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乙己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師和我們一起學完了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我對孔乙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那個冷漠的社會,吃人的社會,有了更深的體會。
初讀《孔乙己》,我便覺得悲涼,等到細細地研磨下來,不得不感嘆,魯迅先生的筆力如此深刻,角度如此的刁鉆,就像一刃尖刀,劃破了舊社會虛偽的面具,把鮮血淋漓的一面展示出來。
孔乙己所處的時代,是個麻木不仁的時代,對善良的人毫無容忍度的時代。孔乙己教“我”寫“茴”字,我卻不愿意理他,他“很懇切地”,我卻“懶懶的”,甚至,“我”覺得他是討飯一樣的人,壓根不配考“我”。在當今這個推崇不恥下問的時代,我實在是不明白,一個酒店的伙計,是怎樣有這么大的口氣,但是很快,我就明白了。
社會對小丑從來不缺乏嘲笑和奚落。甚至,孔乙己這個名字,都是別人隨便從描紅紙上摘下來的,而孔乙己的真正名字,至死都沒有人關心,這不是小丑這是什么?
孔乙己一進店里,所有喝酒的人都看著他笑,他們笑孔乙己的臉上又增添傷疤了,他們笑孔乙己滿口的之乎者也,就連孩子們——天真無邪的代名詞,也笑他的迂腐。孔乙己漲紅了臉:“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緊接著就有人來反駁:“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他們似乎從來不會同情孔乙己,他們只是覺得,要惹得孔乙己無地自容,他們就會很開心,孔乙己似乎也只是供人取樂的玩物,于是店內外總是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孔乙己難道不是個小丑嗎?
小丑的作用是給人解悶,可有可無,而沒了孔乙己,別人也便這么過。掌柜的取下粉板,才發現,孔乙己還欠了十九個錢呢!孔乙己被人打斷了腿,將近初冬,才拖著半殘的身軀進了店。他不再穿象征著他讀書人身份的長衫,只穿了個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這樣的凄慘,掌柜的卻只同平常的一樣,伸出頭去說:“孔乙己,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又有人湊過來笑嘻嘻的:“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孔乙己只灰溜溜地用現錢買了一碗酒,眾人都湊過來,上下打量著他,時不時地發出爆笑,孔乙己又在取笑聲中,用手,慢慢走去了。
孔乙己沒有再回來,也沒有人再來提起他。只有掌柜記賬的粉板記住了他,到了年關,掌柜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第二年端午了,掌柜的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的是死是活掌柜不關心,他滿眼都是錢,滿眼都是利益,而這一切在“我”這個沒成年的小伙計眼里,竟然沒有絲毫的不妥……
咸亨酒店是一家擁有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店面隔壁還有房子的酒店,作為一個能讓客人慢慢坐下來喝酒的大酒店來說,孔乙己的十九個錢實在是算不了什么,可是掌柜的卻一而再再而三提起那十九個錢。是他視財如命嗎?可能更多的是故意令孔乙己難堪。得知孔乙己被打前,掌柜的只是慢慢的結賬,當得知孔乙己被打斷了腿,掌柜的“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賬”,當孔乙己拖著半殘的身軀來到店內,明明看到孔乙己的落魄,掌柜的仍然要問一句十九個錢什么時候還,來取笑孔乙己。
孔乙己的悲慘結局和其本身脫不開的。孔乙己身材高大,說明他是有勞動能力的,人家叫他抄書,換一碗飯吃,可他好吃懶做,沒幾天就連人帶筆紙一起消失,這是孔乙己窮困潦倒的主要因素。他穿著又臟又破的長衫,有著亂蓬蓬的花白胡子,可見他不愛打理自己,懶惰成性。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既不是短衣幫,又不是長衫客,突兀如小丑,與他們格格不入,他已經四五十歲了,卻脫不下長衫,不愿面對自己沒有進學的事實,他覺得讀書人確實高人一等,卻連短衣幫也瞧不起他。讓我不得不想到《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他們都深受封建科舉考試制度的荼毒,是封建制度的犧牲品,是統治者穩固地位的手段下的犧牲品。
孔乙己在一片笑聲中出場,又在一片笑聲中走向死亡。咸亨酒店的一角,反映的是那個社會對可憐人的冷漠,整個社會上的人都是麻木不仁的,沒有人問為什么孔乙己過了這么久都沒有露面,也沒有人關心孔乙己是死是活,他們的談吐是毫無營養的嘲笑,看似快樂的場面只是一個又一個吃人的社會的體現。他們的眼里只有金錢,他們都丟失了人的情感,有的只是惡獸般冰冷的咆哮……
【孔乙己讀后感】相關文章:
孔乙己作文04-07
《孔乙己》說課稿12-31
《孔乙己》教學反思03-10
初中說課稿《孔乙己》09-15
《孔乙己》的讀后感01-04
孔乙己的讀后感01-03
孔乙己讀后感04-08
《孔乙己》讀后感01-29
《孔乙己》讀后感02-01
孔乙己讀后感09-04