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
更新時間:2023-12-09 07:27:28
  • 相關推薦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梁衡著的《數理化通俗演義》,以章回小說的體裁,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淺出的語言,旁征博引的敘述,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科學發展的歷史?赐曛髢刃氖艿搅藦娏业恼鸷撑c鼓舞。

  這部書融知識,人物,故事,方法于一體,雖然所涉人物所生時代與國籍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故事相通,留給我們的啟迪也異曲同工。

  一、敢于質疑

  本書以屈原的《天問》開篇,其實是在告訴人們,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始于疑問。哥白尼對托勒密的地心說產生懷疑,才有了太陽是宇宙中心的理論。布魯若進一步研究發現了行星三定律,得出了宇宙是無邊無際的結論。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落體運動的懷疑,發現了同一高度不同重量的物體下落速度相同的規律……就是這樣不斷地懷疑權威、挑戰權威,才有了人類對宇宙不斷的認識。

  科學上一個個的發現都是從疑問開始,牛頓因蘋果落地產生疑問,發現了萬有引力?梢哉f疑問是探索之源,發現之本。因此宋代的理學家朱熹說:"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由此可見,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把培養學生質疑能力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

  二、善于實踐

  每一個偉大的發現與創造都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都是在不斷的觀察與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阿基米德不斷實踐發現了浮力,祖沖之日復一日的計算,得出了最新的圓周率。

  實踐出真知。因此,近代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要知行合一,偉大領袖毛澤東也說,教育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鑒于實踐的重要性,中國最新一輪課程改革增加了綜合實踐課程,并且將其列為國家課程之一的必修課?墒沁@門課程并沒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有的地方把它看成可有可無,應付了事。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綜合實踐是我們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重要課程,我們不但要把它上好,還要把它與語文、數學等其他課程結合起來,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將知識轉化成生產力,才能發揮知識應有的作用。

  三、不怕失敗

  失敗是成功之母。縱觀古今中外科學巨人都是經歷無數次失敗而走向成功的。

  愛迪生發明電燈,實驗了所有材料后,才知道鎢絲最可行。( )瓦特發明蒸汽機也經歷過無數次實驗,就要放棄的時候,是他妻子的鼓勵,才促使他堅持下來。居里夫人經過三年零九個月的艱苦勞動才從成噸的瀝青中提煉出0. 克氯化雷…世界上沒哪一個成功是輕而易舉的。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就要不怕失敗。

  四、勇于奉獻

  人要干成一項事業必須要有點精神。這精神就是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吃苦耐勞,勇于獻身的品質。

  哥白尼終身觀天,風霜不避。法拉第寄人籬下,忍辱求知。達爾文環球五年,出生入死。居里夫人為提煉雷,不怕酸堿燒手,不怕濃煙嗆鼻。…為了專心搞科學研究,牛頓,諾貝爾等科學家終身未娶。

  每一個新的發現、發明都是對傳統觀念的挑戰,必然受到舊勢力的反對與阻撓,有的科學家為此獻出了生命。

  希帕索斯證明了無理數的存在被扔進了海里。

  布魯諾為捍衛哥白尼的日心學,被羅馬教皇釘在十字架上活活燒死。

  倫琴與居里夫人因長期接觸放射素而過早離開人世。

  ……

  科學需要奉獻,科學需要付出。

  如果一遇到阻力就停止,遇到困難就放棄,那么,終將是一事無成。

  科學就因為有無數的勇士前仆后繼才使人類社會由愚鈍走向了文明,由落后走向了發達。

  因此,我們要將這些科學家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培養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用科學的思想武裝他們的頭腦,用科學的方法指導他們的行動,喚醒他們科學意識,激發他們創新與創造的潛能,以不屈不撓、吃苦耐勞的精神,為科學的發展,為人類的幸福做出不懈的努力!

【讀數理化通俗演義有感】相關文章: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后感02-05

《讀數和寫數》教學反思04-27

《三國演義》有感06-13

理化組的工作總結03-06

理化科組工作計劃02-26

理化教研工作總結02-26

理化工作總結04-10

理化檢驗崗位職責03-27

理化組教研工作總結02-07

理化生工作總結03-2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而久二 | 亚洲中文字幕2019 |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 中文字幕自拍偷 | 日本少妇爽的嗷嗷叫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