小白并追隨紅軍的故事。從中,我感受到諾言的重要性。
文章開篇就很響亮。“一夜吹不停的亂風,一夜下不停的細雨,終于把湘南的香花嶺弄成了一個初冬的樣子……”從初冬的野菊花、落葉、溪水、睡蓮、荷葉、魚兒,到孩子和驢子打了噴嚏,作家認真、耐心又凝練地營造出一個南方山村清冷的早晨。然后,老婦人陶柳氏拿著一紅一藍兩件夾衣出來:“穿上,變天了。”第一句人物語言,簡短,自然。甚至,當讀完整部小說,重溫這句人物語言,恍然聽到它既是老百姓非常樸素的生活語言,又是一種小說寓言——這個家庭,這個國家,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天”。
小說的真實歷史背景,是紅軍長征途中的湘江戰役。小說的主線卻簡單清晰,無論形勢如何變幻,“追尋毛驢”這個核心事件從未改變,一直緊緊地拽著讀者。普通人家珍愛的一頭驢子被紅軍戰士馬天來借用,未如約歸還。農家少年陶百川、周三才執著地去追尋自家的驢子,越追越遠,“毛驢事件”像接力棒一樣,從紅八軍團到紅三軍團再到紅八軍團,從羅榮桓、彭德懷到毛澤東,在不停地交接中,它所背負的,已經不僅僅是一家人的生計、少年的尊嚴,而且關系道德、紀律、承諾、信任、命令,是戰友的生死相托,是共產黨的民心所在。圍繞著一頭驢子,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都自然地顯現出來。當兩個少年決定放棄追尋的時候,本來是被迫參與的紅軍戰士齊長貴卻堅決不答應:“你家毛驢的事,紅軍必須給你們個說法。這是個大道理。紅三軍團五師查清了你們追隨我們的原因,把你們交給了我們紅八軍團,我們紅八軍團就要為你們的事負責。這是個中道理。連長領受了解決你們問題的任務,他犧牲了,犧牲前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我還沒死,我肯定要想盡辦法完成這個任務。這是個小道理。這三個道理,肯定有道理……”無論是少年陶百川,還是紅軍戰士、紅軍將領,身上都有一種剛烈、執著,甚至不知變通的頑固,和現在流行文化中精致的利己主義、調侃一切的玩世不恭、猜忌與虛妄,完全不一樣,他們傳達出一種我們民族原本崇尚卻被今人鄙棄的精神氣質。
陶百川,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在那動蕩不安的年代光離開家鄉遠行,就需要多大勇氣啊!當他為力求信任與毛主席據理力爭時,他沒有害怕;當他為自證清白拿槍抵著自己的腦袋時,他沒有害怕;當他穿梭在槍林彈雨中報告傷著位置時,他沒有害怕。
我一定會做一個像書中兩位小孩一樣勇敢!堅強、絕不屈服于現實的人。
讀《永遠追隨》有感2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永遠追隨》。這本書讓我了解到新中國未成立時百姓的生活。
這本書作者是柳建偉。書的主角是陶百川和周三才。陶百川是一個意志堅定,十分要強的男子漢,比較善于表達,周三才是一個關愛他人的人,是陶百川的表弟。這本書講述了兄弟兩人為自家毛驢追隨紅軍幾百里的故事。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新中國成立前百姓生活的艱苦以及紅軍戰斗的不易。在現在,我們吃的好、穿得暖、良好的學習條件,還有祖國每時每刻、無微不至的保護。在這樣的和平年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學習呢?
讀完《永遠追隨》后,讓我想起我愛偷懶的壞習慣。在寫作文時,明明可以擴長的'句子偏偏寫的很簡短;明明可以再寫一個自然段的卻偏要一句帶過。唉!我什么時候才能改掉這個壞習慣啊?讀完《永遠追隨》后,讓我頓時明白自己的缺點。人從都有缺點,但發現缺點,一定要及時改正,我一定要改正偷懶的缺點,憶苦思甜,好好學習,永遠更黨走。
讀《永遠追隨》有感3
暑假期間,我讀完了《永遠追隨》這本書。它講述了一個似輕實重,關于諾言,關于救贖,關于覺醒,關于信仰、價值和榮耀,仍足以映照當下現實的故事。
兩個少年,陶百川、周三才,與他們的家人平靜而有希望地生活著,他們最重要的生存基礎和快樂的源泉是一頭與眾不同的毛驢。紅軍長征借住在他們家,在由疑懼到信任的數日相處之后,紅軍撒離時借走了那頭對他們來說無比寶貴的毛驢,卻沒有按照承諾如期歸還。為了討回如此重要的財產,也出于一時意氣,兩個少年踏上了尋找之旅,由此一步步躋身紅軍長征路上最為慘烈的湘江之戰的戰場,用少年的眼睛和情感見識了那場殘酷的角逐。最后,毛驢因幫紅軍運過東西而被湘軍槍斃,兩個少年也因此加入了紅軍,開始了他們的革命征程。
紅軍因未兌現自己的承諾,致使兩個孩子從家鄉一直追隨他們,并感受到了紅軍的英勇無畏以及國民黨的慘無人道。在尋找毛驢的過程中,這兩個孩子的內心也曾被恐懼、無助和擔憂占據過,但他們沒有放棄、沒有退縮,心中的那份執念幫助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他們認識到了紅軍是“窮人的軍隊”,在戰爭爆發之時,紅軍哪怕犧牲自己也要保護那兩個孩子。
讀完這本書,我認識到了誠信的重要性。魯迅先生說“誠信為人之本也”。守誠信,需要言出必行,決不食言。泱泱中華,浩浩歷史。幾千年來,誠信與中華民族相依為伴,綿延不絕。古有周文王為了招攬天下賢士曾“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因誠信而坐擁天下;更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季布,因守信而名揚四海。今有“一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的朱邦月,為了一個承諾,殘疾的地付出了一生。現在,“誠信”已被列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傳統美德將在今朝繼續發揚光大,誠信之光將照亮中國,溫暖世界。
讀完這本書,我被兩個孩子的執著所震撼。他們商定好,見不到毛主席決不說他們跟隨紅軍的目的,守口如瓶。寒梅傲雪,獨立高枝,執著地守候春天;露珠晶瑩,波動碧葉,執著地等待晨曦;麥苗探頭,頑強生長,執著地守候春雨。執著創造成功,荊棘密布的人生旅途中,執著是成功最好的.助推器。否則,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無長年墨染池的功夫,王羲之又怎能被尊為“書圣”?如果沒有多年刻苦鉆研,陳景潤又怎能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而享譽世界呢?凡成就大事業者,無不以執著為動力,去實現人生價值。
讀完這本書,我被紅軍的舍己為人所感動。那個時代的中國,沒有先進的武器,面對敵人飛機的轟炸,只能被動挨打。在送兩個孩子去見毛主席的途中,原本的幾千人在無情的炸彈中所剩無幾,地面上被炸出了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坑。在幸存的幾名紅軍中,陳樹湘不幸受傷,可飛機仍盤旋在這片土地的上空。戰友們不愿拋棄他,但他知道自己的存在只會連累隊友。最后,他把僅剩的那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犧牲自己,造福他人。遙望中國的五千年歷史,多少英雄人物在戰火紛飛的時代誕生。他們將生死看得很淡,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奉獻生命使他們驕傲。中國的國旗是他們用鮮血染紅的,他們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告訴了侵略者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國力量”!
書讀完了,在真實事件和真實人物構成的歷史背景下,這個顯然出自虛構的故事,于輕快、細致的敘述中,讓我相信了它的藝術真實——它雖然不見書于正史,卻極有可能發生在歷史洪流的縫隙中,并作為因果鏈條的一環,見于人們的內心。
讀《永遠追隨》有感4
人們常說,言必信、行必果。誠信對每個人來說,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美德。這個長假,我讀了一本反映紅軍戰士一諾千金的書籍《永遠追隨》,讀完之后,讓我更加感受到諾言的力量是那樣堅不可摧。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戰爭時期,毛主席領導的紅軍借走了周三才和小陶子家的毛驢,因為小毛驢在行軍時走丟了,紅軍沒有按約定歸還毛驢,于是兩位少年展開了漫長的`尋驢之旅。毛主席知道此事后,狠狠批評了負責借驢的馬天,還賠償了兩匹馬給周三才和小陶子,命令兩個戰士送兩位少年回家,讓兩位少年深深感受到了紅軍對普通百姓的愛。
在那樣險惡的環境下,毛主席為了兌現諾言,不惜一切代價,贏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愛戴。現實生活中,我們何償不應該像毛主席那樣,做到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呢?
回想起二年級一次數學測驗,我當時只考了80多分,好多本應該做對的題目,因為粗心都算錯了。數學李老師仔細幫助我分析錯題,見她焦慮的眼神,我十分羞愧,并向老師承諾,我下次一定改正粗心的壞毛病。為了兌現諾言,我每天不管都忙,都自己在家增做一份數學測試卷,找出錯題相對應的知識點,反復思考、總結。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考試時,我取得了滿分的好成績。
一諾千金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橋梁,他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光明。生活中,我們也要像毛主席領導的紅軍那樣,把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都當作黃金,堅不可摧,給“一諾千金”的種子常澆水,常施肥,讓它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讀《永遠追隨》有感5
在這個驕陽似火的七月,空暇之余,我仔細品讀了《永遠追隨》這本書。它主要講述的是陶百川和周三才兩位少年為了找回紅軍借去運輸藥品的毛驢“小白”踏上尋找之旅的故事!
伴著書籍,隨著故事,仿佛自己就是那兩個少年,當我追上紅軍途中,紅軍戰士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給我取暖;毛主席安排大老魏和馬天來冒著生命危險,穿過敵人的重重封鎖送我回家。一邊是敵人的`炮火連天,將我的親人殘忍殺害,一邊是紅軍戰士不畏艱險,誓死抵抗,我的心是害怕是緊張是溫暖更是敬畏!
節假日喜歡和媽媽一起看電影,我們看過《長津湖》,我了解到了“抗美援朝”戰役,志愿軍戰士們在冰天雪地里用身體頑強抵抗;我們還看過《八佰》,知道了淞滬會戰,?百名戰士留守在四?倉庫,堅守上海最后防線,我哭了,我也震驚了……
書上說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當代少年,我們應該奮發圖強,長大報效祖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愛好運動的我,從小堅持鍛煉,強身健體。每天下午寫完作業,我都會在小區廣場跑步一小時;每個周末下午2:00-3:00,我會定時在家附近的游泳館在教練的指導下游泳訓練一小時,這個暑假,即使天是那么炎熱,我依然每天堅持跳繩一小時,有時候汗流浹背,特別累,心里也會想放棄,可是每次咬咬牙又堅持了過來,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的堅持,我長高了,身體也強壯了!比以前跑的更快,跳的更高。
每個人都有夢想,我的夢想是長大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女兵,保家衛國。我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以一名運動健兒的身份站在奧運會的舞臺,為國爭光!讓我們都奮斗吧,少年!
讀《永遠追隨》有感6
在這炎熱且漫長的暑假中,我讀過了許多的書籍,其中《永遠追隨》是我最為喜歡的一本,不得不說,它也是一本很讓我受益的書。
初讀這本書,書中只是簡簡單單的說了毛主席在香花嶺住了幾天,之后就繼續出發,與桂軍抗衡。但是,發生在陶百川跟周三才身上的事并不簡單,他們為了一頭毛驢,或者不只是一頭毛驢,而是為了紅軍對他們一家的承諾。他們找紅軍走了二十來天的路,在這二十來天里,他們經歷了生死,用少年的眼睛和情感見識了戰爭的殘酷,但是這并沒有讓他們畏懼,反而多了一份堅定。在他們的堅持下,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毛主席,完成了他們的任務。當他們再次回到香花嶺的時候,他們的家園被桂軍所毀滅,從此以后他們就跟隨著紅軍,一起保衛人民。
讀完全書,從心底里非常敬佩那兩個小孩,才十二三歲就不怕死亡,仍然可以堅持著,不退縮。一個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做到,而他們卻能做到。
再一目十行地翻閱一遍,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往往許多事情只要多一份堅持,就會離成功更近一步,但往往我們最缺的就是那一份堅持,讓我們與成功擦肩而過,一次不要緊,但兩次,三次,我們會離成功越來越遠,所以一定要學會堅持,它比美貌,財富,更加重要!
它雖然不見書于正史,卻極有可能發生在歷史洪流的`縫隙中,并作為因果鏈條的一環,見于人們的內心。所以我愿把這本書再品讀一番,我想我會領悟出更深的道理。
我也一定會做一個像書中兩位小孩一樣勇敢!堅強,絕不屈服于現實的人,謝謝你,讓我終于找回我自己。
讀《永遠追隨》有感7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有誠信,事無不成。今天我一口氣終于讀完了柳建偉的《永遠追隨》,讀后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了陶百川和周三才為了找到被紅軍借去運輸藥品的家里的頂梁柱“毛驢小白”,踏上了尋找之旅,最終找到小白并追隨紅軍的故事。從中,我感受到諾言的重要性。當我讀到紅軍師長聽了陶百川和周三才的來意后,馬上讓人賠了兩匹馬和送他們回去,我被深深地感動了。要知道,在當時一匹馬至少可以換三頭驢啊!紅軍雖無法還他們毛驢,但他們不僅道了歉,還多賠上了幾頭毛驢,這難道不是遵守諾言的一種表現嗎?
讀了這本書,我不禁臉紅了。記得有一次,我去外婆家做客,臨走前我承諾過要給妹妹帶好吃的。可我光顧著自己吃和玩了,忘了……當妹妹興奮地到問我帶啥好吃的時,卻是滿臉的失望。我非常后悔:為什么我會忘了這個諾言呢?
有人說,誠信是三月的春風,是五月的花海,是七月的陽光,是九月的`楓葉。遵守諾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每個我們所承諾過的諾言,我們都必須實現,不能不守信。像這樣類似的人很多,如:明山賓賠本賣牛、翡度誠還玉帶、毛澤東定期還書……這難道不是信守諾言的表現嗎?因此,我們做到遵守諾言,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有誠信,事無不成。遵守諾言,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所以,我們要遵守諾言,雖然有時會十分困難,但答應別人的,必須做到!!讓我們一起實現我們所承諾下的諾言吧!
讀《永遠追隨》有感8
讀完了《永遠追隨》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講述了關于諾言、戰爭、信仰、價值的故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從中學習。
主人公是陶百川和周三才,兩個少年和他們的家人生活在一座小山村,他們最重要的生存根底便是一頭與眾不同的驢子——小白。紅軍長征時借住在他們家,在數日相處中逐漸信任,紅軍撤離時借走了對他們來說無比珍貴的驢子,卻沒有按時如期歸還。為了討回如此重要的財產,兩位少年踏上了長征尋找之路,用少年的眼睛見識了戰爭的殘酷。
在長征尋找之路中,兩位少年從點點滴滴的細微之處感受著紅軍隊伍的偉大,他們紀律嚴明、關愛百姓,與老百姓患難與共。在途中,兩位少年的衣服濕透了,時值寒冬,連長和戰士們把自己的外衣脫了給他們穿著保暖,毛主席還讓大老魏和馬天冒著生命危險送他們回家,處處可見紅軍對老百姓的關心。
讀完這本書,我被兩個孩子的執著感動。在尋找毛驢的過程中,這兩個孩子的`內心也曾被恐懼、無助和擔憂占據過,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沒有退縮,心中的那份執念幫助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涉及“毛驢事件”的戰士總是責備自己沒有盡到為民、愛民的職責,沒有按時歸還驢子。魯迅先生說“誠信為人之本也”,書讀完了,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要做一個誠實守信、信守承諾的人,也了解了戰爭的殘酷和紅軍的無畏精神,我們要永遠追隨革命先烈的足跡,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永遠追隨》有感9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這是最殘酷的時代;這是一本面向過去的回憶錄,這也是一盞照亮未來的探路燈。
這幾天我閱讀了柳建偉先生寫的《永遠追隨》。書中主要講了紅軍在周三才和陶百川家中住宿,臨走時借走了他們家的毛驢,沒有按時歸還。周三才和陶百川為了追回毛驢,便跟隨紅軍一路遠征,并且目睹了極其慘烈的湘江之戰。回家后才發現,陶家因幫助過紅軍而被滅門。因此,兩人便跟隨紅軍走上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紅軍在陶家借的`毛驢沒有按時歸還,見到兩個尋驢的少年時,并沒有否認這一事實,反而還用相當于四頭驢價值的兩匹馬作為交換,并把它們毫發無損的送回家。正因為這樣,紅軍才如此受老百姓的愛戴,可見誠信非常重要。
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也流傳過許多有關誠信的故事。一諾千金的季布,因為誠信使自己免遭禍殃;表里如一的晏殊,因為誠信被皇帝提拔為宰相;立木為信的商鞅,因誠信使變法取得成功……
誠信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小事之中。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商店買東西,因為外面下著大雨,媽媽又擔心我感冒,便拿了商品急急地付了款。回家后媽媽拿出賬單,才發現自己少給了一元錢,拿起雨傘就要往外走。我急忙拉住說道:“不就是一塊錢嗎?收銀員即使發現了也不可能找你要的。”媽媽卻說:“這種行為并不道德。誠信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美德,我們在生活中要做時刻講誠信的人。”看著媽媽離去的背影我不禁反思起來……
這本書讓我領悟到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誠信,不講誠信獲得的只是一時的利益,損失的卻是他人信任。讓我們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誠信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讀《永遠追隨》有感10
咦?追隨誰呀?我帶著疑問打開了柳建偉的《永遠追隨》這本書。
這本書寫了因為戰斗而負傷的毛澤東來到香花嶺的一個農戶家里修整,臨走前借走了家里唯一的一頭毛驢小白運送藥材,但是因為路上不斷發生的戰爭,沒能如期歸還,陶百洲和周三才兩個少年為了找回小白,一路尋找紅軍,也一路看到了戰爭的殘忍。兩位小主人公見證了紅軍長征堅強不屈,頑強抗戰的精神,最后決定追隨紅軍的故事。
讀書之時,我深深地被它的文字刻畫所吸引,活靈活現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也深深地被紅軍精神震撼,可當我想到我經常上課開小差、玩筆、講小話,不珍惜眼下時光的種種舉動,看著手中捧著的這本《永遠追隨》;看著書中烈士們為了新中國浴血奮戰的畫面;看著那些因幫助過紅軍而被殘殺的無辜的老百姓;看著陶婆婆為了讓陶北川和周三才沒有后顧之憂去參加紅軍自焚在小屋中的情景,我不禁深深的羞愧起來……
在漫長的歷史征程中,我們現在面對的是繁榮與富強,我們享受的是安居樂業,但是在繁華背后是先輩們在無數的苦難中拋頭顱、灑熱血,與歷史抗爭永不屈服換來的,現在舒適的生活得來不易,而我們作為中華兒女,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更應該學會銘記長征精神、革命意志,不求創造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事跡,只需不斷刻苦學習,向著前方,塑造自我,挺起寧折不彎的是中國人的脊梁!
從現在開始,我便立志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該做的事情,改掉自己的毛病,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遵守諾言,頑強拼搏,成為中國的頂梁柱!讓中國變成一個科技、軍事強國,再也不被外敵侵略!
讀《永遠追隨》有感11
永遠追隨,追隨誰呢?為什么要追隨?追隨的結果又是什么?我帶著一連串的疑問,一口氣讀完了柳建偉寫的《永遠追隨》。
我和書中的主人公,兩個少年,陶百川和周三才一起感受著喜、怒、哀、樂,共同經歷著千難萬險……本來,這兩個少年和他們的家人,平靜而又充滿希望地生活在湘南的一座小山村——香花嶺。他們最重要的生存基礎和快樂的來源是一頭與眾不同的`驢子——小白。紅軍長征時借住在他們家,在由疑懼到信任的數日相處后,紅軍撤離時借走了那頭對他們來說無比珍貴的驢子,卻沒有按照承諾如期歸還。為了討回如此重要的財產,也出于一時意氣,兩個少年踏上了尋找之路,由此一步步進入長征途中關乎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之戰現場,用少年的眼睛和感情見識了那場殘酷的較量……
從香花嶺到延安,兩個少年一路追隨,從點點滴滴的細微之處感受著紅軍隊伍的偉大。他們紀律嚴明、關愛百姓,與老百姓患難與共。在陶百川和周三才家里入住時,他們不僅給錢,還幫助他們家做事,從不虧待他們家人,可以看出紅軍戰士一心為百姓著想;在陶百川和周三才追趕紅軍的途中,他倆的衣服濕透了,時值寒冬,陳樹湘師長讓連長和戰士把外衣脫了給他們穿,給他們取暖,可以感受到紅軍是無比關愛百姓;當他們歷經磨難找到毛主席時,涉及“毛驢事件”的各位紅軍戰士總是責備自己沒有盡到為民、愛民的職責和諾言,沒有及時歸還驢子,連累兩個孩子吃了許多苦,毛主席讓大老魏和馬天來冒著生命危險,穿過敵人的重重封鎖,送他們回家。可是回去之后,他們卻發現他們的親人一個個全被敵人殺害了,這個慘痛的現狀,與紅軍對他們的好,深深地刺激著兩個孩子的內心,他們見證了紅軍隊伍的偉大和無私,也見證了敵人的慘無人道,在孩子的眼里,毛主席帶領的紅軍戰士是一群為了他人能夠獻出生命的人,是值得信任、托付和追隨的。通過親身經歷,耳聞目睹,在槍林彈雨中,堅定了兩個少年追隨紅軍走上革命道路的信念。
通讀全文,我感受到戰爭是無比的慘烈和殘酷,更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也要永遠追隨革命先烈的足跡,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發揚革命先烈的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己的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讀《永遠追隨》有感12
兩個少年牽著一頭長相“怪異”的驢子,領著我踏上了今年暑假的“書旅”生活。這60多天的“書旅”生活,讓我見證了,一個似輕實重的諾言竟能給兩個少年那樣大的決心和責任!
《永遠追隨》講述了兩個少年與他們的家人,平靜而有希望的活著,他們家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是一頭舉足輕重的驢子!突然一天,紅軍長征借住在他們的家!在數日相處后,他們的對紅軍的態度由疑懼到信任!紅軍撤離時,借走了那頭對于他們來說無比珍貴的驢子--“小白”,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按時歸還。為了討回如此重要的財產,也是處于一時意氣,陶百川與周三才兩個少年毅然踏上了尋找之旅!一路上,他們無論是面對“威逼利誘”還是生死抉擇,都決定對“大老李”首長以及此行的目的閉口不談。他們緊隨紅軍遠征的步伐。見證了慘烈的湘西之戰;用少年的眼睛和情感見識了戰爭的.殘酷與血腥,最后與紅軍一同投入到革命事業中,踏上了未知的征途…
在尋找途中,兩個少年表現出來的執著與堅強,令人佩服!湘江之戰的慘烈也令人潸然淚下。在這期間,陶百川這個13歲少年身上所展現出的內心的成熟,以及驚人的膽識都令我贊嘆不已。他刷新了我對十來歲少年的認知:每當三才弟弟想要放棄,是他的鼓勵讓三才重新振作;當受到侮辱時,他果斷拔槍,敢與敵人對著干;他不畏強暴、勇敢果斷,明事理、守承諾,著實值得我們學習!
陶百川的堅強勇敢以及他最后毅然從軍的魄力,讓“膽小懦弱”的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反思自己!回想起,去年夏天媽媽抱著弟弟帶著我滿頭大汗的在商場里找空位置,半個鐘頭后,終于找到了空位,于是媽媽讓我看著座位,她去點菜我便坐在那個位置上,可不一會兒我手中的礦泉水掉到了地上,滾到了遠處,我撿完水回來后,一個姐姐和一個阿姨理直氣壯地坐在我的位置上,我本來想上前理論,可還沒開口,就被阿姨給瞪了回去,我只好等媽媽來,媽媽見我傻站在那兒,看了看旁邊的位置!就明白了發生什么事情!我怯怯的站在媽媽后面看著她跟人理論,卻一句話也不敢說!現在回想起來,恨不得重新回到那個時候,勇敢地和媽媽一起跟人理論!
在這本書中,令我敬佩的不僅僅是兩個少年不畏強權的過人膽識,還有他們那一諾千金的美好品德!兩個少年承諾父親,在沒有見到“大老李”首長之前不能跟任何人提起此行的目的!為了這個諾言,即使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也要守住秘密!
不論是《論語》中的“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還是《史記》中那一句“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他們歌頌的都是世人信守承諾的美好品德!守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也是處世之本!言必信,行必果!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那就失去了比金子還寶貴的東西!
這樣一個看似輕快的故事,講述了那個年代人們生活的真實狀況,讓我明白了當下的和平是如此珍貴,定要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讀《永遠追隨》有感13
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暑假里,我新交了一個朋友,名叫《永遠追隨》,它是著名作家柳建偉先生的作品。
讀了這本書,我仿佛和書中的主人公陶百川和周三才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我們一起感受著喜、怒、哀、樂,共同經歷著千難萬險……
本來,這兩個少年和他們的家人,平靜而又充滿希望地生活在湘南的香花嶺。他們最重要的生存基礎和快樂的來源是一頭與眾不同的毛驢,叫小白。紅軍長征時借住在他們家。紅軍撤離時借走了那頭毛驢,對他們來說無比珍貴的毛驢,卻沒有按照承諾如期歸還。為了討回家里唯一一頭維持生活的毛驢,于是,他們的'奶奶給他們烙了三斤蔥油餅,帶了兩塊大洋,兩個少年踏上了尋找之路,由此一步步進入紅軍長征途中最為慘烈的湘江之戰的現場,用少年的眼睛和感情見識了那場殘酷的較量……
從香花嶺到延安,兩個少年一路追隨,從點點滴滴的細微之處感受著紅軍隊伍的偉大。同時,也帶我見證了毛主席領導的紅軍隊伍的紀律嚴明、關愛百姓。在陶百川和周三才家里入住時,他們不僅給錢,還幫助他們家做事,從不虧待他們家人,我感受到了紅軍戰士一心為百姓著想的無私;在陶百川和周三才追趕紅軍的途中,他倆的衣服濕透了,時值寒冬,陳樹湘師長讓連長和戰士把外衣脫了給他們穿,給他們取暖,我感受到紅軍無比關愛百姓的擔當;當他們歷經磨難找到毛主席時,提及“毛驢事件”時,各位紅軍戰士責備自己沒有及時歸還毛驢,連累兩個孩子吃了許多苦來尋找毛驢,我感受到了紅軍言出必行的重諾。
毛主席讓魏蒼生和馬天來冒著生命危險,穿過敵人的重重封鎖,送他們回家。可是回去之后,他們卻發現他們的親人一個個全被敵人殺害了,這個慘痛的現狀,與紅軍對他們的好,深深地刺激著兩個孩子的內心,他們見證了紅軍隊伍的偉大和無私,也見證了敵人的慘無人道,在孩子的眼里,毛主席帶領的紅軍戰士是一群為了他人能夠獻出生命的人,是值得信任、托付和追隨的。通過親身經歷,耳聞目睹,在槍林彈雨中,堅定了兩個少年追隨紅軍走上革命道路的信念。
通過《永遠追隨》這位益友,我感受到戰爭的慘烈和殘酷,更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也要永遠追隨革命先烈的足跡,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發揚革命先烈的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己的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讀《永遠追隨》有感14
我讀過的書多如牛毛,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永遠追隨》這本書。文中講述的是兩個少年與他們的家人,平靜而有希望地生活著,他們最重要的生存伙伴與快樂來源是一頭與眾不同的驢子。紅軍長征借住了他們家,在恐懼到信任的'相處后,紅軍撤退時借走了小驢,卻遲遲未還,于是為了驢子,兩個少年踏上了尋找之旅,也一步步進入了湘江戰役中。
在這本書獨特的視角下,展現了當時人民的貧苦與戰爭的殘酷,更顯示了少年的勇氣。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陶百川與周三才這兩個少年帶著為數不多的蔥花餅,幾經波折,找到了紅軍隊伍。如果我是陶百川的話,恐怕像周三才似的嚇得瑟瑟發抖,冷汗直冒。這是何等勇氣才能做出來的事呀。
記得前年的一件回事讓我不堪回首。前年,我和媽媽一起去爬治父山,我仗著自己跑得快,便甩下媽媽,一馬當先,當我氣喘吁吁地飛到山頂時連媽媽一個影子也找不著,心急如焚,放聲大哭起來,幸虧一位叔叔說可以打電話知道媽媽在哪,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終于放了下來。陶百川是多么堅強、有勇氣,居然只和表弟周三才兩人就找小驢子去了。這顆勇敢的心值得學習。
讀《永遠追隨》有感15
多讀一本書,就是多活了一個人生,當我全神貫注投入《永遠追隨》這本書時,我仿佛與川伢子和三娃子一樣,經歷一段紅軍長征之旅。
《永遠追隨》中,陶百川和周三才兩個少年與家人一起平靜而又希望地生活著,紅軍長征途中毛主席在他們家住了數日,離開時借走了他們家生存基礎和快樂來源的毛驢——小白,卻沒有如期歸還。為了討回如此重要的財產,也出于一時意氣,兩個少年踏上了尋驢之旅,一步步追隨奔波在長征途中的紅軍,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見證了人民軍隊的.偉大和無私。
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什么是人民軍隊,他們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吃喝老百姓的,都會先付錢;他們會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盡量不麻煩、不打擾老百姓;他們無比地重視承諾,在那樣險惡的條件下,還會竭盡所能去幫助兩位少年見到毛主席,而毛主席為了兌現諾言,賠償了兩匹馬給陶百川和周三才,要知道一匹馬可抵得上三頭驢呢;他們有著鐵一般的紀律,即使知道前進戰略存在問題,毛主席還是一直強調以正規途徑去爭取新的戰略規劃,而不是無組織、無紀律地去直接行動。
毛主席說:“只要有人民在,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我想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志存高遠又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的引路人存在,正是因為有這樣紀律嚴明、無私奉獻的人民軍隊存在,我們才能擁有如今這樣的幸福生活。
【讀《永遠追隨》有感】相關文章:
永遠追隨讀書感悟12-12
讀《永遠的西瓜小丑》有感03-08
追隨狗的男孩讀后感05-15
讀《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有感01-09
讀《永遠的白衣戰士》有感04-19
讀《永遠的西瓜小丑》有感8篇10-21
讀《我們永遠不分開》有感04-24
讀《永遠的超級四班》有感04-30
讀《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有感15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