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只貝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只貝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一只貝》,一讀鼻頭酸酸的。
《一只貝》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只貝和別的貝一樣,常年生活在海里。孩子們來到海灘玩耍,撿起來許多好看的貝,但沒有把它撿起,因為它常年被一粒沙子折磨著,殼上變得黯然無光,失去了做貝的榮譽,最后,那石子變成了一顆罕見的大珍珠,而貝早已不知去向。
我得這是一只可憐的貝,它受盡了石子的折磨,變得丑陋不堪,其它貝都不愿意跟它交談,在太一一冉冉升起的時候,其它貝正接受著一一光給自己的“榮譽”,而這只貝卻躲在深海的一角,承受著生不如死的折磨。在月光照耀的時候,其它貝享受著做貝的樂趣,它只能呆在一邊,眼巴巴地望著伙伴,也想上去享受樂趣。在伙伴交談的那時,它也只能躲著伙伴,不讓它們看到自己,盡管它也想上去說話……
在可憐的.同時,它也是只可敬的貝,因為它用自己的血和肉把石子磨制成珍珠,還默默地忍受著朋友的冷落,石子的折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又把自己的生命、一生的榮譽等等都交付給了珍珠,而自己卻悄悄地離開了……
從這只貝身上我知道了:人生中有許多“絆腳石”“攔路虎”好比文中的石子,我們應該像貝一樣,用雙手打造新的幸福生活。
一只貝讀后感2
最近,我欣賞了《一只貝》這篇文章,讀完后,我的心中有很大的觸一動。
文中講述了一只海中的貝,被石子折磨得十分丑陋,破爛不堪。但它仍不放棄,用血和肉磨成了一顆珍珠。
在我的印象中,貝是有著浪花、漩渦和浪潮起伏的形狀的,是留著色彩的線條的,是曾投影過太一一、月亮、星星和海上長虹顏色的,十分美麗的。可這只貝卻被石子摧一殘,飽受折磨,但它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把堅一硬的石子磨成了珍珠。貝默默、無私地奉獻,把生命都獻給了珍珠,它傾其所有,卻不求回報。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卻很有用,它十分令我敬佩。
貝無私地奉獻,這讓我想起了給予我知識的老師。一人只有一次青春,一去不復返。而老師卻把這短暫而珍貴的.青春無私地奉獻到了我們身上。給予我們知識,給予我們鼓勵,讓我們從而獲得無限的動力。正如一根蠟燭,燃一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們正在一點一滴的成長,而老師卻在無休止地付出:在上課前老師會通宵備課,只為我們學習的進步;在遇到難題時老師會盡力幫忙,只為我們輕松的玩耍;在放學后老師會用心批卷,只為我們對作業的期待。默默地奉獻,往往創造出更美好的境界。
【一只貝讀后感】相關文章:
《一只貝》讀后感04-11
《一只貝》讀后感5篇04-25
《莫小奇和貝小貝》讀后感03-17
《貝的故事》教學反思04-23
達貝妮語錄40條12-27
《小貝流浪記》讀后感04-29
最新《拉貝日記》讀后感心得11-18
詩海拾貝教學反思03-16
《小貝流浪記》讀后感集錦15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