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行路難》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行路難》讀后感1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金安在?”我吟誦著這詩句,艱難的路在腳下,卻一直走著,不停歇。這不是詩人李白在困難面前的哀嘆與投降,而是在困難面前堅定地前進。當時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情緒不可抑制,但他并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然希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遠大抱負,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的情調。詩人在彷徨和感嘆之后,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自信,激流勇進。李白的頑強與自信,著實令我佩服。
無論是誰,都會有人生路上的“難行時”。面對困難,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堅定的微笑,就像他們這些人:司馬遷他堅持正義卻被陷入獄,接受原不屬于他的殘酷刑罰,蝸居在陰冷潮濕的牢獄中,卻能堅持進行他的偉大創作,直到《史記》問世。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他經歷了那么多的失敗,度過了那么多的不眠之夜,仍堅持自己的信念,反復實驗。終于有一天,當他輕輕的按下開關時,世界不再黑暗。是的,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在心間,沒有什么是不可戰勝的。苦難是人生當中不可少的`歷練,是殺不死“我”的,往往會讓“我更堅強。只要相信自己(但不是盲目自信),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實現夢想,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只要不斷竭力前進,沖破黑暗,就會有光明傾瀉而來,照亮我們生命中每一個角落。
吟誦著《行路難》心中充滿了希望。它讓我有了全新的人生態度,當我們陷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的無奈情形時,我們一定要持久的微笑,堅定的微笑。
《行路難》讀后感2
垂釣碧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溪垂釣。
乘舟夢日邊:傳說一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
以“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他并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盼著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報負,表現了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的情感。
每個人都會有突如其來的挫折災難,令人意想不到地突然出現。它會使你頭頂的人、陽光泯沒在黑壓壓的云層里,接踵而來的狂風暴雨打敗了一些人,也磨練出了一些人。被打敗的人永遠活在烏云的陰影下;那些沒被打敗的人最終在災難的磨練下,戰勝了困難,找到了屬于自己,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方陽光。
我們不能在災難面前垂下頭顱,要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還記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吧!她是一個殘疾人,聽力視力全部失去,但她卻畢業于哈弗大學!
創造這一奇跡全靠她那不屈不撓的心。他接受住了生命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在黑暗中找到人生中光明的出口;又用自己的`雙手伸向全世界,去幫助那些貧苦的人。
我們擁有比她更好的條件,那么大的困難她也受的住,我們也同樣能接受得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堅信美好前景終將到來,無論有多少困難,在他面前都是浮云。這是一種怎樣高尚的品質!
讓我們揚起自信之帆,在人生路上長風破浪。
《行路難》讀后感3
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而我認為讀史詩使人感慨,感慨那段歷史,感慨那個作詩的人,感慨那首詩。
一直喜歡李白,喜歡他那獨有的灑脫與難以琢磨的飄逸,也一直把他看作仙人,認為他只有那不落凡世的傲氣與才情。不曾想仕途的挫折也會影響了他,仙人也會煩惱!
那是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因小人讒言被唐玄宗免去翰林官職,憤然離開京城長安時寫的,那時他的.心中定有不平:光明磊落才是君子所為,背后中傷算什么?他的心定有悲憤:我的才華為什么無人發現?朝中為什么多是小人把權?我用才華鋪就的路為什么盡是坎坷?他的心中也定有煩惱:我的價值什么時候才能實現?我注定只能孤芳自賞嗎?于是他憤然落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悲憤過、不平過、煩惱過,他仍是開朗:今天我享受著金樽美酒、玉盤珍羞;明天我將長風破浪,揚帆起航!
讀過了詩,我心中亦是慨嘆:李白是仙人亦是人,他可以獨自對酒當歌感受人世幾何但亦要感受舉杯消愁愁更愁。每個人也是這樣,生命中有難以忘懷的快樂,也難免刻骨斷腸的悲傷。人生漫漫,有失有得。
夜深,人靜,筆停。
長嘆
太白詩人,你雖以長睡千年,但你的精神仍然千古傳頌,以上只是我對千年之前您生活的領會,您看,給個高分,可否?
【《行路難》讀后感】相關文章:
行路難作文10-22
行路難讀后感05-01
《行路難其一》讀后感11-21
讀后感西游記讀后感02-01
童年讀后感,童年讀后感初11-20
讀后感01-25
經典讀后感02-21
最新《打火匣》讀后感爺爺的打火匣讀后感12-10
愛情讀后感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